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悦读:瞧瞧你是怎么说话的

 许愿真 2016-03-18

每日悦读:瞧瞧你是怎么说话的

 

瞧瞧你是怎么说话的

程予东

 

当你有了烦心的事儿和谁说呢?拿这样的话问学生。老师,我们烦心的事儿多了去了,你具体指哪一方面的呢?好,请你们先列举烦心事儿都有哪些类型。

 

差不多都和学习、交友有关的。

 

家里吃饭的时间。

 

一通教育上场了:“你看看隔壁谁谁成绩蹭蹭往前跑,你怎么老牛拉破车没有起色呢?”

 

“我和你爸在外辛苦挣钱不都是为了你吗?”

 

“还看电视呢,能当饭吃吗?”

 

有时候是父亲铁青着脸训斥,有时候是双人配合整治我们。本来想和他们聊聊学校的趣事,此时只好缄默不语了。

 

来到学校,不小心犯下的错误,到最后都有了结的时候,垂着脑袋,站在老师的面前:

 

“你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

 

“你怎么问这个问题,好生也做不出来的。”

 

“上课大家都安安静静的,谁让你插嘴了,显摆你厉害啊!”

 

“总是考那么点分数,班级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这样的话给谁说呢?家里听的不可能讲给老师,老师批评的不可能又讲给父母,想来想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是说给同龄人吧。

 

同龄人会给你一个好的建议吗?建议谈不上,能听我倾诉,安慰两句,或者大家遇到有类似的,彼此宽慰一番,甚至骂两句娘,也就算了。实在没有人可讲的就摊开日记本,在上面宣泄一通,最后还要立在风中做英雄,告诉自己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

 

为什么孩子有委屈、烦恼不讲给父母听呢?

 

窃以为,父母大多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别的事儿懒得放在心上。你想和他们交流一下学校有趣的事儿,他们板起面孔回应,怎么竟关注一些鸡毛蒜皮的东西。

 

再问为什么不讲给老师呢?有不少老师关心什么,差不多和家长在同一个层面。学习,学习,复学习。偶有男女生交往的忧烦,也断不会给老师知道的。老师不会换位思考,不懂呵护,不懂尊重是主要原因。

 

学生在家里,就是孩子;孩子到学校,则是学生。为什么在家里不把孩子当孩子,在学校不把学生当学生,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正确的教育意识。家庭是情感的港湾,没有风险,孩子在家里想倾诉,需要有倾听者;同样,在学校,也需要有朋友,朋友是老师和同学,他能信赖的朋友越多,他越是有幸福感。家长和教师,要理解他们的渴望,要时时想到:有时候,其实他们需要的并不多。

 

如果在家,孩子能听到这样的话:

 

“无论你考多少,只要尽力了,都是我们的孩子。”

 

“一时间学不进去,不要强逼迫自己,可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没准儿就调整好心态了呢。爸爸妈妈都相信你。”

 

“相比较你的学习,我们更希望你有强大的内心,健康的身体,只要你快乐,我们也感到快乐。”

 

如果在学校,学生能听到这样的话:

 

“对待这样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逐步分解,然后一步步搞定它,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你能问到这样的问题,真不简单呢,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你面对老师的答案,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勇气可嘉,不过我们可以在课下聊个尽兴。”

 

“你已经努力了,老师看得见,下次还可以有更大的进步是不是?”

 

相信换一种语气,尊重的,信任的,激励的,赞赏的,孩子也会受益很多吧。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在教育上,太急躁了,太冒进了,太单一了。即使是好心,但是把话说的尘土飞扬,硝烟四起,反而适得其反。在家里,父母放下手上的事,放下身段和孩子说说话吧,因为这是你的儿子,这是你的女儿,独一无二的孩子,你的话,会让他们记住身后还有一个家,一个心灵的港湾,一个温暖的臂膀;在学校里,老师们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总是板起面孔一副说教的模样,给学生一点微笑,听听他们的倾诉,因为,这个地方是“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地方啊。

 

 【相关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afb4960102ve7e.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