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仙窟》联合式复音词研究

 高山仙人掌 2016-03-20

 

    

 〔摘要〕本文从语义、词性和字序三个方面详细考察了《游仙窟》中联合式复音词的情况。通过研究发现:《游仙窟》中的联合式复音词不仅数量较多,内部构成也较为复杂,是研究唐代汉语词汇的重要史料。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一部分联合式复音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变化,拟揭示出《游仙窟》中的联合式复音词与现代汉语中联合式复音词的传承关系。

〔关键词〕 《游仙窟》;联合式复音词;语义;词性;字序

 

《游仙窟》是唐朝张文成所作。本书用第一人称手法,用一万余字的骈文详细铺陈了一场华丽的艳遇。在艺术上,散、骈并用,还采用了许多民间谚语、口语。全书一万来字,经初步考察,单是联合式复音词就有198个,其中同意联合词有118个,占了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类义联合词次之,有59个,占了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反义联合词最少,只有21个,占了总数的百分之十左右。

联合式复音词不仅数量大,构成情况也很复杂。下面从语义、词性和字序三个方面对其构成加以描写和分析。

一.          语义构成

这里,我们根据构成复音词的两个语素之间的意义关系将联合式复音词分为同义联合词、类义联合词和反义联合词三种。

1.同义联合词

同义联合词是指构成复音词的两个语素的基本意义或在某个义位上是相同或相近的。这是联合式复音词最主要的语义构成方式,《游仙窟》中共有118个。如:

(1)少府跋涉山川,深疲道路。(19)

(2)杯盏交横,列坐南窗之下。(20)

(3)张郎心专,赋诗大有道理。(28)

(4)即今形势冷,谁肯重相磨。(42)

(5)围棋出于智慧,张郎亦复太能。(40)

以上为名词。

(6) 触事卑微,但避风尘。(3)

 (7) 闻名腹肚已猖狂,见面精神更迷惑。(12)

(8)频繁上命,徒想报恩。(15)

(9)伏愿欢乐尽情,死无所很。(35)

(10)当时腹里癫狂,心中沸乱。(58)

以上为形容词。

(11)心肝恰欲摧,踊跃不能裁。(12)

(12)少府跋涉山川,深疲道路。(25)

(13)粉身碎骨,不能酬谢。(37)

(14)眼心非一处,心眼旧分离。(38)

                                                                                       

(15)一时忘味,孔丘留滞不虚。(42)

以上为动词。

构成这类复音词的两个语素在某个义位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可以互相注释说明。例如:例(1)“道路”,《玉篇·辵部》“道,路也。”《说文·足部》“路,道也。” 例(3)道,《说文》解为“所行道也”。本义是路的意思,后引申为途径、方法、常规。“理”,《说文》:“治玉也。”引申为治理、条理。例(11)《说文》“踊,跳也。”“跃,形声。从足,翟( dí)声。本义:跳跃。

另外,多数同义联合词的两个构成语素只具有近义关系,构成义

位的基本意义相同,附属意义有所区别。如:例(12)“跋”,形声。从足,犮( bó)声。本义:草中行走,越山过岭。“涉”,会意。本义:趟水过河

2、类义联合词

构成这类词的两个语素义位虽然不同,但却有部分义素重合,因而带有同类性质。这种由部分意义相类的单音词联合构成的复音词,《游仙窟》中出现不少,有59个。如:

(1)仆近来患手,笔墨未调。(26)

(2)一双臂腕,切我肝肠。(31)

(3)举手顿足,雅合宫商。(43)

(4)余以少娱声色,早慕佳期。(6)

(5)夜夜空知心失眼,朝朝无便投胶漆。(9)

(6)即今无自在,高下人渠攀。(50)

以上为名词。

(7)向见称扬,谁知虚假。(13)

(8)蜀主狡猾,屡侵边境。(13)

(9)闻名腹肚已猖狂,见面精神更迷惑。(12)

(10)勒腰须巧快,捺脚更风流。(32)

以上为形容词。

(11)只可倡佯一生意,何须负持百年身?(10)
(12)欲投娘子,片时停歇。(3)
(13)亦不辞惮。遂即逶迤而起,婀娜徐行。(43)

以上为动词。

构成这类复音词的两个语素,原来义位不同,各代表一个概念;但它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表示一个单一的﹑更加概括的概念,而不是两个语素的简单总和。如:例(3)“宫商”,原指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合成后则泛指音律。例(1)“笔墨”,原指笔和墨,合成后指文字或文章。这类复音词中也有不少常取两语素合成后的比喻义或代替义,带有形象修辞的特点。如:例(2)“肝肠”,原指人体内的两种器官,合成则用来比喻某种心绪。例(4)用声色作比喻,表示让人沉溺的声色娱乐。

3、反义联合词

反义联合词是指用两个相反相成义位合成的复音词。《游仙窟》中出现21个。列举如下:

(1)男女之礼,自有尊卑。(18)

(2)五嫂时时漫语,浪与少府作消息。(31)

(3)儿言死胜愁,日夜悬心忆。(68)

(4)望神仙兮不可见,普天地兮知余心。(70)

(5)相随入房里,纵横照罗绮。(55)

(6)心绪恰相当,谁能护短长。(53)

(7)下官辞谢讫,因遣左右取“益州新样锦”一匹。(66)

以上为名词。

(8)男女之礼,自有尊卑。(18)

(9)十娘机警,异同著便。(47)

(10)渠今合把爵,深浅任君情。(48)

(11)非吏非俗,出入是非之境。(15)

(12)见许实娉婷,何处不轻盈。(11)

(13)客主之间,岂无先后

以上为形容词。

(14)非吏非俗,出入是非之境。(15)

(15)入室不合推辞,升堂何须进退!(16)

(16)若不惬当,罪有科罚。(26)

(17)戏蜂时隐见,飞蝶远追寻。(33)

(18)难遇难逢,进退去来。(44)

(19)去留乖隔,王事有限。(62)

(20)忽嗟别离,人生聚散。(62)

(21)自恨往还疏,谁肯交游密!(9)

以上为动词。

反义联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语素复合而成的,它们凝结为词后,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如:例(1)“男女”本指男人和女人,作为复音词则指两性生活。例(2)“消息”,“消”本来表示减少,消失,“息”本来表示增加,生产,作为复音词则有音讯的意思。例(4)“天地”本指天和地,作为复音词泛指自然界和社会。有的另个语素相加,其意义偏向一方,如“轻盈”。也有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的相加,其意义并不偏向任何一方,如:“尊卑”、“先后”、“深浅”等。

二.词性构成

《游仙窟》中的联合式复音词,从词性构成上看,依然保持了构成复音词的单音语素的词性同复音词词性相一致的特点,这类词有186个,占联合式复音词总数的93.9%。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名·名→名,其次是动·动→动,再次是形·形→形。还有少量副词性语素联合构成副词。也有单音语素词性同复音词词性不一致的情况。分别举例如下:

1.[动·动→动]  何处关天事,辛苦漫追寻。(5)

2.[名·名→名]  容貌似舅,潘安仁之外舅。(4)

3.[形·形→形]  行至一所,险峻非常。(2)

4.[副·副→副]  药草俱尝遍,并悉不相宜。(59)

充作语素的单音词词性与所构成的复音词词性不一致的,又有七种结构方式。其中主要是形·形联合构成名词,动·动联合构成名词。举例如下:

1.[形·形→名]  心绪恰相当,谁能护短长。(53)

2.[动·动→名]  五嫂时时漫语,浪与少府作消息。(31)

3.[形·形→副] 自隐多姿则,欺他独自眠。(5)

4.[方位·方位→名]  下官辞谢讫,因遣左右取“益州新样锦”一匹。(66)

5.[数·数→动]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27)

6.[名·名→动]  十娘共与少府语话片时。(18)

7. [动·名→名]  少时 ,饮食俱到。(35)

三.字序构成

《游仙窟》的联合式复音词中,虽存在着同语素异字序现象但数量比较少,AB和BA同时运用的形式只有三对,分别是:

1、【行步   步行】

(1)机关太雅妙,行步绝娃  。(19)

(2)汉骑驴则胡步行,胡步行则汉骑驴。(30)

2、【声音  音声】

(1)儿近来患嗽,声音不彻。(26)

(2)笑儿等能作音声。(44)

3、【心眼  眼心】

眼心非一处,心眼旧分离。(38)

和现代汉语相比,《游仙窟》只有BA的形式的有:

【涕泣】不见复关,涕泣涟涟。(27)

【短长】心绪恰相当,谁能护短长。(53)

 

通过对《游仙窟》中联合式复音词的考察,我们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从语义构成看,最主要的是同义联合词(118个),其次是类义联合词(59个),反义联合词数量很少(21个)。随着词汇的发展,两类不平等联合词在《游仙窟》中继续保持着比较活跃的势头。

从《游仙窟》中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联合式复音词的两个语素语义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它们之间有彼此融合的一面,这就是说复音词的词义决不是两个单音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又有互相制约的一面,即把双方的意义制约在一定的义位上。这是因为语言的发展,既要求词义的丰富性、多样性,又要求表达的单一性、明确性。

第二,从词性构成看,《游仙窟》依然保持了构成复音词的语素的词性与所构成的复音词的词性基本一致的特点,其中名名联合构成名词最多。其不一致情况,以形形构成名词和动动构成名词为主,而其它构成形式更为多样。

第三,从字序构成看,与唐以前的许多文献相比,《游仙窟》中的同素异序词的数量大为减少,仅为5个,AB和BA同时存在的有3对,和现代汉语相比只有BA的有2个。

第四,同现代汉语比较,《北梦琐言》中一些联合式复音词的词义、词性发生了变化。

如:

〔行李〕 “若因行李,时复相过。”(67)按:“行李”在这里是指行旅,现代汉语中主要指出行所带的东西。

〔机关〕 “机关太雅妙,行步绝娃  。”按:“机关”在这里是指人体的关节,现代汉语中主要指办理事务的单位或机构。

〔形势〕 “即今形势冷,谁肯重相磨。” 按:“形势”在这里指形态,形体,现代汉语中主要指局势,情况。

〔交通〕“若非情想有所交通,何因眼脉朝来顿引?”按:“交通”在这里指交往;往来,现代汉语中主要指各种运输手段和邮电通信的总称。

中古汉语是上古汉语和近现代汉语的过渡期, 对中古汉语复音词构成方式的探讨、复音词构词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上古汉语和理清近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古汉语词汇的复音化现象, 对于我们理解整个汉语词汇史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说明:

1、本文采用的版本是1985年上海书店影印出版的由鲁迅校勘的《游仙窟》

2、本文复音词数的计算不包括姓氏、名号、地名、经论名等专有名词,重复出现的只计入一次.

附录:

《游仙窟》中同义联合式复音词有:

波涛、崖岸、岗峦、子细、灵奇、古老、神仙、险峻、身体、精灵、阻隔、独自、堂舍、简陋、供给、卑微、疲顿、吝惜、家舍、容貌、辛苦、追寻、苗裔、备尽、精神、衣裳、殷勤、叮咛、烦恼、剧戏、怅怏、裙裾、拾取、踊跃、迷惑、称扬、凡俗、住居、衣缨、太平、岁年、料理、室宇、语话、奇异、姸雅、跋涉、行步、机关、道路、举止、杯盏、兕觥、打杀、罪过、撩拨、声音、涕泣、应答、休息、次第、道理、总悉、采摘、谈说、摘取、神气、颜色、欢乐、酬谢、形迹、分离、忆念、机警、智慧、形势、留滞、容仪、熠耀、虫蛆、宛转、沧海、丑拙、音乐、清冷、人神、才器、心绪、房室、调谑、袍袴、装束、妖娆、资质、言语、癫狂、并悉、芬芳、安稳、惶惑、怜悯、靴履、袍衣、拍搦、结缭、摩挲、欢娱、哽咽、歔欷、别离、机杼、记念、辞谢、翅羽、恻怆、怅恨、凄伤、稽停

类义联合式复音词有:

非常、光彩、停歇、单疏、风尘、声色、迷乱、寻常、胶漆、负持、腹肚、心肝、虚假、狡猾、猖狂、荒凉、贫贱、翦弊、礼乐、驱使、疏陋、礼贶、雅妙、断绝、廖亮、笔墨、二三、肝肠、心髓、巧快、饮食、海陆、川原、分疏、辞逊、心眼、冷恶、心肚、头面、宫商、曲节、辞惮、休却、收采、词句、方便、高下、武功、弓箭、沸乱、调和、心胆、厚重、割拾、犬马、木石、鸟兽、知闻、行李

反义联合式复音词有:

往还、轻盈、出入、是非、进退、先后、男女、尊卑、科罚、消息、隐见、去来、异同、深浅、短长、纵横、去留、聚散、日夜、天地、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