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高利贷的女人

 东子0512 2016-03-18

放高利贷的女人

 

中国是人情社会,但有两句坚硬的话,大家都认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略作深想,这两句话里,至少藏着两个行当:一、职业杀手,二、放高利贷的。杀手我无缘认识。放高利贷的,我倒是认得一个,而且还是一个80后的女人。

 

第一次看到她,是在微信的朋友圈里。那个头像上,她俏皮地眯着一只眼,半张着嘴,双手平举,中指朝天,看上去在说一个字的部首:艹!端详着她的模样,突然就想起了一位伟人的话:“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饭聚那天,她迟迟未到,等候中接到她电话:“对不起啊,正好找到一个赖债的,得先把他弄回公司。”声音脆嫩得让人起疑,话语所含的信息跟话筒里的音质,反差极大。待她推门进来,一迭声“对不起对不起”,声音变了一些,似乎有点烟酒嗓。一位跟她最熟的朋友问:“搞定啦?”回答说:“气死啦,没听到我声音都哑了?”

 

原来,刚才路上,有人报信说,那家伙在一个小吃店露头了。她招呼着3个小弟急急赶到时,那人碗筷还未放下。座中有人问,后来呢?她一笑:“有什么后来,关在公司里呗。”又有笨人再问,那以后呢?她嘴一撇:“有什么以后?交不出钱,在公司请他天天吃盒饭了。”有人笑,免费吃盒饭好啊,我也上你那儿吃去。她也笑:“哪有那么好吃的盒饭?小弟闲着没事,进去扇你一掌,出来踹你一脚。”他欠得多吗?“跟欠多少无关,要紧的是不能坏了规矩。靠,手上还戴着一块江诗丹顿,被小弟拿下来的时候,这家伙还一直说是高级的,非要跟着一起去鉴定。当我傻呀?钟表店老板一看就是假的。”

 

人家不告你非法拘禁啊?她一撇嘴:“切!巴不得他告我呢。反正我没碰上人告我,只有我上法院告人家。”

 

对答之间,举座洗耳恭听。以前,天天在车窗玻璃边,总看到黑色或红色的名片,上书“借钱”或“私借”二字,下面一行电话号码,心中偶尔惕然而惊,但也疑惑:哪有那么多人借这种钱?现在想来,这个最简洁的营销,其实就是金钱旋涡边的一根稻草,自会有人无奈地抓住它。这个世界,走投无路的人太多了。而高利贷者,即便不是卖棺材的,但也是等着叼你最后一块肉的秃鹫。

 

事实上,无论是谁,到了需要借高利贷时,在经济上都已经是个半死之人。眼下的中国经济,正进入急行军之后的一个艰难阶段,道旁尸骸枕藉。高利贷这个古老的职业,大概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现在,这个卸下秃鹫面具的女士,正亲切地对着大家微笑:“从小起,奶奶就叫我讨债鬼。想不到,我这辈子真的做了讨债鬼。”

 

做高利贷这一行,门坎不像一般人想得那么高。照这位女士的说法,有个百把万元钱周转,就可以开张了。高利贷的路数仍是重利盘剥,跟旧时不同的是,如今的借据上,起先不会有债主具名。张三如果一时讨不回债,可以把借条给李四;李四讨不回,则转给王五。债主一栏最后填上谁的名,债权人就是谁。如此,借据就可以在江湖上流通,我张三讨不回的钱,或许李四王五手段高深,有本事拿回来。当然,每利滚利一次,债主会让你打一张符合法例的新借据。这样,打起官司,法院当然要帮着追债。这就是这位女子说的“巴不得他告我”的来由。

 

所有的效益,都产生于末端的逼债环节。稍微像样一点的“公司”,催债小弟是有分工的,有专门盯梢的,有威逼打人的,有买盒饭当看守的,做事有分际,彼此不逾权。

 

“现在小额的欠债多了,公司人手不够啊,”她边笑边说:“我这个老板也要出马。有一次,到人家门口喷油漆,屋里两只大狗汪汪大叫,那个凶哇,吓得我把‘欠债还钱’写成了‘欠倩还钱’。还有一次,我在门外,往锁孔里注强力胶,对方在门里拼命地转动锁孔。哎,互相不明实力嘛,他不敢出来,我不敢出声,就这么拧呀拧的,僵持了好久,只能拉倒了。”

 

喷油漆、堵钥匙孔之类,只是小儿科。接下来,是有人24小时贴身跟着你,上班、上街、会朋友,都有人贴身紧随。无论你以前多风光,旁边都有人不断哼哼嚷嚷:你是欠债不还的家伙。这个效果,相当于在卫生落后的时代,有人每时每刻跟在你后面,不断大声宣布你是麻疯病。见血的暴力,容易惹祸招警察,并不常用。常用的是,给出暴力的期限,声称某日之前未清偿债务,要断你一条腿或砍你一只手。这一类恐吓,对家属最管用,一般说家人会想法凑钱了。有时候,欠债的会丢下家人跑路。这个时候,就考验“公司”的韧性了。一般情况下,是小弟天天上门,直至在欠债的家里吃饭、睡觉,赖着不走。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回碰上了硬茬,欠债人的一双爹妈,立眉戟指,口沫横飞,大过年的,把逼债的小弟骂得抱头鼠窜。

 

客观地看,高利贷者可以算世界上最难做工作之一。“搞拆迁的,碰上一两个钉子户,就了不得了。我们啊,碰上的基本都是钉子户。”逼得久了,再老实的人也变狡猾变皮实了。有个家伙,大暑热天气里,在汽车空调上做了手脚,明明按下了CA档,温度表显示只有18℃,但就是热得喘不上气。追债的小弟小妹,被弄得中了暑。还有个老男人,不怕骂不怕打,不用你找他,每天准时笑眯眯地上门讨茶喝,你能怎么地?

 

这么说,你们放贷的,也有亏本的时候?“太正常了,哪一行都有合理损耗。卖大白菜的,还有烂在运输环节上,烂在市场的筐子里呢。”

 

实际上,放高利贷这一行,挤压利润的本事极精,事前把保险系数也打得很高。比如,一套房子,被抵押了一次;然后再以第一次放贷时估价的残值,再抵押一次。最后,还可以为这套抵押过两次的房子,再办一个十年的租赁合同。因为法律规定,即使是不得已拍卖债务人的房子,也先必须待租赁合同执行完成。就这样,这套房子的每一滴残值,都被榨得干干净净。同是放贷,除了利率是否合法外,银行与高利贷者的共同点在于,对人性不抱希望,所谓抵押也好,恫吓也好,跟踪也好,都是提防你一跑了之,一赖了之。只是看穿了高利贷无底洞的人,借了就跑的人总还是有的。但无论如何,高利贷者的坏账呆账比银行要少。没别的原因,银行哪有他们心细心狠啊。

 

如果换成你,怎么对付高利贷呢?有人狡黠地发问。“最好的对付,是别借,永远别借。”她报以灿烂一笑,“就算透露一个秘密给你们好了。”如果借了,别还! 这就像一个客人上了酒桌,如果你不想喝酒,那么从一开始就得滴酒不沾。你忸忸怩怩喝了一口半杯,最后总要被人灌醉的。借高利贷的,最忌讳的就是,催债人每见你一次,就能逼出一点钱来。到了那个境地,你就像一个橙子,被放在疯狂旋转的榨汁机上,没到最后只剩下干瘪瘪的皮与渣,你不会被放下的。怕挨打?跑哇。时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你还不起钱,还天天杵在债主跟前,坏了规矩,债主脸上也不好看,是吧?你跑个几年回来,还是身无分文,谁也没你办法。再说,时过境迁,事情淡了,债主也还有新债要追,只好算了。有个家伙,就在我们家附近,还开了烧烤摊,大家只好装着互相不认识。

 

“事实上,能把每一分利息都还清的,我基本也没碰上。大概有个赚头,就行啦。”她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大家。然后又重复问:“在座的,真没借高利贷吧?”

 

大家都笑,没人回答。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世间太多的决定,都跟是否借高利贷的判断差不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