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罗坤明 2016-03-18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赤芍又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赤芍的功效是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赤芍的作用是治温毒发斑,肠风下血,目赤肿痛,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血虚者慎服赤芍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基本概述

药名:赤芍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
药材基源:赤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窄叶芍药和块根芍药的根。

炮制方法

1、赤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偶有焦斑,取出放凉。
3、酒赤芍: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冷。每赤芍100kg,用黄酒15kg。酒炒制其寒。

功效作用

1、《别录》记载:赤芍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2、《本经》记载:赤芍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3、《药品化义》记载:赤芍泻肝火。
4、《博济方》记载:赤芍治疗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
5、《开宝本草》记载:赤芍利小便,下气。
6、赤芍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
7、《圣济总录》芍药汤 记载:赤芍治疗血痢腹痛:赤芍药、黄柏(去粗皮 炙)、地榆各一两,上三味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浆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8、《滇南本草》记载:赤芍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
9、《太平圣惠方》赤芍药散 记载:赤芍治疗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赤芍药二两、黄柏二两(以蜜拌合涂炙令尽 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淡浆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10、《药性论》记载:赤芍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11、《太平圣惠方》如神散 记载:赤芍治疗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香附子、赤芍药,上等份,为末,盐一捻,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服,食前。
12、《日华子本草》记载:赤芍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13、赤芍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赤芍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赤芍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14、《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记载:赤芍治疗急性乳腺炎:赤芍一至二两,生甘草二钱,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
15、《事林广记》记载:赤芍治衄血不止: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
16、《博济方》赤芍药散 记载:赤芍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头目昏眩,身体疼痛:牡丹皮、白茯苓、赤芍药、吴白芷、甘草各一两,柴胡三两(去芦)。上六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枣,煎至七分,温服,食后临卧各-服。

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

赤芍牡丹皮汤
组成:丹皮6克、赤芍3克、木通3克、萆薢6克、花粉6克、瞿麦6克、泽泻4.5克、车前6克、甘草1.2克。
用法:用苡仁60克,煎汤代水,再入上药煎服。
功效:主治湿热内蕴,移于下焦,小溲混浊作痛。
来源:《医醇剩义》卷一。

赤芍防风散结汤
组成:玄参1钱,前胡8分,赤芍药8分,黄芩8分,桔梗8分,防风8分,土贝母8分,苍术8分,白芷8分,陈皮8分,天花粉8分。
制法:上锉。
用法:水2钟,煎至8分,去滓,食后热服。
来源:《审视瑶函》卷四。
功效:化痰散热。
主治:痰火结滞,睥生痰核。睥外皮内,生颗如豆,坚而不疼。

四物消风散
组成:生地3钱,当归2钱,荆芥1钱5分,防风1钱5分,赤芍1钱,川芎1钱,白鲜皮1钱,蝉蜕1钱,薄荷1钱,独活7分,柴胡7分。
用法:加红枣肉2枚,水2钟,煎8分,去滓服。
功效:调荣滋血消风。
主治:赤白游风,滞于血分发赤色者。
来源:《金鉴》卷七十三。

赤芍当归散
组成:当归、黄芩、芍药、芎藭各210克、白术105克。
用法:上药杵为散。每服6克,温酒送下,每日二次。
功效:养血健脾,清热安胎。
主治:妊娠胎动不安。
方论:方中当归、芍药补肝养血,合芎藭能舒气血之滞;白术健脾补气,黄芩坚阴清热。合而用之,可奏养血健脾,清热安胎之效。
来源:《金匮要略》卷下。

活血散瘀汤
组成:川芎、当归尾、赤芍、苏木、牡丹皮、枳壳、瓜蒌仁(去壳)、桃仁(去皮、尖)各3克、槟榔2克、大黄(酒炒)6克。
用法:上药十味,清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药滓再煎再服。
功效:活血散瘀。
主治:产后恶露不尽,或经后瘀血作痛,或男子跌打损伤后瘀血流注肠胃作痛,渐成内痈;及腹痛大便燥结者。亦可用以治疗委中毒,局部肿痛微硬,屈曲艰难。
方论:方中川芎、当归尾、赤芍药、牡丹皮、苏木、桃仁活血祛瘀,通调血脉;枳壳、槟榔破气消积,疏通气道;大黄、瓜蒌仁攻逐瘀结,润肠通腑。且槟榔、枳壳亦助大黄攻逐;归、芎、苏、芍之破瘀,得利气之品,则祛瘀之功益著。全方配伍甚佳。但究属攻破之剂,凡血虚无瘀者,切忌妄用。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用药禁忌

血虚者慎服赤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