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艺术主要的流派

 大唐摄绘 2019-07-24

《重读印象派和现代绘画的现实意义》

三、现代艺术主要的流派

                    主讲:杨远威老师   

我们终于可以来说现代艺术的主要部分。欧洲社会当时是处于全面现代化的前期,现代艺术的本质,简单地讲,就是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艺术家思想里的不同反映,还有就是天生不安分的艺术家随之而来的对于新的艺术形式的不断追求。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眼花缭乱、千奇百怪的时期。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并置,流派之间互有穿插重合,一个画家一生中不同时期的作品,也可能属于不同的流派,我们对于这些画派的概念(甚至是名称,翻译也使这种混乱更加剧)的定义,理论界看法也不太一致。主要体现在每个画派都在努力把自己的艺术理想(主张)充分表达出来,把他们心仪的艺术形式表演出来。这,也就是当今评论家们最时髦讨论的“原创性”,现代艺术的基本特征。

如果我把现代艺术各个流派的起源和代表作家逐一介绍,将使今天的讲座冗长而乏味。我想尽量用非专业的语言,并且是简单的几句话概述这些主要流派的艺术思想,让我试试能不能讲清楚。每个流派看1-2幅代表作品,然后把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品中这个流派的部分作品做一些介绍。这样讲的缺点是,介绍的作品不一定都是画家最最著名的作品。好处是群里的朋友居住在芝加哥的比较多,比较容易看到作品的原作。

A、 首先是野兽派。野兽派是20世纪初崛起的象征主义画派,野兽派绘画具有风趣的画面结构、鲜明的色彩及轻松的主题,给人的感觉是画风特别强烈、用色大胆鲜艳。野兽派画家放弃了传统的远近透视与明暗法,采用平面化构图、粗壮的轮廓线,阴影面与物体面的强烈对比,他们认为绘画完全没有必要对自然色彩摹仿,想象的色彩才是艺术家才能的表现,野兽派被评论为“纯粹色彩的狂欢”。1905年是野兽派第一次参加沙龙展览,一方面是因为画路子野,另一个是由于展览场地上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大师多那太罗的雕塑,评论界有人惊呼“多那太罗被野兽包围了”,野兽派不雅的名称就此留下了。法国人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是当之无愧的带头人。那时马蒂斯是36岁。这位画家,就是徐悲鸿先生说的“马蒂死“。这个画派只有3年的寿命,但对后世影响很大。

这里有个流传很广的段子,年轻的马蒂斯在一次联合展览上,请来德高望重的雷诺阿为自己的作品提意见,雷诺阿看了一下说,你看,这个画展里,每一幅画里的黑色,都比你的黑色空间感好(大意)。我们今天冷静地看,雷诺阿对于印象派的贡献是无可非议的,但这里,他用印象派的观念来看新一代画家,他发表的看法就是有问题的了。我以为,雷诺阿是很了不起,但马蒂斯的贡献显然是更大的。由此可见,当代的大师是很容易成为历史前进的绊脚石的,除非是极大的智者。

另两位创建野兽派的画家,是法国人安德烈 德兰,Andre Derain (1880-1954) 和莫里斯·德·弗拉芒克(Maurice de Vlaminck,1876-1958)中国当时留学欧洲的画家关紫兰、吴大羽深受野兽派的影响。下面是马蒂斯作品《戴着帽子的女人》和德兰作品《伦敦查林十字桥》。

这些作品完全没有考虑固有色,也没有光源色,完全是画家主观的“纯粹色彩的狂欢“。

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里,我们可以见到野兽派的主要作品是马蒂斯的《河边的沐浴者》,这幅画是芝加哥艺术学院的镇院之宝之一,也是艺术家花了7年时间创作完成的(1909-1916),马蒂斯曾说过这是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五件作品之一。画家放弃了田园诗般的场景,改变了柔和的调色板,以反映他对立体主义的新兴趣。对这张画,我花了不少精力找资料研究它,老实说,还是很茫然,也许是不能了解画家当时的精神状态。《河边的沐浴者》可能部分反映了艺术家在可怕的、饱受战争蹂躏的时期所关注的问题。

这张画对构图进行了新颖排序,使得形象更加柱状,具有不画面孔的卵形头部。将背景转变为四个垂直的旋律,凭借其有限的颜色和严格抽象的形式,传达了优雅的抒情。

《在金鱼罐前的女人》,

还是芝馆藏亨利 马蒂斯的作品。据评论说,这幅画中的背景和金鱼,是马蒂斯的摩洛哥旅途所见中抽取的图案元素。此外,艺术家自身的想法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他这一时期的画作似乎展示了他对自然主义的新兴趣,这种自然主义不是对他野兽派画法的改变,而是为了将他以前的一些因素注入体系,部分回归写实。

《尼斯的室内装饰》芝馆藏马蒂斯作品。

阳台是马蒂斯最喜欢的主题之一,因为能将室内外光线的不同变化连续起来。此外,马蒂斯经常在场景中的某个地方包括一名年轻女子。在这里,他当时最喜欢的模特Antoinette Arnoux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不仅是墙上绘画的主题,而且构图的高视角和宽阔的角度,她坐在阳台上,背对着大海时,直接凝视着观众。画面里,粉红色、蜜色灰色、银色蓝色和烟熏珊瑚色都营造出轻柔、充满光泽的温暖氛围。松散、流畅的笔触,表现了尼斯一个下午里稍纵即逝的气氛。

《Chatou的房子》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弗拉芒克作品。野兽派不是一个正式统一的团体,几位主要画家的风格截然不同。这幅画用几乎未加调和的油画颜料,自由的笔触,厚厚的涂抹,爆炸性的颜色,揭示了梵高对于野兽派的重要性。

b、纳比派(Nabis.)又被称为先知派,这也是个接近象征主义的画派。画家受高更的影响很大,主张对自然进行“重新安排”。他们的特点在于“强调创造诗意的现实,追求平面的装饰效果和象征意义的表达”,皮耶尔 博纳尔(Pierre Bonnard,1867-1947)和爱德华 维亚尔(Edouard Vuillard ,1868-1940)是其中最著名的,这个画派里基本都是法国人。

这一群法国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年轻人,这时他们都不满25岁。纳比派画家们为了追求装饰的效果,放弃了僵硬的绘画轮廓,形式上还受一些日本浮世绘的启发,号称“把自然移植到了智慧与想象的领域之中”。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挥”。纳比派绘画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油画有较大影响,很多年轻的中国油画家喜欢纳比派。

这是一幅收藏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博物馆的博纳尔名作《逆光的裸体》。

这个题材画家有一系列作品,非常精彩,有时间大家可以找来研究。画中女子取材于画家的妻子,画面的色调很温馨,画面以暖色调为主,画家用欢快、跳跃的笔触描绘温馨的黄色调、粉色调。但画面左侧采用蓝灰色冷色调,画中裸女和周围明亮的暖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观众的视线自然引向了画面右侧明快的色调和画中的裸女,可见画家对色彩匠心独运的安排、巧妙的构思。博纳尔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绘画方式,但这些无法在课堂上演示。因为每幅画都是一次冒险,试图取得令人愉悦的结果但是偶然的。

《穿着条纹裙子的女人》 

这是维亚尔的作品,收藏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画廊。模特是画家一位杂志主编朋友的妻子米希亚。纳比派拒绝了印象派,并认为简单的转录自然世界的外表是没有思想和不完整的。他们绘画传统惯例改变为对自然世界的再创造。这张画里,所有的物体都在有限的颜色范围内显示出丰富的和声,并以复杂的图案密集排列。

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藏品里,我们可以见到博纳尔下面的这幅画,算是一幅他的代表作《尘世天堂》。

《尘世天堂》

展示了博纳尔对光、色和空间的新的大胆安排。在这里,艺术家使用树枝树叶为画面创造了一个像舞台一样的拱门,拱门下有沉思的亚当和躺着的夏娃。画家有意识地提升图像的模糊性,画面里的许多动物,包括鸟类、猴子、兔子和蛇,似乎是画的一个不那么伊甸园的天堂。这可能反映了艺术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遭到毁灭的反应。

c、象征主义的维也纳分离派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在欧洲当时的“新艺术运动“中,发出耀眼的光芒。他们发展出充满丰富想象力的独特意象,着意于和内在神秘世界相对应的“象征”意象,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他创办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时35岁。象征主义在当时是个影响很大的画派,有很多很有影响的画家。除了维也纳还有柏林分离派。今天时间有限不细谈了,只谈维也纳分离派。

很多人认识克里姆特,都是从这幅叫《死吻》的作品开始,这也是奥地利人最为喜欢的画。我1985年到维也纳出差两个月,由于在旅馆住的时间长,旅馆老板特地送了我一幅印刷精美的这幅画作为礼品。这幅画堪称是克里姆特最为珍贵的一幅,刚画完成即被奥地利政府所购买,目前收藏于奥地利美术馆。十九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颓废和唯美之都,克林姆特的这幅画,在在金箔和华丽的装饰覆盖下,表现了性的愉悦和与之相邻的死亡阴影。这种矛盾,使整幅画不禁令人感到莫名的紧张和压迫感。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 美国新艺廊德奥艺术美术馆藏品。

克里姆特1907年创作的这幅天价画作嵌满了黄金,其描绘了19世纪维也纳的一个知名的女士,阿黛尔身穿一件黄金衣服,仪态优雅、眼神迷离,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她被视为“奥地利的蒙娜丽莎”,也是作者最得意的画作之一,再一次显示了作品的华丽与优雅。

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里,只有克里姆特的两幅习作。而奥地利人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是克里姆特的学生。下面这两幅都在藏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里,很典型的作品。天妒英才,画家只活了28岁。他的作品中剑拔弩张的线条和紧张的情绪,对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学画青年,有很大吸引力。

d、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个大流派,在世界画坛至今仍不衰落。表现主义有德国、法国等派别之分,20世纪初以有别于印象派而产生,是对当代世界绘画影响很大的流派。甚至从某一个角度看,中国写意水墨画也可以列入这个大范畴(有机会时待细说)。广义地说,表现主义是指任何表现内心感情的艺术。当然所有的艺术品都会表现艺术家的感情,但是表现主义往往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个做法尤其适合用来表达恐惧、困顿、扭曲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

德国的“蓝骑士”和“桥社”是当年表现主义的艺术组织。蓝骑士的领袖是俄国人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故事多多的人物。

康定斯基的名言:“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读懂这句话,要费点心思,我是记下来慢慢品味。

德国的“蓝骑士”和“桥社”是当年表现主义的艺术组织。蓝骑士的领袖是俄国人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故事多多的人物。

康定斯基的名言:“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读懂这句话,要费点心思,我是记下来慢慢品味。

上面的这幅画,就是康定斯基著名的《蓝骑士》,记得好像收藏在慕尼黑的伦巴赫美术馆。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有他一幅相当有名的作品。《Houses at Murnau》(穆尔瑙的房子)

康定斯基下决心要和印象派的抒情风景切断联系。在慕尼黑的一段时期,除了一些浪漫的故事,当地美好景观的启发使他达到了目的。他并不是简单地将他人的想法和手段嫁接到自己的作品中,穆尔瑙的清新气息对于画家提供了刺激,鼓励康定斯基以强烈的观察力与景观联系起来。

德国表现主义画家恩斯特·路德维希·克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1938年) 是德国表现主义画派《桥社》的重要代表人物。下面是他的作品《奥托 穆勒的肖像》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藏画。

 

画中的奥托 穆勒后来也是表现主义团体“桥社“的重要人物。而当代,新德国表现主义兴起,但他们的艺术思想已经有别于先人,需要另当别论了。

还要提到法国表现主义,以在法国的著名意大利人阿梅代奥·莫迪里安尼( 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为代表,他也只活了36岁,才华横溢。莫迪里阿尼因结核性脑膜炎病逝。当时二十二岁的女朋友珍妮身怀六甲。在他的葬礼后送返父母家中,伤心欲绝的她却步上自杀之途,从高楼窗户一跃而下。

莫迪里阿尼是对当代绘画影响极大的人物,长期在巴黎蒙马特高地艺术群活动。主要是肖像和裸体,他发展出一种高度独特的敏感细长形式(如下图),和立体派和非洲雕塑产生共鸣。莫迪里阿尼对于一批从中国去的艺术家有很多启发,如吴冠中、常玉等。

最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 ,1863-1944),他的标志性作品《呐喊》,画的时候年仅30岁,表现主义风格绘画的代表作品。这幅画已经成为现代焦虑概念的缩影。

红色天空冲压下来。人们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只能捂住耳朵大叫,发泄内心的恐惧,希望这一切不过是场噩梦。蒙克的笔触,表现得激情四射、仓促又充满诸多焦虑。这幅画画的是蒙克的现场切身感受,他做过描述,有人认为该作品反映了现代人被现实社会种种恶劣的焦虑侵扰的意境。蒙克的这张画太有名,目前社交媒体上的表情包(下图),就是来自这张画里的形象,各位用过吗?

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上面说到的这几位画家的表现主义作品。见下图。

《蓬皮杜夫人》

莫迪里阿尼在巴黎与许多文学和艺术前卫成员建立了友谊,其中许多人出现在他的肖像画中。在这幅肖像画中,背景中的直线网格以及模特的帽子、肩膀的曲线,组合成优美的结构,像诗歌一样押韵,同时能保持观众视觉上的兴趣和略微失衡。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藏品共13幅,这幅是著名的作品。

再看一幅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中收藏蒙克的作品《靠窗的女孩》

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出现一个孤独的人影。这是北欧艺术家最熟悉的浪漫主题(如哥本哈根室内小画派里的几位画家,都喜欢这样画)。蒙克还在延续,比如在一个开着的窗户上的孤独形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穿着睡衣的小女孩站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凝视着这座城市。陡峭的地板角度和深邃的阴影消除了房间内的一切,除了右下方的一件家具的存在,创造一个令人不安和神秘的场景。淡淡的棕色调与紫罗兰和蓝调交织在一起,唤起一种忧郁和期待的感觉。窗户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屏障,将内部与外部世界分开。由于我们无法看到女孩脸上的表情,我们也不知道她秘密观察到什么,因此神秘感变得更加深刻和复杂化。她反过来似乎没有意识到,当她从幕后盯着外面不为人知的东西时,艺术家和我们这些观众正在看着她。

e、现实主义 是关注现实和下层社会的艺术。现实主义是否应该放在现代艺术的范畴,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还有些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很难说得周到。牵涉到19世纪初法国的现实主义、巴比松,牵涉到一般的写实绘画,我们权且将其放在现代艺术里说几句。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主义在欧洲的发展,一直都是不太被看高,(在俄罗斯是个例外)。但是,现实主义在印象派出现后,也是有很大的变化发展。北欧的斯卡恩画派、俄罗斯的巡回画派、美国的垃圾桶画派,都是有成绩的、有影响的画派。现实主义画派有两个特征,一是关注上流社会以外的社会生活,二是对于现实的批判性。

如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巡回画派“四大天王” 列宾、苏里科夫、谢罗夫、列维坦等,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这里片纸不存。而俄罗斯出生的现代艺术家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夏加尔等的作品,倒藏了一大堆。据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只收藏一幅列宾的作品。为什么?不重视俄罗斯?没有那么简单,这事也可以写成一篇文章。我也多次和朋友们讨论这个问题,说西方主流对待现实主义艺术的看法是怎样形成的。我一位朋友孙以煜先生,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位苏俄艺术品的收藏家,是我眼里的“艺术大英雄“。他最近写了一篇文章,也谈到这个问题,我也发评论呼应他的观点。因为是有点题外话,我把他的文章贴在下面(篇末“阅读原文”或'Read More')供大家会后阅读。

下面谈谈美国的现实主义绘画。

美国的垃圾桶画派,这个画派的作品色调通常较暗,画面也更为粗糙。领导者罗伯特 亨利(Robert Henri,1865~1929) 作品中频繁出现有关贫穷和现实生活的粗暴等不安定因素。下面的《Himself》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罗伯特亨利的作品。

这幅肖像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态度,这些肖像注重个性和姿态。具有丰富的色调和厚实感和深度。画中人物难以捉摸的表情和非正规的姿势赋予它们粗犷、直率的品质。芝馆里收藏4幅他很棒的肖像。

美国现实主义发展到后来,最著名的是罗伯特亨利的学生,爱德华霍珀( Edward Hopper ,1882-1967),《夜鹰》是芝馆里最为神秘的作品之一,可是奇怪的是霍珀不认为自己是现实主义画家。

爱德华·霍珀说,《夜鹰》的灵感来自“纽约格林威治大道上两家街道相交的餐厅”,作为美国二十世纪艺术中最著名的图像之一,这幅画描绘了一个通宵晚餐,三个迷茫的顾客聚集在一起。惨白的荧光灯让通宵餐厅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光芒,就像黑暗的街角上的灯塔一样。(这位红头发的女人实际上是由艺术家的妻子为模特)。霍珀否认他故意将这幅画作为人类隔离和城市空虚的象征注入,但他承认,《夜鹰》在“无意识中,可能,我画的是一个大城市的寂寞”。我发现,在这张画前,总是有一群观众在小声地猜踱,画家到底画的是什么。下面是我几年前写的一个帖,可以深一点了解美国的现实主义绘画。

属于现实主义的北欧的斯卡恩画派和俄罗斯的巡回画派,今天就不说了。我们过去常说的文艺创作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那是提倡“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和这里说的不是一回事了。

f、抽象主义 它完全打破了艺术原来强调主题写实再现的局限,把艺术基本要素,进行抽象的组合,创造出抽象的形式,因而突破了艺术必须具有可以辨认形象的籓篱,开创了艺术新的发展天地,(包含下述的立体主义、至上主义等)。所谓抽象,是放弃了具体的内容、形象和情节,突出运用线、面、点、色块、构图等纯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感觉、情绪、节奏等抽象的内容。大致上说,抽象主义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冷抽象“,一类叫”热抽象“。这是个搅动世界艺坛的画派,影响很深远,讨论的资料很容易得到。但我估计,我们这个圈的朋友对于抽象艺术兴趣不大,所以今天就大胆删去不说了。

g、立体主义,二十世纪最激进的艺术革命之一。立体主义最著名的大师,法国画家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和在法国的西班牙人毕加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这一派绘画对于后世影响很大。用通俗的话讲,立体派对于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描绘的对象拆开来,按照画面的需要抽象成一个完全由他自己创造和构成的作品。我总结为“解构现实”(对应于下面说到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画家“自认为”是对象物最为完整、最为本质的形象。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所造成的三度空间错觉,且刻意反抗艺术模仿生活的思想。 

以下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所藏的立体主义的部分重要作品。

《在诺曼底的小港湾》

这幅画是布拉克早期立体主义风格的第一个完全呈现的例子。他用严格的几何形状和清醒的调色板描述了英吉利海峡海岸,范围和强度都减少到了浅色调。他对空间的压缩处理和使用移动透视,似乎推动了两艘帆船前进到画面的前缘。为了进一步激发场景,艺术家在海面上添加了一条白色的沙滩,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云彩。他对保罗塞尚艺术的研究启发了他重复的条纹造型,增加了这种画幅的张力。《在诺曼底的小港湾》于1909年3月在巴黎的沙龙展览馆展出,使这幅画成为第一个在如此突出的场地展出的主要立体派作品。

《Daniel-Henry Kahnweiler》巴勃罗 毕加索的作品。

这是一幅肖像画,画中的人物是Daniel-Henry Kahnweiler(1884-1979),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艺术品经销商。Kahnweiler于1907年在巴黎开设了一家艺术画廊,并于1908年开始代理毕加索的作品, Kahnweiler是艺术家对立体主义的革命性实验的伟大支持者,购买了他们的大部分画作。他还在1920年写了一本重要的著作《立体主义的兴起》,为该运动提供了理论框架。

这位Kahnweiler先生为这幅肖像在毕加索面前坐了多达三十次。毕加索不再寻求创造真实面貌的幻觉,而是将他所看到的形式重新组合起来。形状被分裂成各种平面和切面形状,并从几个角度呈现,闪烁的半透明表面与他周围的气氛融为一体。然而,尽管肖像具有高度抽象的特征,但毕加索增加了略有具象的眼睛以集中观者的注意力,还有一缕头发,一条领带结,一条表链。在棕色、灰色、黑色和白色的闪烁中,出现了一个相当传统的坐着的男人的肖像姿势,他的双手紧紧地抱在膝盖上。

毕加索名气大,可是在他还未成名之前,画面的“气氛“不是这样。上面是一幅藏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毕加索作品《老吉他手》,和立体主义无关,顺便发一下说几句。

这幅是所谓毕加索的“蓝色时期”的画作,毕加索将“老吉他手”作为人类苦难的永恒表达。这个弯曲而失明的人把他那大而圆的吉他抱在他怀里,吉他的棕色琴身是这幅画唯一的颜色变化。盲人音乐家的细长、有棱角的形象与艺术家对西班牙艺术史的兴趣有关,甚至可以联想到几百年前风格主义(矫饰主义)的格列柯。反映了年轻的毕加索对受压迫者的困境的同情,他知道穷人是怎样生活的,那时的毕加索还和一大堆贫穷的画家混在一起。

h、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受到西方哲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术多年影响,显然也受到法国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请大家注意,唯有象征主义,是和印象派几乎同时发展起来的,象征主义对于色彩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如画家居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的影响。强调直觉和下意识,主张将日常理性世界与梦想和无意识世界融合,以产生绝对的现实或超现实。这个画派创造出一种能够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这样的画作, 我们常常想到的是“荒诞”。为了通俗易懂,我戏称超现实主义为是“解构梦幻”,以便和前面的立体主义的“结构现实”相对应,让人容易记住。

《记忆的永恒》

大家一定见过这幅画。这幅画藏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之一。作者是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 ,1904-1989),他与毕加索和米罗一同被认为是西班牙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3位画家。上面这幅画太有名,对它的诠释,实在是太多,我不想多说一两句了。我们来看看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达利另一幅著名的作品《怪物的发明》。

《怪物的发明》

芝馆里达利的作品还是很丰富的。“怪物“的出现有一种不祥的情绪,它充满了危险的威胁。从远处的威胁火焰到前景中的沙漏和蝴蝶,这两者都是西方认为的死亡必然性的象征。在画面左下角坐着达利和他的妻子,还有缪斯加拉。随着他的家乡加泰罗尼亚卷入西班牙内战,艺术家肯定对一个没有避风港的世界感到非常焦虑。在1943年芝馆收购了这幅作品,画家为此还特意发来贺信,表述了对于这幅画的重视。

以上是对于现代艺术的几个主要流派,谈了一些不系统的看法。希望大家认识到现代艺术的多样性。

近来,西方艺术界对于现代艺术的分类,还有一种比较新的分类方法,更加趋于简单。有一种新的思路,我在新的书籍里看到。大致如下。新印象派象征主义、纳比派、野兽派、立体主义和巴黎画派(巴黎画派是指在巴黎定居和工作的非法国艺术家,他们中的许多人住在蒙马特高地或蒙帕纳斯区,其中包括许多东欧或犹太裔艺术家。),前面的几个“主义“,主要是由法国人干的。下面这本书就基本持这种分类的看法,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研究。

论坛电子邮件:邮件:spotart@hotmail.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