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是血浆或血清中脂类的总称,包括多种脂溶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磷脂、游离脂肪酸等。高脂血症通常是指空腹时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高于正常或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低于正常。高脂血症一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称原发性高脂血症;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等因素引起,称继发性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有哪些症状 ☆黄/色瘤:脂质在真皮内沉积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 ☆急性胰腺炎:TG水平过高(超过11。3毫摩尔/升)易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由于黄/色瘤发病率不太高,动脉粥样硬化病程又长,所以,多数长期无任何表现,常常是化验时才被发现。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至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 高脂血症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泽泻30g,炒白术15g,制首乌30g,决明子30g,生大黄6g。 主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持续增高不下者。 用法:上药煎成水剂,每天1剂,分3次服,连服45天为1个疗程。 方2 组方:生何首乌30g,泽泻15g,柴胡10g,大黄(后下)3g,红参粉(分2次冲服)3g,水蛭粉(分2次冲服)2g,三七粉(分2次冲服)3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每天1剂,水煎400毫升,分2次服,晨起空腹口服1次,晚上临睡前口服1次。 方3 组方:桑寄生15g,制首乌12g,生山楂12g,茵陈30g,生麦芽12g,泽泻18g,槐米18g。 加减: ⊙舌苔白腻,加薏苡仁15g,陈皮9g; ⊙烦躁口苦,加炒山栀9g,菊花9g; ⊙胸胁胀痛,加莪术12g,郁金9g; ⊙舌质紫暗,加茺蔚子9g,三七粉(冲服)2。1g; ⊙倦怠乏力,加党参12g,黄芪12g; ⊙唇甲舌淡,加当归9g; ⊙腰膝酸软,加楮实子12g,枸杞子12g; ⊙畏寒肢冷,加补骨脂12g,仙茅10g; ⊙面赤头晕,加珍珠母30g,钩藤12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上药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天1剂。 方4 组方:牵牛子600g,番泻叶75g,猪胆膏30g。 主治:高脂血症,单纯性肥胖症。 用法:将牵牛子洗净,干燥,破碎;番泻叶洗净,半量和牵牛子混合加水蒸煮2次(1。5小时左右,从沸腾算起),分次过滤,浓缩成稠膏,余下的半量番泻叶粉碎成细粉,和稠膏搅拌均匀,干燥(80℃以下),制成半干膏。将半干膏和猪胆膏均匀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用40%乙醇制成颗粒,压制成每片0。3g,挂糖衣。每天2次,每次4至5片,白开水送下。 方5 组方:枸杞子12g,菊花12g,山药12g,山茱萸12g,泽泻15g,骨碎补12g,女贞子15g。 加减: ⊙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红无苔,加木瓜12g,白芍15g; ⊙肝阳妄动,痉挛,麻木,眩晕,头痛,舌红苔薄,加天麻15g,石决明(先煎)25g,减山药、骨碎补; ⊙阴亏血虚,面色苍白,肢体倦怠,头晕肢麻,心悸气短,舌淡红,苔薄白,加当归15g,阿胶(烊化)12g,减菊花; ⊙瘀血阻滞,面色晦暗,头晕胸闷,气短,脉涩,加桃仁12g,赤芍12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200毫升,每天2次,空腹服用,每天1剂,2周为1个疗程。 方6 组方:葛根9g,升麻4。5g,党参9g,白术9g,法半夏9g,泽泻9g,铁树叶9g,砂仁1。5g,茯苓12g,陈皮4。5g,玫瑰花4。5g。 主治:高脂血症,高血压。 用法:上药先用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天1剂。 方7 组方:葛根15g,丹参20g,田三七10g,何首乌15g,赤芍10g,浙贝母10g,法半夏10g,杏仁10g,山楂10g,泽泻10g,冬瓜子10g,茵陈10g。 加减: ⊙气虚,加党参、黄芪; ⊙血瘀甚,加蒲黄、五灵脂、桃仁、红花; ⊙痰多,加瓜蒌,重用浙贝母; ⊙湿重,加猪苓、薏苡仁。 主治:高脂蛋白血症。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药液混合均匀,装入保温瓶中,代茶饮,1个月为1个疗程,停药1周再继续第2个疗程。 方8 组方:柴胡15g,决明子12g,生山楂12g,生大黄10g。 加减: ⊙兼有脾虚痰湿,加法半夏12g,陈皮6g; ⊙夹有气滞血瘀,加当归12g,川芎12g; ⊙并有肉食积滞,加炒麦芽12g,鸡内金10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对匀,早晚分服,每天1剂,4个月为1个疗程。 方9 组方:柴胡15g,山楂15g,甘草15g,枸杞子25g,泽泻25g,丹参30g,红花10g。 加减: ⊙气虚型,加黄芪30g,黄精15g; ⊙肝肾阴虚,加何首乌15g,生地黄15g; ⊙痰湿内阻型,加石菖蒲10g,川芎15g; ⊙气虚血瘀型,加黄芪30g,蒲黄(包)15g; ⊙肝阳上亢型,加草决明15g,钩藤10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天1剂,4周为1个疗程。 方10 组方:党参1。25g,玉竹1。25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上药按比例粉碎后,制成蜜丸,每次2丸,每天2次,连服45天为1个疗程。 说明:服药后可能有少数人出现腹胀不适和食欲不振等轻度不良反应。 方11 组方:荷叶15g,何首乌12g,黄精15g,山楂24g,草决明24g,桑寄生15g,郁金9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上方为1日量,煎熬成流浸膏50毫升,每次饭后服25毫升,每天服2次,1个月为1个疗程。 方12 组方:当归15g,赤芍20g,桃仁12g,丹参30g,川芎12g,川牛膝15g,柴胡10g,枳壳12g,生山楂15至30g。 加减: ⊙胀痛为主,加郁金15g,木香12g; ⊙刺痛为主,加生蒲黄(包)12g,五灵脂(包)12g,元胡15g; ⊙痛甚,加制乳香12g,制没药12g。 主治:高脂血症气滞血瘀型,胸闷憋气,胸背疼痛,痛处固定,或两胁胀痛,舌暗红或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苔薄,脉弦或涩。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方13 组方:半夏10g,陈皮9g,茯苓15g,竹茹10g,枳壳9g,胆南星9g,瓜蒌30g,木香9g,杏仁9g,甘草6g。 加减: ⊙胸闷憋气甚者,加檀香、丹参等; ⊙懒动嗜睡,舌淡苔白腻者,加桂枝、白术、黄芪、附子等; ⊙大便溏泄者,去瓜蒌,加炒山药、白扁豆、车前子等。 主治:高脂血症痰湿交阻型,胸闷,腹胀,纳呆,倦怠乏力,懒动或嗜睡,或咳嗽痰多,大便或溏,舌苔厚腻,脉滑。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至3次服,每天1剂。 方14 组方:制首乌20g,桑寄生18g,制黄精20g。 加减: ⊙眩晕耳鸣,失眠腰酸,口干喜饮,手足心热,加女贞子15g,旱莲草15g; ⊙心悸,面色无华,气短,健忘,多梦,加炙黄芪25g,当归15g; ⊙胸痛,痛时汗出,气短懒言,口干咽燥,心悸不眠,倦怠乏力,加川楝子10g,元胡10g。 主治:高脂血症,症见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等。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分2至3次服,每天1剂。 方15 组方:丹参30g,制首乌10g,葛根10g,桑寄生15g,黄精10g,甘草6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上药制成浸膏片20片(每片0。3g),每次7片,每天3次,10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疗程与疗程间隔3天。 方16 组方:制首乌30g,金樱子30g,薏苡仁30g,决明子30g,茵陈24g,泽泻24g,生山楂10g,柴胡12g,郁金12g,酒大黄6g。 加减: ⊙眩晕明显,加桑寄生30g,生代赭石(先煎)30g; ⊙脘腹痞闷,倦怠乏力,去金樱子,加黄芪30g,茯苓15g,炒莱菔子12g; ⊙肢体麻木、疼痛,去金樱子,加丹参30g,炒桑枝30g,桃仁12g,路路通12g; ⊙视物昏花,加茺蔚子12g,青葙子12g,菊花12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至3次服,每天1剂。 方17 组方:丹参30g,黄精30g,何首乌30g,泽泻30g,山楂30g,葛根15g,草决明15g,枸杞子15g,桃仁15g,红花15g,玉竹15g,牛膝15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天1剂。 方18 组方:葛根30g,太子参15g,生地黄15g,茵陈15g,川芎15g,玄参15g,郁金15g,山楂15g,姜黄15g,甘草6g。 加减: ⊙舌质紫暗者,加红花15g; ⊙苔厚腻明显者,茵陈用至30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加水文火煎,取汁300毫升,分3次服,每天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方19 组方:枸杞子10g,何首乌30g,生山楂30g,丹参30g,菊花6g,陈皮6g。 加减: ⊙气虚者,加黄芪30g; ⊙热盛便秘者,加生大黄10g; ⊙血瘀者,加赤芍18g; ⊙痰浊盛者,加白矾制半夏10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1周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连用3个疗程。 方20 组方:柴胡10g,栀子10g,郁金10g,大黄(后下)12g,车前子(包)12g,决明子12g,生地黄25g,蒲公英25g,虎杖25g,益母草25g,茵陈25g,赤芍25g,丹参25g,黄连6g。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天1剂,3周为1个疗程。 方21 组方:生地黄10g,赤芍15g,丹参15g,茯苓12g,泽泻12g,薏苡仁15g,天花粉12g,黄芪18g,丹皮10g,黄连10g,山药10g,水蛭粉(冲服)2g。 主治:糖尿病性高脂血症。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方22 组方:何首乌30g,女贞子15g,枸杞子15g,黄芪20g,桃仁10g,丹参20g,赤芍15g,泽泻15g,山楂20g,虎杖10g。 加减: ⊙兼有痰湿内阻,加苍术、厚朴、藿香、陈皮; ⊙兼有气滞血瘀,合并心血管病者,加柴胡、瓜蒌、郁金、田七、香附; ⊙兼有高血压者,加钩藤、天麻、草决明; ⊙兼有脾肾阳虚者,加附子、干姜、大腹皮、车前子、土茯苓。 主治:高脂血症。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天1剂。 高脂血症有哪些单验方 ◎蒲黄(包)、生山楂、泽泻各24g。每剂水煎2次,每次45分钟,合计300毫升,分2次服,14天为1个疗程。 ◎生黄芪、山楂、泽泻各30g,红花、桃仁各10g。 加水煎成150毫升,分1至2次服,每天1剂,15天为1个疗程,需连服2个疗程。 ◎荷叶、香橼皮、生山楂、决明子各6g,党参3g,三七15g。共研极细末,过80至120目筛,每次服3g,日服3次。 ◎茵陈、泽泻、草决明各15g,仙灵脾、女贞子各10g。水煎服,每天1剂。 ◎生山楂20g,决明子、生首乌各15g。3味药泡茶,春夏季天热每天1剂,秋冬季天气凉(寒)可2日1剂,服2个月为1个疗程。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8..实用偏方秘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