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修建于1891年的芝加哥美术馆(也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美术展览馆之一,也是世界三大美术馆之一。盘踞于大门两侧的青铜狮子塑像是芝加哥的标志之一。
美术馆还设有美术学院、赖尔森图书馆(Ryerson Library,艺术著作)和伯纳姆图书馆(Burnham Library,建筑学著作)。
美术馆所属的古德曼剧院(Goodman Theatre,创立于1925年)上演芝加歌剧团的剧目(1977年起);自1939至1978年由该馆管理的古德曼戏剧学校,于1979年成为芝加哥德保罗大学(De Paul)的一个学院。
二、馆藏 美术馆规模巨大,分10个展馆,共收藏展品30万件以上,馆内有欧美和东方的雕刻、绘画、版画、素描、装饰艺术品,还有摄影以及非洲艺术品和前哥伦布时期的美洲艺术品。
馆内收藏了上下五千年、纵横五大洲的艺术珍品,尤其是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享誉世界。馆内收录了雷诺阿、毕加索、梵高等一代宗师价值连城的巨作,拥有巴黎以外最多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收藏。
三、镇馆之宝
强调了一种现代性,展示了改变巴黎城市风貌的新街道。
代表了雷诺阿艺术生涯的巅峰,也是美术馆藏品中最受欢迎的一幅。在作品中,两个少女坐在阳台边享受午后时光,实际上她们并不是姐妹也没什么亲属关系。
在《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中,乔治·修拉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方式-点画法,即把点状的互补色放在相邻位置,以强化画面的张力。观众如果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看,这些点就会融合在一起,使画面完美的呈现出来。
在梵高居住于阿尔勒期间,他在黄房子里画了三幅他的卧室,这是其中一幅。他希望能把法国南部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吸引到黄房子里来,从而建立一个艺术家社区。第一幅作品旨在迎接保罗·高更的造访,美术馆收藏的是三幅中的第二幅。
这幅作品是25幅《麦草垛》系列中的一幅,它们都以这一主题命名。芝加哥美术馆对这一系列的收藏最为丰富,拥有并展出了其中的6幅。
《睡莲》描绘了莫奈在吉维尼的花园,这是他生命中后30年的一个主要艺术创作主题。 格兰特·伍德 - 《美国哥特式》 这幅《美国哥特式》极为著名而且时常成为被调侃的对象,作品中描绘的农民和他的老姑娘女儿是美国现代艺术作品中最令人熟悉的形象之一。《美国哥特式》是在美国大萧条的初期完成的,表现了美国中西部先驱者坚定的拓荒精神。
《夜莺》是美国艺术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副,同样也是霍伯本人最为著名的作品。在纽约真实餐厅场景的启发下,这位艺术家描绘了一家通宵营业餐馆,以展示大城市的寂寞。艺术家的妻子-乔是画中红发女子的原型。
当回顾其艺术生涯时,马蒂斯认为《河边的沐浴者》是最为重要的五幅作品之一,因为它促成了其历时十余年的风格演变。这幅画本是马蒂斯受一名著名收藏家委托制作的三幅画中的一幅,当它被退回后马蒂斯对作品反复的进行了琢磨和改进,终于完成了这幅被广泛认可的现代艺术杰作。
毕加索的《老吉他手》是他最令人无法忘怀的图像之一,当时在巴塞罗那,他的一个朋友刚刚去世。这位22岁的艺术家将自己对受压迫人民的同情诉诸画中;他知道贫穷困苦的滋味,在画这幅作品之前他也曾身无分文。
《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是玛丽·泰蕾丝,是毕加索一生中众多灵感缪思之一。这幅作品为乔治·伯提画廊的一个展览而创作,也是以玛丽·泰蕾丝为主体系列中的第一个作品。为了使作品产生更丰富的质感效果,毕加索将利普林(一种常见的家庭涂料)和油混合进行创作。
在萨尔瓦多·达利众多令人难忘的作品中,也许没有任何一件比《带抽屉的断臂维纳斯》更能深植于大众的印象里。这个作品深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影响,用古代爱神的形象来表达作者达利对性欲心理奥秘的深入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