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内科19

 pengxq书斋 2016-03-20

中医内科19

(2010-12-29 23:23:36)
标签:

疟疾

瘴疟

冷瘴

热瘴

劳疟

疟母

文化

分类: 中医内科           

第五节 疟疾(2)

4.瘴疟

⑴.冷瘴                                青蒿素合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症状: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嗜睡不语,神志昏蒙,舌苔厚腻,脉弦。

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解毒除瘴,芳香化浊。

冷瘴疟疾见神昏,速投加味不换金;

正气散中含平胃,藿香草果兰用佩;半夏摈榔九节菖,荷叶升清降浊秽。

神昏谵语合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但寒不热,四肢厥冷,脉弱无力,为阳虚气脱,加人参附子干姜益气温阳固脱。

⑵.热瘴                                青蒿素合清瘴汤

症状: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降,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

清瘴汤将瘴疟斩,芩连知母益元散;青蒿柴胡与常山,还需甘草离温胆。

青蒿自晋代即被用于治疟,经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青蒿素对间日疟、恶性疟均有良好疗效,具有速效、低毒的优点,特别是在救治西医所称的脑型疟及抗氯喹的恶性疟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蒿素为从青蒿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对瘴疟的疗效优于青蒿原生药。青蒿素浸膏片0.1旷片,每次0,2G,每日2次,连服4日。蒿甲醚保持了青蒿素速效、低毒的优点,且制剂稳定。口服首剂160mg第二日起每日一次,每次80mg连用5日。青蒿素油注射液0.1g,每ml一支,首次用量为0.2g,肌注,分别在6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再各注射0.2g,共4次。对其他疟疾证候需要截疟者,亦可采用青蒿素制剂。

清瘴汤为近代用于瘴疟的验方,具有祛邪除瘴、清热解毒、清胆和胃的作用。方中以青蒿常山解毒除瘴;黄连黄芩知母柴胡清热解毒;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清胆和胃;滑石甘草、辰砂清热利水除烦。

若壮热不寒,加生石膏清热泻火。口渴心烦,舌红少津为热甚津伤,加生地、玄参、石斛、玉竹清热养阴生津。神昏谵语,为热毒蒙蔽心神,急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清心开窍

5.劳疟                                 何人饮

症状:倦怠乏力,短气懒言,食少,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遇劳则复发疟疾,寒热时作,舌质淡,脉细无力。

何人饮  补气血,治虚疟(即劳疟)。——气血虚弱之疟疾。(以疟疾或寒热反复发作不止,精神疲乏,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缓而虚为辨治要点。)

何人饮治久虚疟,参首归陈姜枣合。

在疟发之时,寒热时作者,应加青蒿常山祛邪截疟。食少面黄,消瘦乏力者,可加黄芪白术、枸杞增强益气健脾养血之功。

疟母

症状:久疟不愈,胁下结块,触之有形,按之压痛,或胁肋胀痛,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软坚散结,祛瘀化痰。

方药:鳖甲煎丸。.

本方由23种药物组成,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消痞的作用,自《金匮要略》即已作为治疟母的主方。有气血亏虚的证候者,应配合八珍汤或十全大补丸等补益气血,以虚实兼顾,扶正祛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