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若虚 2016.03.17 17:26阅读4588 说起张若虚,大概都会想到那首著名的《春江花月夜》。老实说,博主一直以为张若虚大概就写过这么一首诗,所以也不像苏轼、李白那样有名气。但刚刚百度了一下张若虚,对他的印象瞬间改变了。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初唐(660-720)诗人,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文词俊秀。存诗仅2首,尤以《春江花月夜》著名,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地位。“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上面是我百度到的内容。很可惜,张若虚的存诗只有两首。除了《春江花月夜》,还有一首是《代答闺梦还》。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感觉仅存的两首诗写的都很棒呢,果然是大家之作。只是历史上对他的生平没有记载,所以我们对他的了解甚少,心疼他。 来看看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感觉写了和没写没啥区别呢。 《明皇杂录》:天宝中,刘希夷、王昌龄、祖咏、张若虚、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虽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偶,恃才浮诞而然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春江花月夜》,其为名篇不待言,细观风度格调,则刘希夷《捣衣》诸篇类也。此诚盛唐中之初唐。且若虚与贺季真同时齐名,遽分初盛,编者殊草草。吾读诗至贺秘书,真若云开山出,境界一新,毋宁置张于初,列贺于盛耳。 《唐诗别裁》:若虚开元初人,与贺知章、张旭齐名。 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 我们再来看一下各路人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 应麟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而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初唐无疑。 ——《诗薮》内篇卷三 王世懋曰:句句以春江花月妆成一篇好文字。 ——《唐诗解》卷十一 谭元春曰: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 陆时雍曰:微情渺思,多以悬感见奇。 ——《唐诗镜》九 盛唐卷一 锺惺曰: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唐诗归》卷六 闻一多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宫体诗的自赎》 李泽厚曰: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闻一多形容为‘神秘'、‘迷惘'、‘宇宙意识'等等,其实就是这种审美心理和意识意境。 ——《美的历程》第七章 关于张若虚,博主能找到的就只有这些了,虽然我们对他了解甚少,但诗是可以不朽的。只要我们还能读到他写的诗,那他就没有真正的从历史上消失。你们觉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