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上海世博

 东子0512 2016-03-22

  
  对上海世博,只就开幕式来评品,不错。当然,这只是电视画面给我的视觉感受。过了人潮高峰期,会去亲历一下其他的东西。
  
  看图片,中国馆的设计,我一直倒胃口。这也是视觉感受。没靠近她还不太有发言权,好在很多人在说话了。譬如岩芽、若雷二君。
  
  主流媒体也开始冒出杂音了。昨日的《参考消息》,转载了台湾《联合报》五月一日的文章,感觉评论中肯、到位。
  
  文章说,历次世博会,最有看头的是建筑。由于内部的软体需要排长龙才能看到,重要性反而降低。每次世博会总有落后国家馆采用传统式样,虽呈现了该国文化,却失去未来性。进步的国家则喜欢站在时代的前沿,尝试最新建筑的可能性,尤其在科技和建筑最相关的部分。
  
  文章在赞扬了英法德的展馆后说,西班牙、葡萄牙馆亦颇可观,并说,连荷兰、卢森堡也耐人寻味。
  
  文章接着评论了中国馆,在指出了建筑的弊端后,问道,到了二十一世纪,仍然固守斗拱意象,为什么不能为中国的未来创造新的象征?有人说这个建筑是模仿日本建筑的作品,也许不是直接的模仿,但在外观上接近东洋的趣味是毋庸置疑的。
  
  文章感慨,中国馆错失了表现中国人创造力的机会,展后作为纪念建筑留下也不合适。(本文未完,下文见留言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