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矿紫砂泥就这几种,别被忽悠了!

 雪溪人家 2016-03-21


开采数百年的黄龙山矿区



紫砂泥,因其颜色多样而俗称“五色土”。常见的颜色有黑泥、深紫泥、浅紫泥、红泥、米黄泥、绿泥六种。两种以上的泥混合或加入化工呈色剂,又可产生许许多多的泥色,近年来,冻梨泥色、墨绿泥色、古铜泥色,就是这样产生的。


由于地质成因的多变,各种紫砂矿料在矿层中的分布并无绝对统一的标准,即使是同类矿料,由于出产矿区、矿层的不同,在泥层中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如紫泥在矿层中一般产于乌泥下部,但有时却产于团泥下部;绿泥一般产于龙骨下部贴层,但有时却产于其他泥层之间。其他种类矿料也有类似状况。现在一般按采掘时矿层的深浅状况给矿料进行基本分类。

紫砂泥主要可分类三大类: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各大类泥料又有细小的分类,且各类泥料之间又可以以不同的比例搭配、混合,澄练成各种泥色和泥质的制壶原料。泥料、制壶师的知名度、壶的艺术性、稀缺性、制作难度等往往是影响价格的原因。


1紫泥的特点




矿料特征:矿料呈紫色,内有油面,结合面有水锈,内夹不规则青灰色矿料。

 紫泥烧成后外观为紫色、紫棕色或者深紫色。



紫泥,俗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清泥”、“大红泥”,为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深藏于宜兴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主要包括天青泥、底槽清泥、红棕泥、大红泥等。天青泥,其质细腻呈青蓝色,产于清代中期,现已失传,曾在丁蜀镇中心的大水潭矿中有过。底槽清泥,位于矿层底部,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是含有段泥颗粒的紫泥。色呈偏紫泛青,十分稀少,泥质细腻。烧结后呈紫红色,烧成范围宽,在1200℃左右,质坚细腻光润,收缩率在10%左右。红棕泥,位于矿层中部,矿层较厚,色紫微泛红,呈紫红色、紫色,隐现绿色斑点,质软致密,间有微小的云母闪烁,泥质纯正,产量较多。烧结后呈棕红色,烧成范围在1180℃左右,质坚光润,收缩率10%左右。大红泥,位于矿层中,在紫砂泥矿中偶尔能见,云片状结构,呈紫红色泽,泥质细纯,有光泽感。矿层分布不同,烧成温度范围较宽,烧结后呈大红色泽,表面脂润,收缩率在12%左右。其最佳烧结温度在1180℃左右。另外,清水泥是纯种的紫泥矿,是为较常见的泥料。



2本山绿泥的特点





本山绿泥原矿

本山绿泥是紫泥层的夹脂,原矿呈绿色,烧成后的泥色为米黄色。


本山绿泥类,古代称“梨皮泥”,也常被称为“段泥”或“缎泥”。包括本山绿泥、段泥、白麻子泥、红麻子泥、团山泥等。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本山绿泥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位于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仅数厘米厚,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矿土呈浅粉绿色,片状结构,泥质细腻光洁,烧结后呈米黄色,表面细润,烧结温度适中,在1180℃左右,收缩率在11%左右。本山绿泥因采掘量极少,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各色装饰泥。段泥就是含紫泥颗粒的本山绿泥。若进一步明确本山绿泥和段泥的概念,大致是本山绿泥更纯净,本山绿泥混有紫泥颗粒就是段泥。



3红泥的特点



红泥原矿

红泥是泥矿里的石黄,一般位于嫩泥矿的下层。红泥原矿呈黄色或者红色,烧成后为暗红色。



红泥类,俗称“朱泥”“朱砂泥”“石黄泥”。因其成陶后,色似“朱砂红”故名。主要包括赵庄红泥、洑东红泥、紫砂厂红泥、川埠红泥、朱泥、黄龙山红泥、石黄等。赵庄红泥,质坚如石,其含铁量高,产量甚稀。矿土外观呈砖红夹带浅黄白色及浅黄绿色块状,粉粒岩土结构。烧结后呈朱红色,表面表面质地沙粒明显,烧结温度在1080℃左右,收缩率在13%左右,常制小件器物。石黄,其矿散落在嫩泥矿层中,呈卵状,外壳铁质褐黄色,中核似鸡蛋黄,粉状细腻,含铁量甚高。产量稀少,矿岩结构。烧结后呈铁红色,表面坚硬,多为着色剂所用。加入紫泥,成陶后色紫若葡萄。加入天青泥,成深古色。加入红泥成大红袍泥。原矿纯朱泥产于丁山小煤窑1000米夹层处,是在嫩泥层之间的一种含铁极高的黄色黏土,烧成窑温1080度。朱泥因收缩大,烧制后可能会出现皱纹,但随着制壶艺人对泥性的熟练把握,朱泥壶也可以做到不皱,茶人壶友们不要轻信坊间“无朱不皱”的流行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