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瘀体质的特点及中医养生方法

 龙梅养生图书馆 2016-03-17

  血瘀体质是人经脉的血液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而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淤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器官之内,从而出现一系列体质特点。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瘦人多见。心理特征:性急、烦躁、健忘。总体特征:以肤色晦暗、舌质紫暗等血行不畅的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常见表现:以面色晦暗、皮肤有色素沉着、易出瘀斑、易患疼痛、口唇暗淡或紫、舌质暗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眼眶黯黑、鼻部暗滞、头发易脱落、皮肤干、女性多有痛经、闭经症,或经血中有紫黑之血块等表现。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邪等发病倾向:易患肿瘤、中风、崩漏等。中医调养1情志调养瘀血体质的人常心烦、急躁、健忘、或郁闷、多疑等,应根据 “喜胜忧”的情志制约原则调摄。胸襟开阔, 豁达开朗;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世随和,克服偏执。2饮食调养血瘀体质之人饮食上要注重以活血化瘀为主。适宜瘀血体质者食用的食物有莲藕、洋葱、蘑菇、香菇、猴头菇、木耳、海带、葛根、魔芋、金针菇、猪心、菠萝、橘仁、山楂、菱角、余甘子、刺梨等。常食桃仁、油菜、山慈菇、黑大豆也能起到活血祛瘀的作用。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山楂粥、花生粥也不错,肉类煲汤亦可以多吃。


  3起居调养起居过逸易致血瘀。张景岳就说过:“凡富贵之家,过于安逸者,每多气血壅滞”,会加重气血郁滞。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足够的睡眠,不要熬夜,注意动静结合。多运动、多劳动,动静结合,让身体气血通畅。居室环境要温暖舒适。要避免寒冷刺激,冬季谨避寒邪,注意保暖。春秋季加强室外活动,夏季不可贪凉饮冷,夏天少用空调,让自己多出出汗。4运动锻炼运动是活血化瘀最廉价的方法。瘀血体质质的人心血管功能较弱,不宜做大强度,大负荷的运动锻炼,应采取中小负荷多次的锻炼。年轻人运动量可适当加大,跑步、登山、游泳、打球等。多参加有益于心脏血脉的运动,促进气血运行,如易经筋、保健功、导引、按摩、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各种舞蹈、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等。5经络调养血瘀体质者的经络疗法同样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按摩取穴:三阴交。按法: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来按揉,每次3分钟。针灸取穴:主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曲池、关元、内关、合谷、太阳等。配穴,风池、百会、阴陵泉、大椎等。针法:毫针、耳针、三棱针相结合施针;留针时间较一般针灸治病时间略长;若夹杂虚寒证、年老久病最好针与灸结合;若夹杂实热证,且发病时间短可以针罐结合;临床危重型血瘀证应该与中药相结合。

  健康生活源于日常,养生才能防病于未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