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构思发表时间:2014-6-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5月总第119期供稿
作者:田 静
◆ 田 静 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 057150 4.纵横对比式。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构思,能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或动静对比,或美丑相映,或真假相衬,或善恶对立,或冬夏对比,或天地对照等等。 以上几种构思法,在一篇文章中常常结合起来使用,希望在作文时细心体会。 二、让性灵成为构思的灵魂 这里谈到的性灵,最重要的思想是重组学生的思想体系,引导学生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建构自我的认知体系。要注重生命体验,唤醒自我意识,张扬个性,描绘生命的五彩斑斓。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思想积累,但更大程度上停留在经验积累层面,缺乏视野,缺少科学性的验证,没有相应的方法论知识的补充,很难有一个“大人生、大境界”。而我们从社会角度再来审视这一问题,现在社会大多倡导社会价值多元化,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学生思想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又如何期待学生在作文这片天地能展示多少“真性情、真自我”呢! 所以,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一阵地,积极挖掘学生内心深处最纯粹、最本真、最美好的东西,用这份美好浸润他们的内心世界,用主流价值体系解读他们的生活,积极建构属于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新思路建立在旧思维的破解与转换上,构思要从文章结构模式的植入中突围 思想是核心,也是作文构思的思维起点;艺术性要紧紧围绕文章传达出的思想而选择合适的方式,其中就包括文章的结构模式。这就要求学生在构思时要遵循思维顺序——先主题思想,而后再考虑结构模式和艺术手段。至于艺术性实现的途径,包括语言、修辞、句式、表达方式以及整篇文章结构等要素。也就是说,要使学生的思路定格在“主题思想——文体确定——材料选择——技法设计——谋篇布局”这条主线上,才能突破滥俗模式,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上述思路的确定,从本质上讲是对作文构思中思维方式的重新定位与思维方向的再次梳理。这种思维方式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保证学生在作文时展示“真性情、真自我”的作文个性,可以有效盘活曾经学过的知识点。 对于文章主体部分而言,一般来说,主要任务是说理,要想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可以采用多角度的思考方式来诠释观点。例如“诚信”这个话题,主要解决的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肤浅与杂乱问题,采取分析的手段是比较恰当的,可以体现议论文的针对性,可以形成共同话题,有效解决人们的困惑,形成统一认识,建立明确的价值观,产生较强的说服力。 对于文章结尾部分,可以根据文章设定如下两种效果:一是取立意上的格调高雅、意蕴深远、引人深思;二是取结构上的严谨有力,使主题思想清晰明确。相应地,可以考虑如下技法:采用想象的方式描绘一幅情景,让人们在美好中受到感染,产生余韵徐歇之感;要么高度概括,照应前文,形成结构上的完整,又在观点上加以强调,产生清晰明确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