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乐青花是由元代、洪武时期平稳过渡时的产物,它基本上脱离了元代及洪武陶瓷粗大笨重、装饰繁缛的风格,转而向注重轻盈秀美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小件器物上这一特点非常明显。
图为永乐御窑厂生产的青花缠枝莲纹碗。[北京故宫藏]此碗形制规整,制作精致。碗内外均以缠枝莲纹构成装饰主题,图案构思严谨,布局繁而有序,层次感分明,绘画技艺娴熟,线条流畅,青花色泽浓艳。
永乐青花碗类器物多薄胎厚釉,不似洪武同类器笨重,在制作工艺上与洪武碗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注重整体上的轻盈秀美是永乐青花碗及其他色釉同类碗的共同特点。除青花碗外,有一种甜白釉暗刻花碗的胎更加薄而坚致。[另文介绍]永乐青花瓷所用青料多用进口钴料,进口钴料低锰高铁的特性,在用于绘画时极易产生铁点聚集而发生烧成后出现画面的晕散现象,甚至造成图案模糊。永乐青花瓷绝大多数不署年号款,目前已知的年号款仅在青花碗和甜白釉瓷中有所发现。有意思的是:青花年号款识只在压手杯中出现,且多为在花蕊及双狮滚球中暗藏篆书"永乐年制"四字,稍不留意便会当作普通图案而忽略它的存在。在全国现有馆藏永乐青花瓷碗、杯中,仅有北京故宫馆藏的二件和苏州市博馆藏的一件,还有一件署年号款的是南京明故宫玉带河出土的杯型残件。至于甜白釉中的双圈篆书"永乐年制"暗刻款多见于碗及高足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