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就是維繫生命的能量,」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任江裕陽指出,當氣血通暢、代謝功能好,自然精力充沛,即使年紀大也不顯老;要是經絡阻塞,循環差,廢物堆積,便容易疲倦、生病,臉色差,看起來老態龍鍾。 因此中醫保健特別重視養氣,「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江裕陽說。 氣功是老祖宗的養生秘方,流派也相當多,大致可分為外功及內功。外功如五禽戲、太極拳,比較側重以肢體動作健身;內功則重視內在養氣,不僅修身,也要修心養性,達到身心靈平衡、健康長壽的目標。 內功養氣的過程有幾個階段:首先是調整、拉長呼吸,持續練習到氣足之後,便能產生能量儲存在小腹(丹田),再以這股能量打開身上的主要經脈,進而強化內臟功能。 當這股能量深入體內,「氣血循環會變好,廢棄物不容易堆積,自然老得慢,」從小練功,看不出年近60的氣功老師余雪鴻表示,他曾經和醫界合作以科學方式測量氣在體內的運作,以生化數據證明練氣功的人,身體機能的確比實際年輕。 而且練功之後,血液含氧率提高,體內不會缺氧,細胞活性佳,不但精神好,皮膚也會充滿光彩。 中醫師江裕陽以自己為例,他練功前指甲粗糙、黯淡,「代表肝血不足,也是一種老化現象,」他表示,開始練功後,手腳不再冰冷,指甲逐漸恢復光澤,「連角質都改變,內在機能更不用說,」他指出,練功還有助抗壓、緩和情緒,「現在我們全家都在練氣功。」 氣功屬於「慢養生」,必須日積月累,才能由內而外顯現效果。以下的氣功入門DIY,雖無法取代正式的練功,但只要持之以恆,一樣可改善身體機能,延緩青春的腳步。 1.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背挺直。 2.緩緩吸氣,分段數息,吸一小口停一下,使空氣充滿肺部和胸腔(約6~10口)。吸飽以後收下巴,閉氣約3秒鐘。 3.接著緩緩呼氣。分段呼氣和吸氣,最好每次吸、呼,都維持約10秒鐘。 功效:連續做5分鐘左右,如果抓住要領的話,會感覺發熱、流汗。 1.伸出雙手,手心朝上。 2.想像有一團火球,在手掌上形成圓圈,隨著呼吸順時鐘方向旋轉,大約1秒繞一圈,一直數到100圈,(可吸氣數到10,吐氣數到20,再吸氣數到30,以此類推)。 3.再用同樣的方式配合意念引導,想像有一團火球,在手掌上逆時鐘方向旋轉。大約1秒鐘繞一圈,數到100。 4.重複以上觀想和意念導氣,每次大約練習10分鐘。 功效:如果動作正確,一段時間後,就會感覺手上有「麻、熱、脹」等氣血流動、聚集現象。 失眠是青春活力的殺手之一。短期睡眠不足,會讓臉色發黃、眼神呆滯,眼眶發黑,長期失眠更會造成外表及內臟提早老化。 1.自然站立,調整呼吸均勻。 2.兩手在背後交握,自然垂下。 3.踮起腳尖,一邊數數,一邊輕輕跳起來。 一回要跳200下以上,才能休息。白天、睡前都可以做。 功效:如果動作正確,練習一段時間後,便能引導頭部氣血下降,恢復正常睡眠。 一般人年紀較長以後,容易因缺少運動,腹部下垂,造成子宮、卵巢部位氣血不流通,久而久之,便會影響荷爾蒙分泌,加速老化。 1.坐在椅子上,雙手放膝上。 2.先以預備功法調勻呼吸,緩緩吸氣、吐氣。 3.準備好後,吐氣時,慢慢將上半身前傾,直到胸部碰到大腿為止,把氣吐光。 4.吸氣,慢慢起身,回復原來姿勢。 5.反覆做約10分鐘。 功效:假如做正確,會感覺整個下腹部到生殖器官的肌肉,出現收緊、發熱的現象。持之以恆,一段時間後將有助荷爾蒙分泌,增進性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