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故事二】如何成为一名有人文情怀的理工男

 广州平淡 2016-03-18



一开始,像范德堡此类大学我根本没有考虑,因为我觉得就像一个梦。


我把自己戏称为一个“三无”学生:没有范德堡的校友面试(由于当时不知道在哪申请),没有国际大奖(我得到最好的奖项恐怕就是学校的进步奖和校园奉献奖),同时我也没有请任何的中介。我想我的成功录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与学校升学指导和外教的积极沟通,同时还有父母的大力支持。


我在高一的时候觉得学习压力并不算太大,甚至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由于之前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一直跟着一位英语教授学习新概念英语,我对我的英语水平比较有自信,加上我的记忆力比较好,所以英语方面的科目学起来比较轻松。在保证好其他科目学习之余,我有比较多的时间去发展我的兴趣爱好。课余时间我会阅读各种课外书和刷各种美剧,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高端词汇,句法还有日常用语。我对工程学很感兴趣,尤其是对于汽车,这是我从小培养起来的爱好,我会经常沉浸在各种高端并且是白日梦级别的汽车里,进行深入的研究(当然,是在网上)。我并不满足于阅读各种评论和对着各种豪车流口水,于是我又自学了CAD设计,一步一步对汽车设计和机械构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我非常喜欢吃,还非常喜欢做饭,于放假的时候每天都在开发新的菜式并可以熟练制作粤菜川菜西餐等等各种风味(别人很难发现,因为我不是强迫症,所以也不会在做好后把各种摆拍发到朋友圈)。高一的生活就这么愉快的过去了。


高二寒假的时候,第一次开始与yuki沟通选校和选专业,其他的细节不太记得,只记得当时她的一句话对我感触特别深:“要做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理工男。”


高二下学期的时候我开始接触我的升学指导老师meg去进行斯坦福夏校的申请,同时备考sat。首先说说我的sat经历,由于前几次都没有获得理想的分数,我唯一剩下的机会就是11月份的考试,但我担心11月份可能会赶不上申请并且过多的考试次数可能会对申请产生不好的影响,可是meg坚决地对我说一定要把11月的考了。虽然我当时还犹豫不决,但在现在看来是极其正确的。我夏校的申请十分顺利,我有幸去到了斯坦福大学学习了一个月的工程课程。我获益良多,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口语,但我心想:斯坦福这种学校,还是研究生再来吧。在夏校的另一个成果是——我把common app的主文书写好了,还写了三个不同的故事。


高三开始,申请阶段最多事的时候到了。meg看完我的三篇文书后二话不说一下子就把其中两篇坚决KO掉了,只剩下一篇写我自己做饭的文章,并且是需要重写的。我从以往学长学姐的经历里面看出修改文书的过程是极其艰苦的,所以我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次又一次被打回来再写,我没有放弃。有时候,我一个星期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升学指导部改文书。在改了7稿之后,meg把内容改得差不多了,于是我感叹最难的终于过去了,语法之类的都是小事。之后,我把文书拿去了给教文学的Mr. Cook进行修改。他老人家读得慢,但同时却慢工出细活。让我完全想不到的是Mr. Cook的修改简直是精准到了标点符号,每一句话改了之后读了几遍才放心,所以我被他困在闷热小会议室长达两个多小时,坐得我腰酸背痛腿发麻。第一次改完后,第二次又来了两个小时。三次修改总共10稿过后我的文书完成了逆袭。我谨记meg的话,在文书中并没有过多地描述我学术方面的内容,反而是将我做饭的细节和感受进行了无限的发挥。我所申请的所有学校的各种各样的supplement essay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我认为这很好地填补了我对于出彩活动和拔尖成绩的或缺并在我的申请和录取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几乎成了升学指导部的常客。我每周都会频繁地找meg,根据阶段成绩和课外活动去决定选校和专业。最后,我在ED1阶段申请了卡耐基梅隆。我记得当时的why essay写得特别认真,每天都在弄那一篇文书,并且把学校官网能看的几乎都看了一遍,专门去深圳机场和校友面试也感觉特别好。在我信心满满准备收CMU offer的时候等来的却是一个以thank you开头的decision letter。这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在休整了两天后我继续投入到了申请当中。同时我也陷入了担心,11月的成绩还没有,我也不敢贸然去冲更前的学校。于是meg建议我加多了几所稍微排名低一点的学校,也就是所谓的保底院校,同时继续原有的申请。


ED1之后还有ED2,但在想报工程专业的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好的选择。但在这时,老爸提出说范德堡是个很好的选择,虽然说本科工程专业排名不靠前,但是其综合排名和本科教育的质量是一流的,况且对我11月的成绩也有把握。于是带着疑惑,我第一次点开了排名前20学校的网站。范德堡工院的“南部最古老且最大的私立工程学院” 的称号让我眼前一亮,各种高大上企业巨头对其研究的支持,范德堡本身出色的人文环境,还有一流的伙食和宿舍让我最终消除了疑惑。meg也说在一间好的学校里学习学什么都不会差的,况且美国本科强调的是通识教育;yuki对我关于做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理工男的论述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所以我决定如果被范德堡录取我可以放弃已经录取的Rose Hulman等我一直向往的理工牛校。在11月份一个满意的SAT成绩出来之后我毅然递交了范德堡ED2的申请。我也同时继续着申请其他学校的艰苦历程。


整个申请的过程中父母对我的帮助也非常大。他们会经常浸泡于各种留学论坛去搜集各种资讯,和我一起讨论修改文书直到深夜,并由于观点不同还不时发生激烈的争论。老爸用蹩脚的英语浏览大学的网站并记下了厚厚的一本笔记,帮助我详细记录整个申请过程等等,为我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不是中介而胜似中介。


终于,在2月13号一早,在meg的微信轰炸morning call叫我起床查申请结果后,我登上范德堡的申请账号,惊喜地发现了“Congratulations, you’re the newest member of 2020”,在我看了几遍后确认我已经醒了,并不在做梦。总结几句,文书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没有其他出彩的方面的时候;积极保持与升学指导老师密切沟通选校策略也十分重要,所以各位学弟学妹们赶紧去缠着升学指导吧。最后,十分感谢给予我莫大帮助的meg, yuki, Mr.Cook,我的老爸老妈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当然,个人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升学指导老师(Meg Chen)点评


“不爱自己所在集体的厨子不是好工程师”,这是我作为班主任兼升学指导老师从John身上得出的结论。


不是奥数生,没有参加过任何竞赛……John在人才济济的留学路上可以说是相貌平平,事迹平平,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他坚持自我。John对机械工程尤其是对汽车引擎有一种停不下来的狂热,父母修车的时候他总是车前车后跟着,车展上他可以对着一台引擎看上一个小时。John热衷厨艺,到任何一个地方旅游必定会逛一圈当地的超市,买一堆当地的调料,回来后在加以自己的创新,将异国文化带回家。面对大学申请文书写作,John毫不犹豫地将他的美食探索之旅呈现给大学,同时将看似毫无关系的“厨艺”,“文化”与“机械”结合起来:“Cooking brings me back home, and simultaneously opens a wonderful outside world for me”,“Engines need to be improved to meet different demands, so does food!”


 对John来说,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与一纸证书无关,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与迎合谁无关。高中三年John没做过什么社团的主席,最大的官就是班上的生活委员。但他将班上的杂事打理得紧紧有条,天天打扫教室卫生他也从不因此抱怨自己的学习时间比别人少。对集体的热爱,无私的奉献经历让他在申请中写有关“community”的文章时从容自如。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人的成果,没有奢华的包装,John在他的大学申请过程中朴实见真情地与大学招生官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让大学招生官看到了他的潜在实力。

(Vandy里的工程师们以后有口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