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课的另类视角与思考

 江山携手 2016-03-20

今年暑期还有“语文报杯”的课堂教学赛事。日子近了,想起上届黄山赛事中所谓的“连赵之争”来了。我的本意不争,而实事上我与连老师之间也没有发生有回合的争执。我的那篇引发讨论的博文,甚至都没有提及才子型教师所指是谁。之后可能是两种观点的一些代言人在争鸣,我们被舆论强拉配了。

因为我说,我不反对教师渴慕卓越,反而以欣赏和崇拜才子教师为讨论的前提。之所以以此为话题,源于对于很多老师的善意提示:我们追寻别人路的时候,要考虑自己是否合适,或他是可能追寻和企及的。

在现有的改革环境里,我们采用了教师高端示范和引领的策略,所以在行政和研究上都急于发现和推出最优化的经验和行为。也就是把我们认为最好的呈现给老师们,说:这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是最理想的,最优化的,你去学吧!我本人其实也是被这种推课的机制,推到了公众认知的视野里来,我参加了首届语文报杯。可是,后来我也有对于自己渴慕卓越的反思。两件事触动了我:第一件事,在我参加语文报赛事的第二年,张传宗先生在宁波组织会议,邀我上课。我非常希望上好课,在朗读课文时,声音洪亮,与常态表现大不同。课后苏立康先生说,类似的展示课不好上,我们很想表现自己。这句话触及到了作课教师心理中的症结:我们总是认定我是最好的,以为因我最好学生就能学好。我觉得,一个优秀教师最终要归于上课的平淡,要走常态的路子。第二件事,北京十一学校有一个优秀的生物老师,她叫王春易,很会上课。上课好不仅在同行间有口碑,而且受到学生的崇拜。很多家长托关系让孩子进她的班,就是因为她的课堂有吸引力。这个老师在本校深化改革中,经历了痛苦的内心挣扎,放弃了讲授。由教到不教,这是一个自我颠覆的过程。她的蜕变让我重新思考优秀教师的转型与新课堂的构建问题。

教师未来需要追寻怎样的课堂?这的确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我的前辈教师,即我从教学习的一辈人,如钱梦龙、魏书生等,他们不少人因为历史缘故,学历都不高。他们之所以卓越,依靠的是走教学技术化发展,而至艺术化的道路。他们很多人与学生非常默契,有亲和力,富有教学机智。其中最优秀的是于漪老师,我亲耳听魏书生说于老师是最会上课的老师。或许,这一批优秀教师风格各异,可是在课堂里都是教学的高手。后进的教师,学识基础有了很大改善。很多人是高学历,甚至是学问家。依靠治学的基础,这些教师把自己的认知发展成为新鲜的,独有的,深刻的见解。他们的教学与之前名师不同,走了学问家这条路子。我所说的才子型教师其教学优长正在这里。前一辈名师,基于那时的学术关注,着力把一己经验升华为思想、理论,固化为模式。不管是三主四式,还是七步教学法,如此以教学模型化来引导教学求同,以为这是最优的教学。再到才子型教师,他们较少如钱梦龙和魏书生从薄弱校走出来,反之从教的学校具有高端认知的学生,也客观逼迫他们要创生与众不同的认识。特定的生态,产生有专长的教师。适应现实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应该走怎样的一条路呢?我们会注意到,在比拼学问的环境里,才子型教师普遍获得了崇拜。可是,他们似乎并不再热衷于总结自己的教学模式,反而每一个人提出一个“什么什么语文”。在语文词前加一个定语,突出语文科的一个特征。也由此,给自己的语文教学思考打上一个记号。这是基于语文教学现实问题而强调扭转所强化的印记。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的一代名师具有了更多的研究自觉和学术自觉。这是教师发展与时俱进的结果。未来的教师,第三代名师,你们的路在哪里呀?走继承的路是可以的。我还愿意提示大家,现实教育在不断涌现名师的同时,还有另外一条运行轨迹:改造一批沉底儿的教师。名师天然具有一些素质:有活力,不满意现状,富有改革精神。所以,他们在任何时代都是活跃的群体。可是当改革进入实践层面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普遍的常态的课堂,以及大众的教师却是每一次改革浪潮里,少为所动的。常态课不变,普通教师游离在改革氛围之外,他们沉潜在底层,这样的现实不容我们对于改革过于乐观。如此看,教学指导不能单纯用骨干培养和高位引领的办法来带动,更需要发现和探寻这样的经验:一般教师,常态条件,可上的课。之于研究的课,应该具有普及性和引领性,因此它需要是朴素的,可推广的。而且需要与学本理念吻合的。

事实上,现实教育里存在与学校发展共生,不以教师个人热衷树立形象而构造的课堂模型。如杜郎口、衡水中学等,印证了一个特点:有名校无名师。因为这些学校的课堂是少教或不教的,自然无法发展出光彩照人,才华横溢的教师。前面提到的王春易便是舍弃了自己的课堂演出,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再如,被成为全美最好教师的雷夫也不是以上课好而知名,他在中国的演讲彻底颠覆了我们以为好教师可以转变差生的观念:学生对于自己负责人,教师不过告诉他,你要对自己负责人。全美最好的老师也不是强势教师。

换个视角看问题,我不是要否定什么。的确有意识在普遍的热衷之外,依照课堂观察,看到教师强势下学生多仰视,而客观产生被教师牵引式的学习。中国教育不少什么,而特别缺乏什么?这需要我们思考。不少的,是我们的优势;多缺乏的,需要弥补。毋庸讳言,教师依靠自己的先知先觉而占据话语强势地位,客观抑制了学生主体自觉精神的培育,这是突出的问题。

未必就说,这是舶来品。就举赛课这个例子说说。赛课采用借班上课的方式,目前舆论接受了这种操作。我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钱梦龙在全国游学,他是第一个借班上课的人,关于用别人的学生是否可行,这样的课是否合理,学术界是有争议的。钱梦龙老师每次借班上课总是早到一天,与学生上一节预习课,请同学自学后提出问题。教师在汇总和分析问题,了解学生需求之后,转天上一节问题探究课。这样的课,是先学后教的,是基于学生疑难解决而发生的教学行为。如今借班上课,都省略了预习课。前后比较,能说现在更为学本吗?

在中国,跟研究和学术沾一点边,多有偏执思维。即,以为我是对的,别的是错误的;把价值判断绝对化,而且喜新厌旧。这与我们以往推进改革的方式有关,我们多是采取从上而下的实施渠道,具有强力推动的特点。这种方式最先需要改变大众的思想,即给大家换脑。在新生的东西是什么,大家还看不到的时候,大家心里只想着现实有问题,而新生的是改变旧有的,是进步行为。只看它的好,而无法认知它的不好。这个认识自然是偏误的。改革依靠颠覆的思维方式来推动,也给了大众一个唯一性的结论,这无疑是单向信息的传导。在如此环境里浸染,我们的思维具有从众特点。我的用意在于告诉大家,在大众认知的另一面,还有你不知道的。我们需要丰富自己的认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