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书...

 真友书屋 2016-03-17
 
这是一篇超凡想象力的书类大合集,你可以看到中世纪的腰带书、能喝水的书,可以自毁的书、官能感应的书……甚至还有能长出树的书(⊙o⊙)!


古往今来,你会发现绝大部分的书被创作出来只奔着一个单纯的目的——有人能读它。而接下来你会看到,在不同的时期,有一群人,他们调整思路发明了一些书,并根据读者们的需求作了专业细分。
 
你可以用五花八门的方式去读中世纪的书籍,一些书的运用得益于气压制动,有些书甚至能实现水的过滤。这些奇思妙想的书能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启发。
 
这个名单上绝大多数中世纪的书籍都是Erik Kwakkel发现的,他是荷兰的史学工作者,精通于古籍和古文字学。


1.袖珍环形书
Miniature circular book
1480
每一本袖珍书都是一件艺术品,而如果这本袖珍书它又是环形的,那便是珍品了。

圆形古抄本,拉丁文版。这本精巧的书创作于1480年左右的法国,是中世纪时期基督徒盛行的祈祷用书。
 
尽管全书直径只有9厘米,但它集合了多达266页的纸张。书脊只有3厘米,所以全书被3个扣环捆在一起,这些的扣环蚀刻有各类哥特风格的字母并以字母表排序。
 
圆形古抄本的作者是一位在比利时布鲁日的书绘人,名字已无从考证了。此书不仅漂亮地设计了环形书页里的版式,还印绘了30个精妙的首字母字体。


2.腰带书 
 Girdle book
1589
腰带书是可以别在腰带或裤头的便携版本书类,在书本的皮套外延伸展出了一个扣结,它能把书固定在腰带上。
 
为什么这个扣结要从书皮的下底层延伸出来呢?答案很简单,把书倒挂着,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随手拿起来翻阅了,而不需要再从腰带上取下来。
 
腰带书在1400到1550的德国跟荷兰很常见。
 
这个特别版制作于1508,外延的皮套扣结是1589年加上去的,由此而成为了一本腰带书。


3.双面书
Two-way book
16世纪
这些书有一类特殊的封皮结构叫“dos-à-dos(背靠背)”,制作于16、17世纪。
 
Erik Kwakkel 管它们叫做“连体双胞胎( Siamese twins)”。这是最贴切的定义了,这些书有着不同的封面,共享着相同的背面。
 
Dos-à-dos的封装通常是用来将两本互补的书合而为一。例如,你一边拿着旧约圣经,同时你可以一边翻阅新约圣经。


4.一书六读
The book that can be read six ways
16世纪
这本特别款采用了多重dos-à-dos封装结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有6种不同的方式来打开阅读。
 
换句话说,它包含了6本不同的书。每一本都独立分开装订,然后很巧妙地装订在一个版本中。
 
此书出版于德国,涵盖了宗教类的虔诚教义,包括马丁路德的Der Kleine Catechismus。这类藏书的一部分收录在瑞典斯特兰奈斯市的罗格图书馆。
 

5.木板上的儿童读物
 Children’s book on a stick
17世纪
这很稀罕,还有点儿怪怪的,多多少少也算一类书吧,制作于17世纪。
 
俗称文字板,是儿童读物。通常由字母表和一系列简单短句组成,以帮助练习阅读。
 
那时候的书要比现在重得多,因此,文字板有一个功能就是小孩子能很容易做到单手拿举并平视。
 
为什么是文字板?它们的出现有特定用途,其实就像今天的多任务的平板支架。
 
这些书是用装贴好的一页纸再在四周覆盖边角,你即使失手掉落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伤。
 

6.电控气压书
Electrical and air pressure book
1949
当人类开始利用现代科技来增强纸书的阅读体验会发生什么?电控气压书的出现便是一个绝妙的例子!
 
机械百科(Enciclopedia Mecánica) 在广义上被认为是现代电子书的前身。于1949年申请专利,由西班牙作家同时也是教师的ángela Ruiz Robles发明,这是“一本机械化,电控气压阅读书”。
 
这个了不起的装置靠气压制动,得益于此,读者能够自行添加不同的卷轴,每个卷轴都预装了各自的内容。它还有缩放功能,以此,读者可以专注于品读细节。
 
发明者打算在下一代机械百科原型机中添置阅读灯、计数器和声控装置。

而这唯一原型机被展示于西班牙拉科鲁尼亚的国立科技博物馆。


7.联网纸书
 A networked paper book
2010
“Blink” 由英文单词book和link组成,意思是书籍链接。 关于怎样用科技将传统书带入电子世界,这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例子。
 
创始人Manolis Kelaidis来自于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关于Blink的秘诀,它的部分内容生成是由传导墨形成链接或者电钮输入。
 
得益于此,Blink能够作为真实世界的一个接口在网络端实现交互,你可以点击寻找一个词的具体含义,或者一个维基百科的热点条目。


8.巨型传统书
Large format print book
2010
要制作出如此大尺寸的书没有极大创新精神是不可能实现的,你看到的这本书有超过4米高,打开后有7米宽,总质量达到了1420kg。
 
这本巨型书是由匈牙利的Béla Varga 与Gábor Varga两位共同制作,在2010年5月作为最大的书类被收录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此书纸张是从澳大利亚造纸厂进口,全书346页是由原本用来制作巨型广告的印刷机来印刷。
 
把这个庞然大物挪到屋子里也费了不少功夫,这本书目前收藏在一间翻新的水磨坊里,它位于阿格泰莱克国家公园。


9.用细线作为超链接的书
Book hyperlinked with a thread
2010
这本书真心漂亮,它的设计与制作者Maria Fischer,将它作为自己在奥格斯堡大学的毕业作品。
 
这本被称为“梦之底蕴”(Traumgedanken )的书是一本科学、哲学与诗歌的集合,作者用绣花线轻轻地把它们相互联系起来了。
 
            这本书设计是以梦的模型诠释做梦
            这些线将他们的困惑与脆弱具象化
 
这本书在数字时代诞生,它不仅是一个关于梦之逻辑的象征,也是关于互联网的切身隐喻。
 

10.一本可以自毁的书,
 A book that burns itself
2013
一个奇妙的点子只能出现在奇妙的书身上,华氏451出自Ray Bradbury。
 
这本书自带了一根火柴,并以数字1的符号嵌在封面的标题上。书脊侧边覆盖了一层助燃纸,顾名思义,这样就可以把这本书给烧了。
 
这个点子来自Elizabeth Perez,是当她在奥斯汀创意部门的设计学校学习的时候想到的。
 

11.用剪影来讲故事的书
 A book which tells a story using silhouettes
2014
剪影动画是一本叹为观止的儿童图画书,是由日本艺术家Tathuhiko Nijima跟Megumi Kajiwara联合设计。

这类书展现了对于周围布景的灵活运用,这本书用到了光的剪影,改变了这本书的观感维度,从而提升了故事的可读性。
 
在书页之间会蹦出来各种小元素。当读者不经意间翻开后,一个鲜活而生动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多好玩的一件事。


12.官能感应书
Sensory book
2014
这本书在阅读体验上探索出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本书命名为《一个通上电的女孩》(The Girl Who Was Plugged In),它的缔造者分别是Felix Heibeck、Alexis Hope和Julie Legault。
 
这应该算是世界上第一部官能感应类的书了,它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本书,书的封面镶有150个可编控的LED灯。一件可穿戴设备,它具有温度感应、振动效果和压感系统。
 
本书的作者是James Tiptree,它能触发出读者的一些宽泛的情愫,这种情绪体验会通过主角传导到穿戴设备中,设备接收到心率的改变(通过气压袋),或者局部体温的浮动后做出相应反馈。
 

13.能净化水的书
The book that purifies water
2014
由非盈利性组织WATERisLIFE创造出的可以喝的书,它本身是不能用来喝的,但它能帮助人们喝到水,因为这本书是由具有过滤功能,同时能灭绝水生细菌的纸制作而成的。
 
书的每一页都涂抹了纳米银,受益于此,像霍乱、流感和大肠杆菌那些病菌会立即被杀死。
 
这样的一本书就能够为一个人提供4年用的洁净水,它不仅仅是一个净化工具,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起到一个积极引导作用。
 

14.一本能够变幻封面的书
The book with a transforming cover
2014
当你手拿着这样一本非常别致的书,准备翻开时,书的封面便开始“暖身”。慢慢地,那美丽的多重设计展现在你眼前。
 
一种特制的黑色热感应墨水被用来展示这种惊艳的视觉特效,利用这种墨水在书的封面浇印四层颜色。
 
每一层分别由不同的艺术家设计,每一种都涉及到了此书的主题——修辞的设计艺术。
 

15.在书里养一棵树
The book that grows into a tree
2015
乍一看还以为只是一本儿童读物,但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能长出一棵树。
 
这本书是属于护树爱书活动的一部分,是由阿根廷的儿童出版社Pequeno Editor举办,活动旨在教会孩子们书是从哪儿来的。
 
用环保型墨水将文字跟图画印刷在无酸纸上,这还没有完,蓝花楹的种子被植入在了书页中,如果你将书种到泥土里并悉心照看,它将成长为一棵美丽的树。
 

JIC书籍推荐
《伟大创意的诞生》
作者: 史蒂文·约翰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