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魏碑石刻书法《天平三年造像残石》 书法在我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同时也陶冶着人们的思想品格,更有延年益寿之效。书法分类有多种:楷书,隶书,草书,行书,魏碑作为楷书的一种,散发着她独特的魅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适应社会意识需要的佛、道之学勃然兴盛。佛、道的宣传方法是以写经为一大功德。尤其佛学,凡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必延聘文学之士,撰写文章以纪其事。或凿石以作碑碣,或就天然岩壁摩崖刻写,一时间,从汉代风行的立碑时尚,转向佛学的建寺造塔、立碑刻石。四海之内虽战乱不止,造像求长生的心理却更加炽烈,刻石佛记文字漫山遍谷,不下数千万。魏碑应运而生。 十六国之一北凉魏碑石刻书法《沮渠安周造佛寺碑》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 魏碑书法笔划严谨、朴厚灵动,丰腴不失于板刻,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堪称汉碑中的上品。古今书家对此碑都给予最高评价,可谓汉碑集成之碑。 康有为先生对魏碑的推崇大家都知道,特别是《龙门二十品》。《龙门二十品》的书法艺术,端正大方,质朴厚重,峻荡奇伟,刚毅有力,行次规整,大小匀称,上承汉隶之遗韵,下启唐楷之新风。关于其艺术之美,康有为先生在《广艺舟双揖》中不惜笔墨,极力推崇。 谓之“十美” 一曰魄力雄强 二曰气象浑穆 三曰笔法跳越 四曰点划峻厚 五曰意态奇逸 六曰精神飞动 七曰兴趣酣足 八曰骨法洞达 九曰结构天成 十曰血肉丰美 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唐初几位楷书大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的。 北魏《城阳王元寿妃菊氏墓志》 北魏皇帝孝文帝第四子元怿 魏碑石刻墓志书法 北魏魏碑墓志石刻书法 《恒州别驾元保洛墓志》 北魏魏碑墓志石刻书法 《鞠彦云墓志》 北魏魏碑墓志石刻书法 《魏故世宗宣武皇帝嫔墓志》 北魏魏碑墓志石刻作品 《李璧墓志》 北魏魏碑石刻碑文书法 《赵谧墓志铭》 北魏魏碑石刻书法 《崔猷墓志铭》 北魏魏碑石刻书法龙门石窟 龙门二十品书法 __________ 出品人:王成业 栏目统筹:刘慧 编辑:张倩 刘一 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