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怪病从痰治”: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何内在一致性?

 yzqhx 2016-03-19

中医提到的“无形之痰”比较难以理解,“无形之痰”所致疾病使用治疗“有形之痰”的方药又有很好的效果,奥妙是什么?

痰既是津液代谢异常导致的病理产物,又是进一步导致疾病的原因。在中医里面,痰又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那么这两个东西到底有没有一致性?在本质上有什么一致性?如果说没有一致性为什么化痰都能好?所以我想谈一下,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本质上有何一致性,这个内容不需要谈太多。

中医讲的痰包括咯出来的有形可见的痰液,也包括瘰疬痰核等停留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没有被排出的痰,这个痰中医称之为无形之痰,实际上这个瘰疬痰核还是可以看得见的,但是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痰液,所以中医把这个叫做无形之痰。

痰主要是由津液稠厚的这一部分凝聚而成,而且中医还认为痰可以随气机升降流行,内可到脏腑,外可以到筋骨皮肉,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病证。痰要停留在肺,可以表现为咳、喘、咯痰。如果痰阻心脉,可以出现胸闷、心慌。如果痰迷心窍,还可以表现为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可以出现癫狂。如果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就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胃脘痞满。如果是痰积肠道可以表现为泄泻、下痢白胨。如果痰滞经络筋骨,可以出现瘰疬痰核,可以出现肢体麻木,或者出现半身不遂,或者出现阴疽流注。如果痰浊上犯于头,就出现眩晕昏瞀。痰气凝滞在咽喉,则咽中有梗阻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在临床上如此多端的临床表现,用化痰药都能够治愈,这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在本质上一样的,都是津液凝聚而成的,只是因为津液凝聚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如果津液凝聚在开放的部位,那可以见到咯痰、呕吐痰涎、甚至下痢白胨。如果凝聚在非开放的部位,就会闭阻经络,或者看到痰核,或者引起脏腑功能的紊乱。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的本质都是中医讲的炼液成痰,这是他的一致性,所以说用化痰的药都能够解决。

而具体到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你仔细想一下,现在医学用的化学药物,实际上是能够使痰液里面的蛋白成分水解、裂解,然后容易咯出来,显然这个痰液里面含有蛋白类的成分,它的浓度是很高的。见到的痰核可以是炎症性的,也可以是由蛋白代谢异常以后在某些部位停聚太多出现相应的症状。那么中医的化痰药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针对这种能够形成有形之物的液(主要是蛋白类成分),能够化解异常聚集的蛋白,这是中医的化痰药治疗的本质,这是我的一个认识,当然这方面的工作没有人去作实验,只是我的推测。所以对各种的炎症性的津液聚集,非炎症性的津液聚集,我们都可以用化痰药来治疗,从本质上来讲都能使有害的这些过度积聚的蛋白化解掉。如果用中医的术语来讲,那就是能把津液稠厚的这一部分炼聚的痰化掉。由于痰停留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才各种各样,并不是因为无形之痰和有形之痰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本质上都是一致的,所以治疗上才能用同样的办法取得同样的效果。

这个就说这么多,这是比较简单的一个问题,但是经常会有人问,尤其是作为一个西医来讲,更不明白,认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的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实际上我们从西医的角度来讲完全能够理解的,这些化痰药确实是能够裂解这些有形的东西,让它们稀释掉,化解掉,让它们吸收,这样的话西医也可以理解它们本质上的一致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