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理人“移植”失败率为何这么高?

 汕头能率 2016-03-21

本文由销售与管理(ID:Marketing360)公众号原创,特约主笔:杨松 司空逸

▲转载请带上以上信息,视为授权转载

人物

观点

品牌

洞察

营销


采访对象


雅虎中国首任总经理、前鼎晖投资运营合伙人、现为世界邦旅行网创始人 张平合

很多大公司出来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加入到创业公司后出现的问题是:在与创业公司的磨合过程中,失败率极高,越是“大脑袋”式的人物,越难“移植”。


我从雅虎离职后,曾经作为鼎晖投资运营合伙人帮创业公司找高级经理人,发现这种“移植”的失败率极高。但把失败的过程还原,发现里面有很多规律可循。后来再给创业企业找人的时候,当我把这些问题和规律给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都讲清楚了之后,他们失败的概率就下降了。


高级职业经理人和创业公司的磨合,就像两个人谈恋爱

其实,高级职业经理人和创业公司的磨合过程,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样。比如,一家创业公司干了五年了,但是遇到瓶颈,需要请一个高管、VP或者总裁当二把手。典型的案例是万达请电商的职业经理人,结果先后请的两个人都跑了,都失败了,为什么?双方都有问题,这绝对不是一方的问题。


第一,你作为创业企业的一把手,要能够开创一个足够好的空间让职业经理人去施展;第二,作为职业经理人,经常会问:“老板你不能让我大刀阔斧改革,你叫我来干嘛呢?”但来了就大刀阔斧地干,实际上你就会发现,你大刀阔斧一干,你往往会干“折”。


所以其实这里面有好多考量点,你把这些点都考量到了,成功的概率就高了。但是,我看到的失败率为什么那么高?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我把你请来,我需要怎么怎么样;你请我来,那肯定我需要怎么怎么样,你就发现创业公司和高级职业经理人都没对上。或者说聊的时候都对上了,实际上内心没对上,一干就不行了,一干就发现这中间有好多好多的坑。


“外来物种”存活的两个风险

创业企业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能够不断地吸引专才、大才以及外脑,在这个平台上这些人能活下来,就像栽下了一棵“树”。但这个过程里有两个风险:第一这棵树死了,因为这个地方不适合这棵树;第二,这棵树疯长,而且这棵树是其他植物的天敌,最后把所有其他的都杀了。


道理都是一样的,“外来物种”放到这块地上能够健康成长,你要考虑很多东西。不能把种子放这里一放,浇完水就不管了,说:这树就应该长啊!那你这土地适合他生长吗?浇水是该多浇还是少浇?如果这“种子“是亚马逊流域的,结果你给它放到长江流域去了,那它把别的树给欺负死了你怎么办?


高级职业经理人和创业公司的磨合过程是双向的,既不能只浇一次水,就要求他活了,那是沙漠植物;但如果你找了一棵亚马逊流域的“种子“,那你得持续浇水,而且最好给它设计一个滴灌才合理。


可是多数创业公司引进经理人时,没有滴灌,就只浇一桶水,浇完完事,那这棵树肯定活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