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六种家庭教育妙法

 赵东华 2016-03-19

 

 当前,青少年的暴力与自杀行为频频发生,这给社会和一些家庭带来了伤害,如何预防青少年暴力和自杀倾向的发生,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家庭教育缺失是酿成悲剧的其中原因,因此,必须加强家庭教育,在此,笔者提出六种方法给家长们借鉴。

 一、爱心公益

 带孩子去参加公益活动,引导孩子在公益活动中懂得如何关心他人,关爱社会,让孩子领悟参加公益活动的社会意义,感受到公益活动所带来的人生快乐,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的事情都会是一种人生的沉淀,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在他们的人生中沉淀了博爱,孩子会成为有爱心的人,有爱心的人自然就远离远离暴力,更能领悟人生的意义,珍惜自我存在的价值,因此不会轻意自杀。

 二、感恩教育

 感恩是孩子成长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使孩子学会感恩,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面对自己的亲人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带领孩子去感谢他们,关爱他们,让青少年懂得如何感恩。感恩可以化解仇恨,感恩可以温暖人性。孩子懂得了感恩,会与周围的人形成良性的人际关系,人们都希望与懂得感恩的人交往,都会尊重有感恩之心的人,这种良性的人际关系,将给孩子带来温暖与帮助,形成良性的人际关系,内心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与爱,因此他们远离了暴力与自杀。

 三、阅读拓展

 阅读好的书籍可以拓展人的精神视野,给人广阔的思维空间。许多拥有暴力与自杀倾向的人,是因为他们的思维空间狭隘,思维单一,不会从多角度思维问题,这种人容易走向心理困境,因此这种人有严重的暴力与自杀倾向。阅读了拓展人的精神视野的一种方法,阅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和哲学经典,阅读者受到名著思想的影响,思想的视野会得到拓展,思想会变得光辉、博大与崇高。这样的人他们会用一种文明的方式去面对社会人生,而暴力是低级的,自杀是狭隘的,他们不会采用暴力和自杀的方式面对人生。

 三、音乐陶冶

 好的音乐是滋润人类心灵的产品,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让青少年去倾听一些好的音乐,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性情,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好的音乐是一种美的感召,孩子的心灵因为内心困绝才自杀或走向暴力,好的音乐可以唤醒他们追求美、热爱美的情感,让他们情感复苏,感受到生活的美,引导他们热爱生活。

 四、佛教感化

 很早就听人说过,“当你对一切都绝望的时候,你就会感悟到宗教的力量”。许多深受人生打击或处于生死边缘、情感困绝的人群总爱去寺庙里拜佛,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宗教的力量。寺庙是一个流淌着生命智慧的地方,也是一个能从出世这个视角思考人生问题的地方。佛教的智慧看透世间万象。青少年自杀或走向暴力,那是因为他们心理失衡,内心烦躁痛苦,学习佛学,可以让他们如何分辨和认识心灵垃圾,如何去发现人生智慧,让他们“空”掉心世界里消极的东西,在内心理“装”上空明的智慧,从而培养良好的心态,这对青少年走出心灵的困境有一定的作用。

 五、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对于培养一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暴力与自杀倾向的人,他们中有一些人是长时间得不到社会的关怀,得不到周围人的赏识,从而产生仇恨社会的心态,对自我进行否定,在内与外困绝环境下,才选择自杀或暴力。在家庭教育方面,赏识教育是一种培养青少年成长的一种较好的方法,要对青少年的期望值持宽容的态度,从发展的眼光对待青少年,多对他们进行激励,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要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对他们进行肯定与培养,让他们的成长有一个过程,正确认识成功,让他们对自我价值怀有信心。

 六、旅游陶冶

 自然是人类最初的母亲,因此,自然可以陶冶人类的精神与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成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由于习惯了原有圈子式的生活,孩子会感到生活单调乏味,还会形成烦躁的心态,带孩子外出旅游,通过观看异地的民俗风情、人文景观等,可拓展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阅历,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孩子由于见多识广,思维开阔,热爱生活,自然就不会走向自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