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0 重庆渔业信息网 通过在老旧鱼塘水面种植蔬菜、浆果等喜水植物,吸收水中的富余营养物质,形成农作物与水生动物间互利共生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既充分利用了水域资源,又净化了水质,实现了养鱼不换水或少换水、种菜不施肥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综合种养模式。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已经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我市目前已推广4万多亩,今后将按照《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规范》(DB 50/T 545—2014)继续扩大种养面积。 典型案例: 巴南区鱼菜共生立体种养模 一、县域基本情况 从2011年开始,巴南区在二圣、惠民、鱼洞等镇街实施池塘“鱼菜共生”项目,截止2014年累计推广面积9116亩,总经济效益14797.9万元,新增产值3776.6万元,新增纯收益896.2万元,经济效益明显。我区鱼菜共生推广曾多次在区、市级媒体中宣传报道,2013年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在我区录制的“鱼菜共生”专题片于2014年播出,社会反响巨大。特别是我区在示范推广中创新发展了“池塘'鱼-菜’、'鱼-果’多品种立体种植方式,获得巨大成功,成效显著,该技术的推广既降低了池塘养殖水体污染压力、减少了养殖鱼类病害的发生,又增加了鱼类产量和菜果的收入,其生产模式深受渔农欢迎和社会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目前,该技术已被农业部列为主推技术之一。 二、典型事例 (一)典型案例基本信息 李嘉勇,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邓家坝村村民,重庆迎庄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之一,其池塘养殖面积共10亩。该养殖户养鱼已经10多年,养殖经验十分丰富。现在他心态仍然十分开放,非常善于学习,不断研究和尝试养鱼新技术。在合作社的领导下,实行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配套了相应的增氧机、抽水泵和柴油发电机等相关设备;全面推行养殖户“三项记录”制度,健全养殖档案;对老旧池塘进行“一改五化”,鱼菜共生立体种养模式。 三、放养与收获情况 主要采用80:20健康养殖模式和鱼菜共生立体种养模式。池塘总面积10亩,2014年放养品种有草鱼、鲫鱼、鲢鱼、鳙鱼,放养时间5-6月,总共投放22000尾鱼种,总重2700公斤,平均投种规格0.123公斤/尾。收获时间为7-9月,重量0.699公斤/尾。其中鱼菜共生种植面积0.98亩,蔬菜平均亩产量980公斤/亩。 四、养殖效益分析 2014年,该户亩平均投入13690元,其中渔业投入13250元/亩,包括池塘承包费1050元/亩、苗种费3400元/亩、饲料费8100元/亩、渔药费200元/亩、水电费500元/亩;蔬菜投入440元/亩,包括浮架等固定投入340元/亩、其他投入(蔬菜种等)元/亩。亩平均收入19890元,其中鱼类收入17940元/亩、蔬菜收入1950元/亩。亩平均利润6200元,新增纯收益698元,同比亩均利润增加12.7%,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五、主要经验措施 1.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池塘养殖以池塘“一改五化”技术为核心,“一改”指改造池塘基础设施,“五化”包括水质环境洁净化、养殖品种良种化、饲料投喂精细化、病害防治无害化、生产管理现代化。 2.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1)浮架制作工艺。通过PVC管(50mm)制作浮床,上、下两层各有疏、密两种聚乙烯网片分别隔断吃草性鱼类和控制茎叶生长方向,网片规格1米×4米。 (2)栽培蔬菜种类选择。栽培蔬菜种类应选择根系发达、处理能力强的蔬菜瓜果植株,利用根系发达与庞大的吸收表面积,进行水质的净化处理。 由于藤菜生长旺季与鱼类同期,且生长迅速、喜肥喜水、对氮肥需求量特别大,而解决了夏季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是池塘鱼菜共生的理想种植品种。根据生产需要可选择丝瓜、菱角等夏季蔬菜,以及青菜、生菜等冬季蔬菜。 (3)种植面积的选择。池塘种植蔬菜的目的是消耗水体有效氮,从而净化水质,较肥的池塘适合开展水上蔬菜种植,水质越肥,蔬菜长势越好。可以通过水色、气味、底泥深度和养殖年限来确定养殖池塘是否适合种植蔬菜。一般精养池塘,养殖周期3年以上,底泥深度在30厘米以上,水色黄褐、褐绿、油绿、黄绿色,水体有腥臭味的池塘水质较肥,适合开展蔬菜种植。根据重庆市的试验,精养池塘蔬菜(藤菜)种植面积控制在5%~15%,能起到较好的净水和生长作用,根据池塘水体肥瘦程度可适当地调整种植比例。 (4)蔬菜栽培方法。主要采用移植的方式栽种。PVC标准浮架采用直接栽培法,即直接将植物茎秆(藤菜等)按20~30厘米株距插入下层较密网目固定,即可成活,此法操作快捷、简单,但成活率相对较低(80%左右),适宜面积大、工作人员少的养殖场采用。 (5)蔬菜收割方法。可以采用手摘、剪刀剪以及用镰刀收割。手摘、剪刀剪等方法有选择性,对长势也没有影响。镰刀收割,具有快捷、范围大、省时省力的特点,但其选择性差,影响蔬菜后续生长。 (6)捕捞采用抬网捕捞。由于浮架漂浮于水面,网绠可由浮架下穿过拉网捕捞不受太大影响。 六、上市和营销 以藤菜为例。 1.水生藤菜的特点。水生藤菜采取浮架无土栽培,以养鱼池塘中养分自然生长,全过程不施肥、不投药,其藤菜生长期长,菜品具有嫩、脆、爽、鲜、易储存、炒后不变色等特点。 2.创立品牌。2014年,巴南区迎庄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鱼塘中无土种植的水上藤菜经过严格检验检测,已获得国家“鱼菜缘”注册商标使用授权,并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 3.销售渠道。“绿色蔬菜”由于其生产过程中的严格工艺,可以说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而且不易存放、营养成分易流失、生产周期长、单位价值低、附加服务少,且购买批量小而分散。根据调查,90%的人在购买蔬菜时最看重新鲜度,这要求销售的核心在于速度,因此需要每天按时上新货以保证其新鲜度。这些特点也要求选择一种直接和以超市为零售商的间接营销模式相结合的渠道。我们采取的具体形式为: (1)接受用户的电话订货或者网上订购。采用送货上门服务,既保证蔬菜的新鲜,又能提高顾客忠诚度。 (2)设立绿色蔬菜专营店。这一销售形式具有购买方便、可信度高的特点,减少了销售环节,降低了营销成本。目前,重庆市水产开发总公司首先在渝北区雪松路2号附1号(金科大酒店后面)开设了第一家“鱼菜缘”绿色水产蔬菜直销店,该直销店也是重庆首家绿色水产蔬菜直销店,已于2014年10月10日开张营业。 (3)进入大型超市。根据一项调查显示,68.75%的人选择在超市购买绿色蔬菜,仅有18.75%的人会在菜市场购买蔬菜。 ![]() ![]() ![]() ![]() ![]() ![]() ![]() ![]() ![]() ![]() ![]() ![]() ![]() ![]()
巴南池塘水上“立体蔬菜”种植初获成功 2013.05.17 今年,我区在二圣镇邓家坝村开展的池塘“鱼菜共生”多品种试验初获成功。目前,试验种植的“水藤菜(菱角)+丝瓜”已进入生产挂果阶段。 为进一步深入推广应用“池塘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促进生态效益渔业发展,今年我区开展了池塘“鱼菜共生”多品种、立体式、常年蔬菜种植模式试验示范,试验示范面积为110亩,蔬菜种植品种从叶类扩大到瓜果类,以解决蔬菜往年品种单一、上市时间集中、采摘强度大等蔬菜效益制约因素,从而促进渔农的增收渠道,真正实现“水变清、鱼增产、菜增收”的目标。 ![]() ![]() ![]() 养鱼不换水 种菜不施肥 本报讯 (记者 汤艳娟 实习生 谭睿达)“池塘'鱼菜共生’将成为重庆渔业继'稻田养鱼’后的又一张新名片。”近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曹豫告诉记者,今年,该站在24个区县推广的5万亩池塘“鱼菜共生”技术,不仅让种菜和养鱼这对“黄金组合”成为了渔民节能环保、增产增收的一张“王牌”,还喜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重庆现有池塘68.1万亩,其中专用池塘34.7万亩。因多是成块分布,分散、规模小,且水源条件普遍不好、提灌成本高、换水不方便,养殖时间大都在5年以上,不少池塘残留物质大量淤积,水质富营养化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重庆池塘渔业只能走生态、健康养殖的发展路子。”曹豫说,2009年,他在浙江千岛湖考察大水面生态养殖时,偶然发现观景长廊两边的水槽里居然生长着很多观赏性的植物,而水槽里面却没有泥土。受此启发,曹豫回来之后一直在想,富营养化的池塘水不就是天然的植物营养液吗?在这些天然的营养池里种植蔬菜应该可行! 重庆池塘养殖鱼类生长旺季主要在5-9月份,残饵和粪便经过一系列氨化分解反应转化为水体的氨氮。而空心菜生长旺季与鱼类同期,且生长迅速,喜肥喜水,尤其是对氮肥需求量特别大。因此,曹豫最后选定了能在水中生长、生长季节较长、能够一次种植多次采收的空心菜做试验。 2010年5月,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始在璧山县进行池塘无土栽培空心菜的种植试验研究,池塘水面进行蔬菜无土栽培,水下进行水产养殖。池塘“鱼菜共生”首战告捷,通过池塘鱼菜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渔业和种植业互惠互利。 曹豫给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对比效益:“鱼菜共生”的平均亩产水产品1294公斤,较技术推广应用前增产48.7%,平均亩产蔬菜893.1公斤,平均亩利润达到4684.7元。其中,空心菜生长期长达4个月,每月能采摘2-3次,全年每平方米可产空心菜10公斤以上,新增蔬菜纯收入达到1346.1元/亩,是该技术实施前亩均利润的2.3倍。 在“鱼菜共生”的亩均投入方面,除了物价因素导致饲料、塘租等投入上涨外,利用池塘蔬菜的净水作用,可减少换水次数、病害发生和用药次数,全年可节约水电投入57.6%、药物投入65%、人工费用投入20.6%,每年间接增加收入583.5元/亩。 水上的蔬菜长得旺,水下的鱼儿游得欢。四年来,我市“鱼菜共生”总推广面积达到11.1万亩,总产水产品14.4万吨,总产蔬菜9.9万吨,总产值达到21.2亿元,获总利润5.2亿元。我市池塘“鱼菜共生”综合养殖技术已被确定为2014年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和节能减排核心技术,全国渔业主推技术,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主要推广模式。 目前,市水产开发总公司又为池塘“鱼菜共生”产品注册了“鱼菜缘”商标,并在主城居民密集区建“鱼菜缘”专卖店,下月集中销售池塘“鱼菜共生”的活鱼和鲜菜。 |
|
来自: 榆杨 > 《工厂化养鱼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