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宣青花区别图例

 一正一反的回纹 2013-10-16
永宣青花

上周国庆长假,特意去了一次北京,金秋的北京依然是那么庄严、古朴,到处都洋溢着浓厚的元、明、清的遗韵,特别是空气中仿佛凝固着青花的气息,我就是奔着青花而去的。前几个月在上海博物馆瓷器馆遇见一名稍微有点年纪的学者,在那里做志愿讲解员,大家都知道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这发音的来源是怎么回事呢?他告诉我,古时浮梁县有条江曰:昌江。景德镇在江的南面,那时的人都称这盛产瓷器的地方为昌南,CHINA就是昌南的谐音。宋代景德年间(1004-1007),宋真宗命昌南烧御瓷,底书"景德年制",因这种瓷器光致茂美,四方效之,将之称为景德镇瓷,此后景德镇之名遂起,昌南镇之名渐渐不用。那时的中国就是靠景德镇的瓷器大赚了外国人的黄金,外国人开始真正了解中国是从瓷器开始的,从那时起CHINA也成了中国的英文名字了。

我这次直奔故宫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的瓷器馆,以前去过N次北京也不会想着去这种地方,最近是心血来潮,做梦都是惦记着青花。琳琅满目的瓷器让我目不暇接,很多瓷器和上海博物馆的收藏风格不一样,也有的瓷器看上去一模一样,但标的年代不同,让我很是纳闷,这里就着重对明朝永乐和宣德的几件青花及联想到的一些历史做一下探讨和研究。

A上博(标永乐年)永宣青花

B故宫(标宣德年)

永宣青花

AB比较:粗看好象图B(宣德)的大一点。图A(永乐)笔划较图B(宣德)更为纤细,细小黑疵斑点比宣德密集。绘画方面宣德更流畅写实,永乐纤细、规整。A(永乐)看上去更白一些。

C上博(标宣德年)

永宣青花

永宣青花



D故宫(标永乐年)

永宣青花

CD(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比较:感觉上图D(永乐)的青花翠蓝一些,纤细一点,细小黑疵斑点比宣德密集;图C(宣德)釉面不如图D(永乐)肥厚。图案基本一致,故宫多了上部分。同心圆海水纹应该是永乐首创,宣德仿之,很难区分,一般认为永乐无款,宣德有款,永乐胎薄,但橱窗里无法看清,直觉宣德的纹饰和分量粗重一些。

E上博(标宣德年)

永宣青花

F首都博物馆(标永乐年)

永宣青花

EF(青花轮花文绶带耳扁瓶或称抱月瓶、宝月瓶、葫芦扁瓶)比较:外观上图E(宣德)纹饰粗重有力,器口较短圆。图F(永乐)绘文比较纤细,器口细长,底足较小;区分这两件器物时,一看款,二看底,有款的是宣德,底足小的是永乐。

以上都是永乐和宣德青花在外观上的一些比较,一般人很难鉴别。我查了很多资料,对永宣时期的官窑青花做了大致的描述:

永宣的胎质细腻坚硬,胎色洁白。胎骨:同一器皿永乐轻,宣德略重;

釉色:白中泛青,釉面肥厚;宣德釉面不如永乐肥厚、釉层表面有桔皮痕;永乐造型俊拔,宣德端庄凝朴;

青花以进口苏麻离青料描绘为主,色泽深浅有致,浓处往往有黑疵斑点,苏麻离青这种进口青料,含铁量特别高,含锰量低,故称高铁低锰料。苏麻离青发色深沉浓艳,在炉火气氛好的情况下能烧出宝石般的色泽;含铁量高容易使发色呈现深蓝色,色料凝聚厚处会形成黑褐色的结晶斑点,在一定光线下有锡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结晶,用手抚摸釉面凹凸不平。釉层薄会出现干涩、无光的现象;国产钴料呈现一种色泽蓝中带灰,没有黑褐色铁锈结晶斑点;另一种发色清淡,有晕散现象,色泽幽雅;在进口和国产两种色料混合使用时,发色明快,呈色浓重与淡雅相间,具备两种钴料的特点。

明万历年间王世懋《窥天外乘》一书记载: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腙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也曾提到。绘制纹饰时既有单独使用,也有混合使用,往往是根据纹饰的不同而决定使用那种钴料描绘那个部位的纹饰。在绘制时常使用国产料淡描勾线,进口料渲染。

少数有开片,保留了元代青花和印花结合的装饰及蓝地白花工艺;永乐出现的青花金彩和宣德流行的青花海水地白龙纹的装饰甚为精美。

故宫永乐青花金彩

永宣青花

永乐绘画较宣德更为纤细,细小黑疵斑点比宣德密集,小笔渲染填色,小笔蘸料有限,需不断重新蘸了绘画,故留下许多深浅浓淡的笔触痕。后世都采用大笔一笔绘画,风格迥异。 

宣德的青花纹饰画意豪放、生动,笔法酣畅流利,粗细皆有,而且内容题材广泛。

永宣青花改变了元多层次繁密结构,趋于多留空白;回纹由整圈环连代替了洪武的二方连;永乐菊花纹具有图案化风格,宣德扁菊纹比较写实。永乐青花较宣德晕散。

另外由于原料成分的限制,在书法上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如元末明初有些使用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很不稳定,不适于画人物。因而有所谓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说法。

孩童头部特征:宣德丰满圆润;明中期头顶微低后脑微突;嘉靖时脑门宽大,前后脑外鼓,尤以后脑为甚。

许多器型受中东金银器造型的影响。端庄钝厚、秀美规整;大部分多施满釉,仅天球瓶、大盘、梅瓶、大缸等大型器及花浇、鸟食罐、洗等小件器底部不施釉,露胎处呈白色或火石红,大盘等细砂低往往出现小块铁斑痕。

永乐的大型器比较少,而且底部多无釉为白色细砂底,抚摸时有糯米粉般润滑的感觉。

圆器口缘之别:永乐器口边缘多薄,有锋利感。宣德反之,大部分口缘边际圆润状。永乐器腹较丰满。

圈足底部足墙转折处多呈白中闪青泛黄。足端处理与洪武一样摒弃元斜削而采用平削工艺故足端平整,永乐足脊齐平,宣德足脊略圆。琢器分段制作粘接,器身可见明显接痕。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较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特别是永乐造型,无论大小盘、碗、其器心下凹,常见器底微凸起,大盘圈足多呈低矮外敛内撇状,故手无法抓起。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的盘、碗底部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的跳刀,而在官窑中则极少见。

明代款识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明代款的青花颜色若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其颜色多是深厚下沉。而道光以后的仿品有色多是散涣、浅浅上浮。永乐年款以现有实物来说,只有四字篆款写、刻或印在圆器里部的中心。而仿品却有四字或六字楷、篆书款写在器里或底足、口边的。宣德年间的款有所谓宣德年款遍器身的说法,普遍多在底足中心或圆器里心和口边,或琢器的口、肩、腰、足一带。宣德的字心上不写一横,色样往往在同一器物上呈现黑、蓝、灰等多种颜色,这一点虽不美观,却是后世很难仿制的特征。

永宣青花

关于气泡: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疏朗。

永乐最有名的是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目前世界上仅存三个。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青花色调深翠。压手杯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是明代瓷器中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一种实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明人谷应泰撰《博物要览》一书中特别提到了这种杯: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大明永乐年制"四字篆书,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

永宣青花

 

清三代在仿永宣时色泽浓艳过之,无法表现自然析出的黑疵及浓淡有致的青花呈色。

通过对青花初步了解,引伸一下关于永乐和宣德的历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由于长子早逝,非常宠爱皇太孙朱允文,并立诏由太孙传承大统。燕王朱棣表面恭顺却心怀不忿,暗中招兵买马欲谋大事。

  公元1398年,洪武皇帝驾崩,朱允文继位,年号建文。次年,燕王以清君侧为借口发动靖难之变,明军节节败退。公元1402年,燕军攻破南京,建文帝怆惶外逃,自此下落不明……

是年,朱棣自立为帝,迁都北京,改元永乐,史称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朱棣,他的一生充满疑团。他的生母究竟是谁?他的对手建文帝究竟是生是死?他死于出征途中,今天北京十三陵的长陵里,埋葬的究竟是他的肉体,还是他的衣冠冢?他的一生功绩显赫。他雄才大略,堪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亲率大军五征漠北;他迁都北京,奠定了今日北京城的基础;他疏通了大运河,贯通南北大动脉;他征服了东北、西南等地,奠定了今天疆域的基础;他修纂了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这是史上最大的类书;他确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内阁,影响了全世界政治体制……

永乐大帝朱棣是宣宗朱瞻基的爷爷,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宣德小时候聪明伶俐,也深受朱棣喜欢,但永乐是从侄子建文帝那里篡位的,他深怕被别人重蹈覆辙,为了让孙子宣德顺利继位,传位给长子朱高炽,而仁宗继位不足十个月后莫名死去。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 1435131日),永乐九年(1411年)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成祖征讨。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号宣德,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建议,停止对交阯用兵,与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德有个爱好就是很喜欢蟋蟀。

永宣是有明一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其青花也是中国青花的鼎盛时期,明代永宣两朝的30余年里烧造的青花瓷,在青花瓷烧造历史上堪称稀世珍品。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永宣青花瓷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它既不同于元青花瓷的热烈奔放,又有别于中晚明青花的典雅稚拙,更不同于清前期青花的明艳华美,它所体现的审美层次崇高而神圣,具有深邃无边的艺术底蕴。

以上是本人从书上、网上、道听途说以及个人的臆想,比较拙劣地东凑西拼了一些永宣青花的资料,仅供附庸会雅者鉴赏,如有不对敬请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