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年创业失败3次, 亏空近千万, 从头再来, 仅仅4年把企业估值做到近20亿

 jank_wj1969 2016-03-20

(优客逸家创始人、CEO 刘翔)

[创业那些坑]主编:老坑爹。

十六年四次创业,呛过很多水、掉过很多坑,凭着一路摸爬滚打历练出的数据感、体系性思维、运营能力,仅仅4年,优客逸家(联想控股旗下君联资本所投企业)就做到估值近20亿的规模。优客逸家创始人、CEO刘翔有着怎么样的创业心得呢?老坑爹为大家带来他的创业故事。

刘翔的创业足迹

2000年-2002年(第一次创业)

在校期间,做针对秦皇岛的旅游预订网站

2003年-2005年(第二次创业)

做旅游行业比价搜索网站——优客

2006年-2009年(第三次创业)

真人CS项目及硬件设备研发生产

2012年-至今(第四次创业)

创办优客逸家

前三次创业,我掉进很多坑

创业这十几年,我呛过很多水,掉进过很多坑,积累了很多经验与教训。

1998年,我离开家乡重庆到秦皇岛上大学,就读燕山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

2000年,我拉着一个学计算机的师弟开始做针对秦皇岛的旅游预订网站。凭着对旅游业务和互联网的熟悉,很快在秦皇岛做到当地市场第一。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我发现基于本地的旅游预订服务体系,可以与集中式运营的携程、艺龙们,在非标非单品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002年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春秋国旅做这样的尝试。那时他们在全国拥有31家全资子公司,本地化服务体系健全。可是事情并不顺利。春秋内部当时还有些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需要解决,年轻气盛的我等不及,只待了一个多月就离开了。

我开始思考别的出路,尝试先从旅游信息服务切入。当时我英语不好,不知道国外已经有了先行者。除了比价,我还提供特色内容,把来自旅游者的鲜活信息做结构化聚合然后重构。事实上,这样的结构化攻略社区就是后来的蚂蜂窝。不过我是在2003年想到的。我的网站叫优客。

接下来的三年成为我人生中最难熬、也是成长最快的时光。公司只有我和一个负责搞开发的计算机系校友。我的搭档负责写代码、做开发,另一位校友以项目方式参与帮我们做页面视觉设计。其它诸如网站策划、需求分析、原型设计、内容填充、网站测试、推广运营等,都由我自己负责。

做比价搜索很烧钱,那一点广告收入是杯水车薪。我自己更偏向跟专业的VC合作,但我做的事情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个人和团队也偏弱,所以VC们一直处于观望中。

2005年,去哪儿和酷讯冒了出来。坦率地讲,那时去哪儿的团队比优客强,观望我的VC又一直没有谈成,到2006年市场的窗口期就这么过去了。

反思这段经历,我的总结是:

1. 现金流对一家公司至关重要,商业模式要足够简单。

2. 客观的自我认知定位,清楚自己的优劣势。

3. 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整合掌控资源的能力,再好的机会都不会属于你。

2005年,机缘巧合,我跟原来旅游电子商务论坛的两位朋友一起投资了真人CS。那时这个游戏形式刚兴起,我们打造了“镭战”概念来包装这个活动,第一个月就盈利,并且很快成为行业标杆,在全国六座城市开展连锁。当时在京的世界500强,一多半都是我们的客户。

但我们的发展目标并不仅仅是做一家俱乐部,而是打造一个融合软硬件技术、可以线上线下互动的真人实境游戏梦工厂。所以研发设备成为我们的发展关键,经朋友介绍,我们找到武汉一家硬件厂商成立合资公司,对方负责研发实施,我们提供产品原型方案和资金。

遗憾的是,一年之后,对方背信弃义独吞了全部研发成果另立门户。被合资方背叛后,接踵而来的是合伙人分家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我们没有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结果是持续赔钱——我又回到了原点。

现在我的总结是:

1. 选对项目方向很重要。消费频次和客单价双低导致的有限市场规模,无法孕育大企业。

2. 可复制、有门槛,是保障连锁发展的关键前提。

3. 选择有共同价值观和理念、优势互补、遵守规则的合伙人。

第四次创业,选择房屋租赁

2011年初,之前旅游电子商务论坛的老友、中国入境游电商的泰斗人物殷振华,邀我去成都定居共同创业。

我们做了十几年旅游电商,还是希望能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再次创业。房屋租赁是一门现金流非常好的预收款生意,可以相对快速地回笼资金、扩大规模、滚动发展。这种以房屋租赁为载体的“类金融”触动了我。

我对北京、上海和成都的二房东们做了走访考察,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问题:

1. 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偏低,没有信息化管理,经营重心停留在销售和利润最大化上。

2. 虽然不少人手里已拥有上千间房源,但是产品没有标准化,没有附加服务,更没有自己的品牌。

这类模式,消费者的租住体验糟糕,二房东们无法扩大规模,同时,市场上还有太多闲置房产,没有专业机构去协助房东全程打理,提供真正靠谱的服务。

而上述问题,恰恰都是我所擅长的能去解决的。很快,我们在成都创立了优客逸家,开始了新的探索:打造面向房东的不动产增值管理服务商,面向租客的轻时尚长租连锁公寓。

我们通过中介、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渠道与房东洽谈,获得五年的房屋租赁托管权,对房屋进行统一的设计装修后出租,用保底或分账的模式与房东分享租金收益。

在招租和租后环节,我们提供从图文包装发布、租客带看筛选到房屋保洁维修,再到水电气费的垫付代缴等全程服务,改善了租住体验,使租客愿意为此多支付租金。

在产品层面,我们的目标是提供的房子要舒适整洁,家具齐全,有设计感,符合年轻人的调性和支付能力。

优客逸家现在跟银行合作,提供还款担保并承担相关手续费,让租客凭身份证就可以轻松办理信用卡年付租金贷款,实现分期月付房租。这个举措在减轻客户付款压力的同时,让公司获得了银行的租金贴现,可以迅速回笼资金加快发展。作为合作方的银行,也收获了大量潜力优质的年轻信用卡用户,还能获得稳定丰厚的租金贷款收益。

在实际的运营中,这个项目涉及到的链条很长,从收房谈判、签约、设计、装修、招租、租后管理,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抓好都会导致效率拉低、收益损失。因此,是否具备高效精细化运营能力,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

找VC不难,要先练好内功

优客逸家最初的启动资金只有60万,我们跌跌撞撞坚持了一年,做出了80间房子。2013年1月,我们获得了源渡创投30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2013年9月再次弹尽粮绝。

这时,之前一直有接触的君联资本主动提出了投资意愿,并且快速达成合作,向优客逸家投入了400万美金。

还有两家VC想投优客逸家,因为对君联“知人、知道”投资理念的认同,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君联资本。联想控股在柳总的带领下,是一家充满正气、受人尊敬的公司,这与我所追求的价值观非常一致。选投资机构,和选择创业伙伴一样,价值观趋同非常重要,未来更容易建立信任,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沟通协调成本。

跟君联签完A轮投资协议后,某国内金融机构旗下的创投公司也联系到我们,表达了投资意愿。性情直爽的我很开放地跟对方交流了项目思路和运营情况,并把商业计划书发给了对方,建议他们下轮再投。可他们等不及拿着资料转身找人在上海做了一家类似的公司。

不是所有VC都讲职业道德的。尤其到了B轮融资阶段,你需要接触大量VC,在他们面前“脱光衣服”。所以,你和竞争对手之间其实没有秘密可言。建立好的企业文化,练好内功,持续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

降维攻击传统“二房东”

我是用60万元,在一座陌生城市,一个陌生领域,一个链条超长的项目上熬一年的人。我需要分辨轻重缓急,把所有的资源放到刀刃上。在经营发展策略方面,我给优客逸家定了产品标准化、服务品牌化、居住社交化三张牌,按顺序一次打一张。

第一张牌只打产品标准化,房子舒适整洁,精装全配,一下就比原来市场上的房子高出一等;然后是服务品牌化,提供规范、保证体验的服务。既帮租户改善居住体验,又帮房东管理好房产。同时,逐渐引导改变房屋租赁行业的游戏规则,让租后服务变成租房标配,那些传统二房东和小公司将被迫开始提供服务,并且因为不具备IT应用能力而陷入运营泥潭。第三张牌是居住社交化,它将是我们产品体验的一部分,并且在未来会衍生出更多令人兴奋的新业务模式。

从业务层面看,优客是三个不同类型的公司(中介、装修、物业管理),我们把三种公司ERP都融合进来,并且完全打通。我不觉得在中国类似的系统中有比优客逸家更复杂的。从收房评估、设计装修、出租带看、租后管理,一套房子有近300个状态节点。单开发完成后的部署实施,就耗费了将近一年时间。我们的系统已经很接近我的理想状态了。

我们把这一套用到很low的二房东生意里,杀伤力非常强,就像《三体》里的降维攻击,我现在干的就是这个事。

有很多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找到我,说这个项目很好,自己也想做。我以朋友的身份劝他们,如果没有强大的运营能力,不要做,绝对会陷进去。有的项目看起来是非常好的机会,但它不属于你,因为你没有匹配的资源和能力,不能建立起有效的壁垒,你就不要去玩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