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的语文其实就是朴素的语文

 江山携手 2016-03-20

语文出版社王旭明社长发起真语文大讨论,历时一年多。我一直在关注这个由媒体人、高校学者、基础教育教师、语文教研员广泛参与的,针对语文教学各个领域展开的关于语文教学要“求真”的大讨论。

这类似于在语文教学界,展开一场关于解放思想,追求学科教学朴素真理的学术争鸣。

真,也与“假”相对。关于“真语文”的话题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因此,也被有人解读为,这是否在否定现实语文教学,这个千万语文老师以自己的辛勤耕耘奠定的学科教学基业。潜在话语是说现实语文就是假语文吗?

我想,真语文的提出无疑带有现实批判性,可是未必指向所有的教师的语文教学,也并非在否定语文教学的改革成绩。语文教学现实的问题是,因为在过去的学科教学讨论中具有泛众特点,缺乏共识,而改革又嫁接了很多所谓新的东西。

语文教学花样繁琐,在学术的外观上越来越漂亮,其实很多时候是故弄玄虚,是制造学术思想的泡沫,让语文教学开始出现偏离初衷的倾向。真语文学术批判,剑指所向,就是这个浮躁的,炫目的,忽视本真的语文。

什么是语文的“真”?——寻找语文的真相,需要对于文化环境有所了解。即知道语文生长的文化土壤是怎样的。

专门指向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是一个狭义概念,与社会文化范畴的大语文不同。

对于中小学课程中的语文科而言,这个语文的立足特点主要表现在:适用于所有中小学学生学习,体现为普适性、大众化;适合学生语言成长的需要,侧重在基础性学习,以语料积累和语言应用为主要学习形式;关联于学生个体需要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具有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在文化传承的功能之外,语文主要应该体现现代人应用现代汉语能力的发展。

认知这个“语文”要有多维视角:语文课程的视角,学生学习的视角,教师教学的视角,以及社会价值实现的视角等。

如今关于语文的歧见和争论,源于不同的人,其看待这个语文的视角不同。即,在你赋予语文特别功能,而且认为它特别需要实现的学科价值时,这个语文的某一个方面的发展短板或效益问题,就成为你的最大关切,而由此奠定了一个新的语文教学改进的认知观。

这决定了至今关于语文科,批评多,非议多,大家缺乏共识,而且关于其改进的各样说法多。这么一种众说纷纭,而莫衷一是的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语文课程的功能实现的局限性与其多维视角下,社会附加文学责任、文化责任等构成冲突有关。

仅就语文科而言,在各个学龄阶段,其主要价值实现也是不同的。这么说,源于语言发展规律与学生的语言学习之间要构成适应性。中小学语文,在分段上有明显差异。

小学为语言学习的初步阶段,在拼音、字词积累上的压力,是超过其他学段的。而学习内容,在学生接受心理上,也倾向在浅白的诗歌、短促的文字,以及童话、寓言、故事等方面。

可知,小学语文侧重点在语言本身。语料的积累是第一需要,然后学会应用语言积存来进行初步的阅读是实践。这也叫语言初步学习阶段。

到了中学,语言积累有了一定规模,字词的拦路虎少了。解决初步理解不难了,也就是文字的显著意义,在学生理解上不是障碍,最难的是,文字的潜在意义的分析。

这就进入文字的鉴赏性阅读层面了。或许文学作品的含蓄性表达,让这样的文本双层次意义——显著意义和潜在意义纠结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中学阅读时,文学鉴赏的要求增强了。这个阶段的学习,需要分析怎样的条件带来了潜在意义的表达。于是,几个要素被教师关注:一是,作者本人的话语特点与其心理特征。二是话语里的时代特点,与大众心理的折射。三是文字在特定环境下,表达的委婉需要。四是,作为话语活动的参与者——作者和读者,他们的个性化的理解与思维的活跃。

语文的讨论不能笼统谈,要基于一定的视角,要区别不同学段的语文,甚至要划定是从哪一种社会功能的实现出发。

现在众多的教学建议,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主张要做加法,一类主张要做减法。

做加法的思考,思想的出发点是:目前的语文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其课时有限,学生专注于此的学习精力有限,而且课程功能实现也有局限。所以,事实上的语文教学距离大众期待的那种传统语文模式,高时间消耗,高精力消耗,针对社会精英的语文教学,在社会功能实现上是不同的。

因为这个参照,基于现实不足的补偿,便出现了很多主张,诸如增加传统诗文,增加学习时间,增加写作总量等等。其思维是扩张性的,而在应对考试的环境,这种扩张也满足了学科竞争的需要。

再有减法思维。希望语文恪守学科职责,做好该做的事。与过去谈双基训练是一致的。目前课标给语文课程的定义,其实已经把与语文学习定位在了学习语文应用。即语用价值被作为了语文科的核心价值。

这种减法是对于现实语文不断泛化,强调装饰与扩张的删繁就简。

语文学习其实很简单。

我们以自己学习语文的朴素经验就是,积累一定的词汇,在广泛阅读,以及频繁的社会语言实践中,增进学识与语言修养。

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教师造出很多新的思想,新的做法,新的理念,其中不少是炫目的装饰。

好的语文老师,就是让学生喜欢读书,他们在持续语文实践中发展能力。

真语文,针对学生而言是真读,与教师而言是真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