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知钓场,如何选择垂钓深度?

 谷麦钓鱼 2016-03-18


这是个钓友常问的问题,以下就个人的一些理能与钓友们共享。
深度,是鱼权衡各种因素而决定呆的位置,而这些因素,也决定了鱼的生理机能,我们所说的活性。
溶氧,指不同水层中氧的含量,而影响溶氧的因素,有气压,能量交换形成的密度流,水体水质,风及水流等,
我们先引用一段夏季某水域溶氧量数据来作分析
再结合上面的几个因素来分析,
气压,随着气温下降,气压随之增大,气压的增大,水中溶氧随之上升
密度流,水面与空气温差幅度过大,而引起能量的快速交换,在水面出现极强的水雾现象,多出现在清早,傍晚,及秋季降温时段,强烈的密度流会导致水生生物集体缺氧,一般的密度流也会导致水层溶氧混乱,给鱼儿带来不适,导致轻口,或无口。用这个来解释大幅变温鱼口稀的现象比较合理
水体水质,笔者的朋友实测过几种水质水体(能见度1.5米,能见度0.5米)的温度及溶氧量变化,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当气温降至5度时,1.5米水库水温下降速度较快,5米以上深水溶氧也超过了8,而能见度0.5米的水库,水温降速较慢,3.5米溶氧却低于5。
水温,合适水温,是鱼的另一个选择,水温决定鱼的体温,决定着鱼群的食性,活性,8度是一个分界点,8度以上和8度以下相比较,鱼的食量倍减,鱼的开口食物会由素到荤的变化,对食物的取舍也是弃硬取软,弃大取小,随着温度下降,这个现象更加明显
习惯性位置,指食物多,或相对安全的位置,这些位置有时与上述的指标可能有冲突,但鱼为了食物,可能下到不合常理的深度去吃两口就上来,短暂的缺氧不会形成什么影响,再则安全,常被电,网光顾的地方,是鱼儿会放弃的地方,
风及水流,风吹,水流,会导致水体移动,这种流动会加速能量交换,及化合氧的能力
有以上的基础,你就可掌握鱼的动向,做到灵活在对,
比如早上,一到水边,我们先用手沾下水,感受下水的粘稠度,气味,看下水的能见度,这步叫识水。
笫二步,看水面,是否杂物多,是否有雾气
第三步,看天,看当天温升是否过大,是大温差还是小温差
第四步,选清静钓点,找水草,试水深,水下地形,找坎找障碍物,初次垂钓,在吃不准的情况下,多采用,理想水深,正负一米多窝方式去应对,
实战应对:
前几天应璧山拉风小帅相约,到某水库,一看,水质偏黑,能见度50Cm,报当天温度较低3:::8度,早上气温低到极点,约1度左右。水体温度稍高,约5.5度,水面较厚的雾气升腾,初步将理想水深定格在2:::3米之间,喂了几个窝子,最浅处1.8,最深3.1米,初始出鱼的:深度在1.8米,稳定出鱼深度在,2.8米,3.0米以上鱼稀口稀。

江津某水库,水能见度80cm,中等偏肥水质,长期电网骚扰,当天温度为4到6度,水温估计6度,阴雨降温天,整天光线极暗,傍晚雨停放晴,我做了三个远岸的窝子,水深1.8:::2.5:::3.0,3.0起鱼3尾后停口,2.5米起鱼3尾后又停口,傍晚在1.8米处起板鲫五尾。钓3米五以上水深的不下十人,全部空军。
合川某河沟,水能见度70Cm,水质偏肥,当天气温5:::9度,水温,估记3.5度,推荐理想深度,3.0±0.2米,朋友在3.0::3.2:::3.8:::4.1各做有几个窝子,3.8米以上鱼星有,都没口,而3.5米以下常会连口,甚至双飞,天黑前鲫鱼翘壳爆连的现象,说明了低水温状态下,鱼不喜长矩离觅食的特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