
二狗经常往来于农村与城市,在乡村小卖部或超市里,总能见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商品。那些商品产自无名小厂、名称或包装与名牌极其近似……
一个人印假钞,不小心印了个9块的。想花出去,于是来到偏远山区,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问:多少钱一串?答:一块。他摸出那个9块的,拿了串糖葫芦。卖糖葫芦的接过钱,找了他。因为害怕被发现,他接过钱就跑了,走到没人的地方打开找零一看,差点哭了:两个4块。

是不是还挺有趣?但有些笑话之所以好笑,是因为它不会变成现实;如果真的变成了现实,那就一点都不好笑了。
假冒商品与“假钞”其实是一样的。来看看下面这些照片,你能挑出与你平时所见商品的不同之处吗?







今天,中国农村正以惊人的速度成为问题商品的卸货场!过期食品、山寨假冒食品扎堆横行。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百姓,特别是孩子的健康!
当看到这些,不知你是气愤,还是一笑而过?
二狗所言非虚,现在的农村市场,各种各样的山寨、假冒商品应有尽有,大到摩托车、电视机,小到油盐酱醋。

曾有媒体报道,一小伙在贵州某乡村旅游景区买的“松花皮蛋”,刮掉“皮蛋”外包的土后,里面竟然是土豆……
经记者采访,谈起当地村民如何看待市场上遍地假货时,他们随意地说到:假货嘛,没碰到是运气,碰到了才是正常。
二狗曾在一家小杂店,亲眼见证过工商执法查处假冒伪劣。
村口小店,店主是一对留守老夫妇,当工商执法者发现食品是过期伪劣的时候,老人心疼地嚷“我吃,还不行吗?”当场撕开吃掉……执法者为难,店主心疼。

村民对此也是不以为意,“这些商品价格我们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能吃、能用,不出大问题不就行了吗?”
如果仅是口味差别或名称相近,“山寨食品”还不足以引起“公愤”。“山寨食品”的最大危害在于生产环境恶劣、卫生条件不达标,甚至含有超出国家允许剂量的添加剂等。

常人少吃一些,或许不会立即影响到健康,但长期食用这些不达标的产品,一些奇怪的病症或许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接踵而来。而孕妇与小孩食用了这些商品,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在采购环节,有些经销商为赚取黑心钱,从不正规小厂家进货,以次充好。而农村消费者辨别能力差、消费水平低、维权意识不强,有的甚至会图便宜“知假买假”。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钟君看来,其实,问题食品频现农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他谈道,“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问题食品流向农村的现实基础,这其中就包括城乡市场消费能力的差别。”
钟君指出,在上述内因尚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的当下,要治理这一愈发严峻的问题,就必须从外因下手,那就是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

只有彻底堵住监管漏洞,提高大家对食品安全的意识,让问题食品在农村无机可乘,才能真正保障数亿中国农民舌尖上的安全!
在3.15之际,帮二狗个忙,转发给更多人,提高大家对食品安全的意识,督促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不要一“笑”而过……
监制\\宋锦峰 主编\\张洁 责编\\杜婧 编辑\\康轩山
猜您喜欢
“有机”满天飞,如何辨真伪?
这些食物里的营养您都知道吗
四腿鸡、双头猪、双头牛 它们真的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