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推荐
关注于人的发展,这一教师职业角色要求,决定了在校园里的一切行为设计和规划等都要附加教育目的,即实现有利于学生,指全体学生的综合发展,健康发展。这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参与者的共同意识和恪守原则。如此去衡量我们的教育选择和决断,以及思考教育问题,就可以使教育为实现学生发展奠基这项任务完成得顺利一些。 昨天,听到一位名校长谈到一个案例。他说,学校开运动会,他们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都与国家和社会的当下重点关注密切相关,而同时可以有助于实现教育的目标。他们最近几年开过“民族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城市运动会”等。在主题运动会上各个班级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大学生运动会,就由各个班级扮演各个著名大学,由此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个大学的情况,与其他班级同学分享,并在运动会召开期间进行介绍,以此引领学生产生文化期待感。民族运动会和城市运动会上,各个班级又分别扮演了代表性的民族和城市。学校召开运动会先进行综合性研究,再进行展示,然后续接运动会。这样把“学生运动会”的内涵与外延做了极大拓展,赋予了学习意义和教育意义。这需要设计者具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懂得学校中一切行为都要与教育目的的实现建立关联。 班级参加运动会时在开幕式上须列队通过主席台,因为要评比和展示,大家都很重视。于是班级在选择仪仗队员时比较精心,要淘汰掉那些走不顺行不正的人。于是,校长把各班的弃员组织起来,作为学校仪仗队,校长给他们讲话、鼓劲,让他们举着花环,高高兴兴通过主席台。有的班级有残障学生,要坐轮椅,一般情况下,他也是不能参加运动会的。校长把这个问题作为课题交给班级老师,说:不能让一个人做看客,要把所有同学都融入进来,你们看怎么办?结果运动会上这个班级的残障同学坐着轮椅,旁边有同学推着,他举着班旗,笑逐颜开地成为了班级队列中的旗手。当他的家长在主席台上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状态时,激动得落下泪来。 教育是用心才可以做得精彩的。作为校长和教师,其实我们都需要用心经营我们的学校和班级。这个家,只有美好,才能凝聚学生的爱心,使之自觉参与到学校和班级的文明建设中来。 这个故事让我感动了好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