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种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模式深度解析

 方圆儒人 2016-03-18

11种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模式深度解析

云海动力(程正义) · 2015-09-22 16:05

11种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模式深度解析

点击上方蓝字快速一键关注


HC3i 中国首家专注于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和移动医疗的专业网络平台。


本文由有15年+卫生信息化领域工作经验的资深PMP整理汇编而成,如广大读者朋友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区域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信息,或者有其他问题需要和作者交流讨论,可登陆i医思社区(http://bbs./)查看【i医思搭车客008期】








业务特点-社区服务


·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EHR)

全区户籍居民签约建档82.67万人(建档率90.31%),流动人口签约建档31.59万人(建档率33.95%)。


·规范社区疾病管理

自主的社区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和肿瘤筛查管理软件。


·整合区域网上资源

开通2个区域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与3级医疗机构开展业务联动。


·探索居民自助自助健康服务

每个社区配备供居民自助体检的 “健康小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引入电子商务,开展免疫接种网上预约/支付。



业务特点-社区服务:预防保健和慢性病管理


·重点关注高血压、糖尿病、肿瘤防治、孕产妇管理、儿童保健等。


·儿童保健

在社区卫生机构设立儿童保健体检和计划免疫人性化服务点。计划免疫点设立了排队叫号系统等信息系统,优化了接种的流程,提高了计划免疫工作的效率。


·慢性病

开发了多种慢性业务模块,设定了标准化的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辅助和监督医务人员开展各种服务。–将社区肿瘤早发现工作列入政府关注民生的实事工程,社区医务人员定期到社区进行肿瘤的健康教育,开展问卷调查和肿瘤初筛,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建立高危人群数据库,及时将疑似患者送到上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预防保健

促进市民健康管理观念的转变,在古美等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设了居民自助体检的“健康小屋”,鼓励居民就近作自助体检。






业务特点-社区管理: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管理机制创新


·医疗人员考核

–用绩效考核模块和医务人员人手一张的“绩效卡”,考核医务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业绩。


–在患者每次就诊需刷“健康卡”的同时,医务人员每次服务时需刷“绩效卡”,其服务内容自动记录到网络数据库,可实时统计、分析各类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量、药品使用情况等报表。


–考核对象包括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行政后勤人员、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队长和社区卫生中心院长。


–“双卡制”绩效考核模块将传统的公共卫生经费按人头支付的方式,改变为按工作绩效包括数量、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来分配。


·公共卫生人员考核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的公共卫生功能,按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计划生育和健康档案等多方面进行考核统计。


–社区医生组成固定团队,为老年人和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如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残疾人、术后护理等患者提供上门服务。上门服务同样要刷卡,纳入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



业务特点-药品管理:GPO的药品管理模式


·模式

–2009年3月,闵行区在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进行药品改革试点,至6月份,已初步确定了基本药品制度,确立了流程清晰的药品流和财务流,研发了药品供应链监管信息系统。


–卫生局与供应商签订存货托管协议,实现了医院药库药房的零库存。医院将药库药房出租给供应商,并为供应商们提供专业服务人员设备和服务。各医院提交经审核的采购计划给第三方托管机构,由GPO组织根据采购计划,组织供应商将药品直接配送到各家医院。


·效果

–卫生局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监管,整个过程由卫生局建立的药品采购领导小组统筹监管。通过信息化技术固化药品遴选和流通的流程,简化了监管方式。


–医院成为药品使用者后,终止了医生和供应商的接触,从根本上切断了医生被药品利益驱动的链条。药品供应链监管信息系统可以使医院对医生的用药情况作实时监控,开大处方、重复检查配药等弊病可立即查处,各种药品的流向、剂量、用法等可追踪到每个用药者,这样便可使患者用药更合理、更安全。




技术特点


·统一的网络

–闵行卫生城域网,覆盖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连通区卫生局、专业站所、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等200余家机构,全光纤接入,100M带宽。


·统一的数据交互

–在同一网络内,同一平台上实现全区卫生业务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

–通过上海卫生政务网和医联工程相连


·统一的应用软件

–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统一采用杭州创业软件。

–远程会诊中心:东软系统。




不足


·自有标准–健康档案采用自有标准。闵行区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建设初期卫生部健康档案标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等尚未公布,因此健康档案基本依照自行制定的标准进行建设,与卫生部标准相比,存在一定差异–社区管理社区卫生管理方面参照的依据是上海市颁布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一定具有全国推广可行性。


·信息化建设同一品牌–闵行区采用全部统一的方式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建设,在其他已有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地域难以全面推广。


上海模式-闸北


建设历程及现状

·2000年就开始了居民电子和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探索·2004年建成以居民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一体化的信息平台。

·2006年在全市各区县率先构建了“闸北区卫生信息平台”。

·2007年全区基本实现区域联网和17家医疗机构、4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信息共享,并进而开展了电子双向转诊和检查结果互认的服务等。

·2008年被确定为“卫生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试点区”。


建设历程及现状

·2004年9月,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居民健康信息与疾病监测预警系统” 荣获上海市科技创新奖。

·2005年11月,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一体化应用研究”荣获上海市科技成果奖。

·2007年9月,上海市闸北区承担科技部“十一五”课题“区域卫生信息整合共享与协同服务示范工程”。

·2007年12月,上海市闸北区成为卫生部“标准化健康档案试点区”。

·2008年7月,上海市闸北区承担科技部 “十一五” 课题“国人健康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示范”。

·2009年11月,上海市闸北区承担卫生部“市民健康档案示范项目”,以“人人健康”为主题在全国推广。


业务特点

·“闸北模式”就是坚持政府主导,以全人全程健康管理理论为指导,以标准化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以区域共享平台为依托,从而有效地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


·“闸北模式”获得的初步成效表明卫生信息共享能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及降低医疗风险。


业务特点-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多点采集,按需建档


·按需建档

–将以防保人员为主体挨家挨户上门采集居民健康信息的“单一渠道”,拓展为在门诊医生、住院医生、家庭病床医生、社区服务站医生、儿童保健、计划免疫接种、开展健康教育等不同服务环节进行信息采集,多方位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并使临床诊疗和预防保健等信息适时自动更新至健康档案之中。通过按需建档,促使健康档案从“静态”变为“动态”,由“死档”变为“活档”。


·多点采集

–社区居民就诊时,接诊医生会主动为首诊就医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而对于已建档的病人,医生通过进入健康档案,获取相关信息。不仅依据患者主诉,而且能够结合档案记录所反映的患者健康状况、既往史、诊疗情况以及家庭、社会环境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关注患者的健康,同时输入最新的健康信息。这样就建立起了健康档案信息的“多位点信息采集”方法,还实现了“多档合一”,各种信息在健康档案中集成、更新和利用,使原来健康档案的静态信息变为动态信息,也使得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


业务特点-信息共享:区域居民健康档案联网共享


·纵向共享

–2006年,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之间进行了光缆联网。–随着区域健康信息管理平台的逐步完善,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不仅可以相互调阅患者基本健康信息,还能调阅历次诊疗信息和检查检验报告等。为居民建立的健康档案无论在医院、中心还是站点,都可以被医生方便地调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区域内共享应用。检查结果互认。


–中心与中心,中心与下属的卫生站之间的患者信息是互通的,为病人建立的健康档案无论在中心还是卫生站,都可以被医生方便地查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动态管理和运用。


·横向共享

–居民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一体化设计,如手机短信服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以及残疾人社区康复信息管理系统等。


–居民健康档案与公卫业务衔接:疾病监测及预警;全科医生通过电脑就可以看到辖区内每位结核病患者的管理状态,哪些病人该来拍胸片、查痰或者其他化验都一目了然,同时系统对于随访、痰检、催配药等重要时间都会自动提示。


业务特点-业务协同:居民看病享便利健康得实惠

·看病自主挂号

·候诊电脑排队

·拍片不用胶片

·化验不拿单子

·病人网络跟踪

·接种短信通知

·电子双向转诊

·……


业务特点-健康管理:全人全程健康管理


·居民健康管理从被动管理向自我管理


–开发了“健康钥匙”———一个加密存储了个人身份认证的移动盘。社区居民在电脑USB接口上插入“健康钥匙”,登录闸北区卫生局网站点击“个人健康管理”模块,并输入个人密码后,可以及时了解本人的诊疗信息、检验检查结果、相关健康保健知识,获得针对个体健康状况给出的健康教育指导等内容,还可以与医生互动,给医生留言等·疾病筛查工作与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结合。


–从2008年12月开始,闸北区依托信息化技术,与复旦大学、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合作,提出“健康闸北2020”行动计划。通过随机抽样对辖区内4万居民(约占5%人口)进行大肠癌、乳腺癌、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等6种主要疾病进行筛查与健康管理。


–2009年10月20日公布的筛查结果显示,22%的人血压过高,15.55%的人血糖偏高,乳房检查呈阳性占35.08%,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占1.73%,癌胚抗原阳性为2.35%,甘油三酯过高为28.71%。


–下一步将进行健康干预。


业务特点-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小屋


·让居民享受到全新的健康教育模式。


–做到“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平时宣教和集中宣教”;“知识传播和行为教育”;“群体教育和个体化教育”、“现代医学理论与传统医学理论”五个结合。


·将健康教育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居民每日可在小屋进行免费健康咨询、测血压、称体重、阅读报纸及杂志,并就自己及家人的健康问题向值班医务人员咨询,医务人员不仅详细回答居民的健康问题,还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改进健康状况的措施。·鼓励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


–在健康教育小屋里定期开展同伴教育,建立慢性病患者沙龙,建立志愿者队伍进行经验交流;招募有抗病防病经验、能现身说法、有热情有爱心的“老病号”,担当起编外“健康教育辅导员”,成立社区常见病防治自我管理小组等。


业务特点-居民身份认证新模式“健康钥匙”


·“健康钥匙”

–一个加密存储了个人身份认证的移动盘。社区居民在电脑USB接口上插入“健康钥匙”,登录闸北区卫生局网站点击“个人健康管理”模块,并输入个人密码后,可以及时了解本人的诊疗信息、检验检查结果、相关健康保健知识,获得针对个体健康状况给出的健康教育指导等内容,还可以与医生互动,给医生留言等。

–独创的居民身份认证解决方法。


·优缺点

–安全、有效、直观

–带来新的商业价值,可进行增值应用:电子支付、电子认证、新的医疗服务等等

–劣势:成本问题


业务特点-国产软件应用及推广


·推广范围

–推广应用国产基础软件将以点带线、面上促进,构建“一、四、九”格局的国产基础软件应用示范基本框架——涵盖“一个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中心”、“四套领导班子电子政务”以及大宁、临汾、彭浦等“九个街道(镇)社区信息化”,并在教育、卫生等若干重点条线实现一批关键应用。


·推广内容

–大宁社区试点:总体技术架构采用基于J2EE的应用系统,全套国产基础软件作为平台,包括中标普华Linux操作系统、达梦DM数据库、锐道和普元中间件等等,社区服务管理平台等业务逻辑采用易可思的业务逻辑引擎。中标普华提供的Linux工作站。


存在不足


·健康档案采用自有标准

–健康档案管理采用自有标准,与卫生部标准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区域卫生信息化横向覆盖不全

–未全面覆盖卫生监督、疾病预防与控制等公共卫生领域–医疗协同服务仍为部分机构试点,尚未全面普及。


新的趋势


·健康云

–上海市云计算产业基地2010年8月17日在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落户–上海关于《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2010年8月问世–上海“云海计划”:将把上海打造成“亚太云计算中心”,未来目标要实现“十百千”,即培育十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年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技术与服务企业;建成十个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务等领域的云计算示范平台,形成健康、教育、务、交通、工业、金融、文化、科技、电力、中小企业等十朵云。其中,“健康云”就会率先在市北高新园区先行先试,其特点之一就是百姓的医疗档案可以各医疗机构共享,从而减少市民在寻医问药过程中不必要的反复检查;具体内容为将落实闸北区居民健康档案平台网络系统改造和数据备份中心建立,并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发基于健康档案的远程医疗和远程监护的服务平台。


上海模式-长宁


建设历程和现状


·2002年开始起步,主要是医院HIS、LIS、RIS,有条件的上PACS

·2004年10家社区开始上健康档案(卫宁)

·2006年各医疗机构开始完成内部信息整合

·2006年区卫生局开始建设长宁卫生数据中心

·2007年,开始建设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大型城市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及示范工程

·2009年,科技支撑项目验收









技术特点-社区服务:PDA、全科团队管理系统


·社区组建全科团队,医生提供上门服务。

·上门时使用PDA,进行离线数据录入(医嘱、健康纪录、处方等等…),返回医院后导入数据。

·通过信息系统对全科团队进行统一管理。


技术特点-基础设施:高速网络


·使用了国家组织研发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

·3Tnet内网连接长宁区6家二级医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不仅在3Tnet上运行着卫生业务数据,还基于3Tnet建设了视频监控专网,对全区主要卫生机构场所进行在线视频监控。

·通过上海卫生政务网和医联工程相连。


不足


·健康档案的标准化(健康档案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卫宁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未完成改造之前数据的可用性、档案的标准化程度都有待优化)。

·3Tnet高速网络的价格及可推广性。





业务特点-为医疗机构服务


·服务医疗机构,促进医疗服务效率和水平

–1临床信息共享。病人就医时,医生能查询到该病人以往就诊的临床信息。门诊或住院的医生在工作站就能查阅病人在联网医院的处方、检验报告、住院病案、影像和诊断报告等信息。


–2急诊辅助系统,尤其是急救病人,在身份不明、没带就医卡的情况下,医生可以通过姓名来检索,进而查询到病史资料,为医生准确诊治提供一种帮助和支持。急诊:在特殊情况下,协助医生定位患者身份,快速查阅病史。据统计,急诊辅助调阅的次数已有9000多次。


–3治疗安全提示,这是对原有的用药安全提示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原有的用药安全提示仅仅是针对本次用药的配伍禁忌,新开发的治疗安全提示则是基于病人诊疗档案的,将用药、病人特征、病史全部关联起来,全方位地提高治疗安全。


–4医生之间相互交流的网络平台。包含了IM(即时通信)软件所具备的各项通信功能,如文本、语音、视频、文件传输等,可针对具体的某个业务进行交流探讨,并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整合。如通过影像即时通,不同医院之间的医生可以在自己的医生工作站中进行业务交流,实现远程医学影像数据的传递、浏览和协同诊断。正在规划针对一些疑难杂症开发出网络会诊的功能。


业务特点-为管理服务


·服务管理,科学决策

–医联统计分析系统可实时采集和分析医疗业务原始数据,监测评估医疗需求和医院的运营情况,为医院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管理效率。其主要包括:关键业务指标、常规报表、深度分析挖掘、运行情况监控等,用以为办医主体申康、医院院长以及一些重要的职能部门(比如:医务处、财务处等)提供服务,对医院的运行情况、绩效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给医院的管理者;此外,还有物资管理系统、财务成本核算系统和财务分析系统等。





业务特点


·理顺管理体制,协同管理先行

–厦门分设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疗由大医院进行集团化建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由所辖区政府管理。


·建立协同医疗平台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与医院之间建立检验、影像等业务协作关系,病人可以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申请各类检验,医院配备一辆检验标本直送车,把社区不能开展的检验检查标本送到大医院,检验结果通过信息系统共享。


·实行预约挂号就诊。

–建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预约医院专家的模式,通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转诊的市民在大医院免挂号费,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就诊。厦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还推出了普通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举措,分科室估算每个病人的就诊时间来设定挂号系统中的预约时段,缩短了病人的候诊时间,也分流了候诊人群,节约了医院的管理成本。


业务特点-功能规范:五个统一


·统一的数字化工作平台

·统一的医疗专网

·统一的数据中心

·统一的市民电子健康档案

·统一的“市民健康卡”(一卡通)


业务特点-信息共享“四个层次”、“三大领域”


·四个层次

–全市的医疗资源共享

–患者的医疗信息共享

–市民的健康信息共享

–政府的管理信息共享


·三大领域

–市民完整的就诊信息和体检信息等健康档案记录的共享

–妇幼保健数据档案的共享

–城市公共卫生数据档案的共享


业务特点-功能体系:六大平台

·面向公众的服务平台

·面向医疗机构的协同医疗平台

·面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平台

·面向妇幼保健的信息服务平台

·面向第三方的信息服务平台

·面向政府的工作平台
























美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


建设历程


·美国第一代的区域卫生信息网

–20世纪90年代初,社区卫生信息网(CHIN,Community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s)。

–它是所有权分开的、独立的,要在不同所有制的医疗机构之间共享数据,但这种模式很快遇到了问题:目标不清晰、对参与者来说价值不大。


·第二代区域卫生信息网

–区域医疗信息网(RHIO)在2000年后开始出现–2004年,布什总统提出2014年要实现让所有美国人拥有电子病历。

–到2004年,国家的政策逐步出台,并且成立了医疗信息技术国家协调官办公室 (ONCHIT)。

–从2004年起至今,出现了大约150个官方认可的RHIO,其中出现了一些成功实现数据共享的模式,也有很多RHIO没能找到一个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最终出现了财务危机。


·2009年,奥巴马经济刺激方案中,2015年前投入190亿美元进行HIE建设。


RHIO发展受限于资金支持-美国医疗保险付费方法


·按服务项目支付FFS–按一个地区医疗服务的平均成本设定服务价格,医疗单位根据提供服务的数量获得医疗保险补偿。主要用于医师诊所、心理治疗、商业保险。


·前瞻性支付PPS–根据患者的诊断相关组DRG对整个或部分治疗过程统一定价。部分医疗费用风险转移到医疗机构身上,促使其减少不必要的治疗项目并提高治疗效率。主流公共医疗支付方式。


·按人头支付CPS–为每个人设定一个平均价,按人头数付给医疗机构。公共和商业保险都有采用。


·多种支付方式并存下,HIE收益不明朗。

–HIE减少重复影像诊断àFPS方式医疗机构会减少收入。

–HIE电话咨询à减少门诊量,只有CPS方式会对医疗机构有利。



典型案例NHIN


·建设目的

–提供一个用于医疗信息安全交换和有效使用的基础设施。


·核心思想

–在不同的公共和私有医疗机构之间建立一个信息沟通桥梁和信任模式。


·系统架构

–选择4个技术方案在不同的州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Accenture、CSC、IBM、NG)。


·共同特点

–采用联邦制和“进化方式”,避免大规模替换或改造。

–只负责建设“网上网”,整个网络没有中心数据库和服务。

–选择多种技术方案进行验证和示范,概念-原型样机-用户和业务需求改进-示范,循序推进。

–实现消费者控制自己的医疗数据如何共享使用,将患者信息控制权“归还”患者,实现患者自我健康管理。

–制定安全规范、接口标准,保证符合HIPPA的最大的患者隐私权。


典型案例NHIN-进展

·在全国24个公共和私有医疗体系之间达成医疗数据使用和互惠支持协议(包括7个联邦政府机构)。

·基本完成4个RHIN原型样机架构概念设计和技术验证。

·至2009年2月美国退伍军人医院系统、弗吉尼亚、联邦社会保险、Kaiser医疗保险集团医院等已经开始NHIN医疗信息交换伙伴实验。


典型案例NHIN-问题

·美国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尚未完全落实,新的医疗保险政策尚未确定。

·医疗信息交换相关各方如患者、医疗体系、医疗保险公司和政府等在新的医疗体制中的相互关系及利益分配原则没有确定。

·NHIN实质性推进尚未开始。









加拿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


典型案例HealthInfoway-进展

·截止2009年3月底:

–已投资13亿加元。

–实现17%人口的电子健康纪录共享交换。

–各省HER实施进展:影像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实施进度缓慢。

–已完全实现跨省的患者注册、登记和管理。

–共享的患者信息隐私和数据安全得到解决。


典型案例HealthInfoway-问题


·问题

–跨信息系统及跨省的医疗信息共享尚未完全实现。

–可互操作的PACS/RIS还没有实现跨医疗系统和跨省的共享。

–没有实现初级医疗保健的西新华。


·原因

–资金:要使每一个加拿大人的HER都实现互操作性,估计还要100亿加元的资金。

–技术:蓝图很好,但大部分厂商产品技术达不到设计要求。如有关影像信息交换采用IHEXDS-I,但IHEXDS-I采用DICOM标准,而现有的DICOM标准不能在广域网上安全使用,且无法传输数据量大的资料。


国际区域卫生信息化


英美加三国典型案例启示


·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从英国、加拿大和美国这三个发达国家的实施情况来看,国际上尚无成熟的医疗IT架构理论、技术可以解决复杂医疗体系下的多重域(多个卫生行政域和多个医疗服务体系并存下的跨医疗机构就医)医疗协同和信息共享交换问题。


·必须注重医疗机构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

–医疗信息共享交换的信息安全保障问题是国际性难题,没有一个厂商能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系统基础差、标准化程度低,进行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交换的工作基础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在我国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必须首先夯实各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基础,同时在设计实施之初就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必须注重系统建设相关的政策问题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有效运行除了系统本身之外,相关的医疗保险政策、医疗管理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交换与医疗保险政策关联问题没有解决,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交换与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工作流程结合与融合问题还未涉及。这些都为设计和构建信息共享成本低、交换功能强和运行效率高,可持续发展的EHR增加了风险,必须在推进系统建设时予以重点考虑。


新的动态


·1纽约将组建全国最大的电子病历网络

–美国纽约卫生署和电子卫生保健联合署周二提交了一项计划,提出将由州政府和联邦资助1.29亿美元,用于组建全州电子病历网络。


– 该网络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病历网,每年可连接数百所医院,数千名医生和高达2千万名患者。一旦网络建成后,纽约州任何地方的医生将可以即时访问每一位病人的医疗记录。


– 该网络可为卫生保健提供者提供大量的关于患者的数据。拟建立的全州网络将几个现有的区域电子病历网络和新规划的网络连接,政府机构将制定政策,以管理系统的实施和维护。目前,医疗机构可访问部分邻近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


– 纽约州卫生信息网可让病人和医疗提供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即时获得处方、检验结果、医疗分析等诊断历史记录。有了这些信息可能意味着生与死的区别,快速获取病人的就医信息,在紧急情况下可挽救生命。


·2全球首家大型“健康档案银行”(HRB)落户亚利桑那州

–eHealthTrust开设了第一家大型健康档案银行(HRB:healthrecord bank),从上个月开始,凤凰城的用户可以存储并控制他们的健康信息。


–eHealthTrust研发了基于Web的零成本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并正在部署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提供免费的基本服务及各种升级。

这些服务包括:


·在特殊紧急的情况下,医生可以打印患者的所有医疗信息并且随身携带。该公司透露,他们计划研发电子表格。

·医疗机构等客户可以一次性付清99美元的系统升级费用,建立账户后即可以访问患者的医疗数据并接收实验室和药物信息及其他电子记录。

·可选套餐:主要用于各类临床突发事件的报警。服务单项收费每年19美元-29美元不等,而三款产品同时订阅只需 39美元。其中一个被成为“安心”的突发事件警报服务来自急诊科,一旦医生激活警报,系统将自动通知患者家属。另外两个服务是健康和疾病预防警报,该服务也提供各种检查预约,例如提醒患者何时去做结肠镜检查等。


–关于患者隐私保护:公司提前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让患者来决定谁可以访问他们的信息,如何实现信息的共享等问题。(引自Http://www.chinadigitalmedicine.org/index.php/news/v/813)


来源:i医思社区(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原作者,否则视为侵权

作者:程正义


数字医疗综合服务方案提供商|www.
联系编辑:tanxy@51cto.com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微信原文  分享到微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