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功解秘:杨式太极拳老六路_龝實

 墨香书雅斋 2016-03-19
摘录(李和生著)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是杨健侯在杨家内部传承的传统套路,更能体现杨式太极拳的独特风范。
杨式太极拳每招每式都要坚持先运内气,而后动形即运而后动。运而知,动而觉,形成内外协调的动作。
每招每式上下相互照应,手随身动、步随身换,上下一体,四肢配合、一线串成,仍然是强调一个“整”字。练起拳来,动静咸宜,以静代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正如杨禹廷所说:“上下一条线,头上虚灵顶,脚下阴阳变,中有腰胯领,两手松空转。”
当套路记熟以后,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虚实上。分虚实首先是两脚的虚实,只有脚上分虚实,整身才能虚实清楚。左脚虚,右脚实。同样左脚实,右脚则虚。与此相关的上肢也虚实变化,左手虚,右手则实,反之亦然。当然实也不是一下子扎死,虚也不是完全无意,虚实是渐变的,阴极则生阳,阳极则生阴,阴阳相济虚实分明,才能内外相合,上下相随,气顺劲整才能练出太极内功。否则,虚实不分,就是双重,就是水火不容,落入旁门,离道远矣!
练拳所要求的缓、慢、圆、匀,或体用兼备,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等,是任何流派都要求的,毫不例外。
真正能松通者,一代人出不了几个人,能出者可谓凤毛麟角。
太极拳的修炼方式要求修炼者全不用力,而是在“用意不用力”的行功走架中,找大松、大软的感受,找的气势,找神明的感应,找莫测的变化。
太极拳“就是因为松松软软的,打出来的劲才非常大呢”!
松,要松得一丝都不能承受外力,即“一羽不能加,蚊虫不能落”,松到没有一丝杂念,盘拳如梦游一般。
新改编的各式拳种套路忽视了太极拳的本质要求——松、软、柔、韧,而突出了踢得高,拍得响,下式深等外在动作。从而给教拳和学拳的人造成误导,以为这就是太极拳。
太极推手比赛,基本上处于误区状态。从有史以来的推手、散手比赛活动,主要表现为较力,是拼体力的“旁门”、“左道”,当然也就不可能给太极拳的群众活动提供榜样、典范。相反,则是误导。
太极拳在行功走架中,要遵循“先在心,后在身”的原则,即“意气君来,骨肉臣”,练“太极松功”也是如此。放松先放心,心松则一松百松。也就是整体的松,是通过思想意念的作用,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盘拳练推手都是如此。
上肢先从手指一节节地松,一节节的舒展,然后再松手腕,把腕关节松开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