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宋代瓷器看宋代文化(六)

 老刘tdrhg 2016-03-22

图六,从宋代瓷器看宋代文化 <wbr>(六)


为白釉色汝窑香薰。白釉色汝窑香薰,在我们日常所收藏的过程中,的确非常少见。说其少见,是基于汝窑釉色以天蓝色、天青色为主要基调。当然,汝窑釉色还有粉青色,以及绿色等。而白釉色的汝窑比较特别,就在于汝窑白釉色似乎与传统的青瓷之间,有一点另类的感觉。

我们收藏人都知道,在宋代瓷器中,白釉色一般集中于北宋的定窑或磁州窑的窑口被运用得比较多,这已经成为了我们收藏人的一种定式思维。因此,笔者认为汝窑器物中的白釉色比较特别指的就是这些原因。当然,从白釉色的起源来理解,最早的白釉色首推唐代的邢窑。人们经常所说的南青北白中的北白,指的就是唐代的邢窑。

随着宋代瓷业的高度发达,唐代的青瓷或白瓷被广泛地运用至宋代,并形成宋代釉色瓷的产业链。

宋代定窑白瓷的发展,远远超越了唐代邢窑白瓷那种洁净的程度,成为具有白瓷样板的瓷器品种。

从汝窑白瓷香薰中,我们收藏人清晰地认识了汝窑是一个谦虚的窑口,是一个兼收并蓄的窑口。因此,汝窑白釉色器物的精彩出世,正说明了汝窑的发展,达到了宋代瓷业发展的最高阶段,达到一个历史之巅。当然,这个最高阶段,笔者并非单指釉色,甚至于器形、釉质、制瓷工艺,以及成型工艺等全方位的发展。

汝窑白釉香薰,器形规整、大方,釉色纯白、洁净,釉质滋润、细腻。从器物的整体来认识,完善的制作工艺,是该件器物成为不可多得的高档瓷器品种。而流畅的线条凸显出该件器物不同凡响。

从该件器物的整体来认识,除了器物的盖部分以宋代常见的缠枝纹作为装饰手段之外,盖的下部,也就是主体部分,也有镂空的缠枝纹状态。而这件器物的特别之处不仅仅只是其白釉状态,而器物上的缠枝纹那种流畅,且又充满了动感状态,使得该件器物,有一种回味无穷的观感。

我们都知道,宋代瓷业的高度发达,主要体现在各个不同窑口的发展,都显示了自己窑口最强项的地方。如定窑的印花技巧,堪称宋代瓷器纹饰最具有特点的窑口。如,耀州窑的刻花技巧,堪称宋代瓷器纹饰的最高水准。

而汝窑白釉香薰,釉色以定窑白瓷为范,刻花技巧以耀州窑的刻花为范。并促进了汝窑的全面发展。

尽管汝窑的刻花技巧不及耀州窑的刻花技巧。但,讲究整体发展的汝窑,能够在自己的器物上装点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窑口强项的地方,这正说明了汝窑窑口的成熟与自信。

从整体形态来认识,汝窑白釉香薰的缠枝纹与器物之间的配合,处理得如此巧妙,制作得如此完善,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

这是一个谦虚窑口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中我们收藏人更清晰地认识到,宋代瓷器之所以高度发达与各窑口之间的相互联系,竞相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而人们所理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宋代瓷器中得到验证。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汝窑白釉的精彩出世,正是这种奋发向上氛围的产物。

我们想象一下,当我们把此件汝窑香薰炉,安置在香台上,并在香薰炉内置放一盘充满香味的盘香时的状态,那一定是美妙极了。

袅袅炊烟从香薰炉内缓缓升起,透过镂空的缠枝纹,慢慢悠悠地弥漫在整个厅堂。人们在欣赏那种既宁静,又富有动感的那种状态,真有一种飘飘欲仙感觉,真的实在是太美妙了,这是一种幸福无比的享受。

当然,在古代,能享受到如此美妙的瞬间,只有皇家与权贵。而笔者这样称呼,是有笔者自己可信的道理所在。

因为,一般老百姓,是不可能拥有如此贵重,如此不可思议的瓷器品种。我们想象一下,古代劳动人民连温饱的问题都很难得到解决,更不用说拥有连想都不敢想的器物造型。

因此,我们收藏人平时所收藏的宋代瓷器中,如何辨明官窑与民窑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器物的造型,器物的釉色,器物的釉质,以及器物的成型工艺,器物的制作工艺上。

这些内容表明,民用器物与官窑器物之间,没有可比性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器物所使用人的不同,其器物的功能就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宋代瓷业的高度发达与整个瓷业生产的大环境有一定的关联。同时,由于皇家用瓷所追求的是一种极致,促进了宋代瓷业的快速发展。

宋代瓷器的快速发展,与皇家的推波,与文人士大夫的助澜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作为皇家用瓷的汝窑、官窑的发展,正是宋代宫廷文化的一种凸显。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离不开宋代高度发展的经济基础。同时,强大的文化底蕴与氛围,促进了宋代瓷科技的高速发展。

宋代汝窑、官窑瓷器的发展,至始至终与宋代瓷业发展的大环境有着必然的关系。

我们从收藏的宋代瓷器中。我们见证了皇家用瓷,永远追求最高水品,这是皇家性质所决定的。而人们常说的皇家意志,宫廷文化,从汝窑或官窑器物上得到彻底地诠释。

因此,笔者此篇文章的命题“从宋代瓷器看宋代文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而笔者的初衷,是想通过瓷器这个载体,通过标本这个桥梁,把宋代文化的内涵凸现出来。这样我们所有的收藏人,就会非常清晰地认识宋代文化对于瓷器的影响。。

而笔者撰写这片文章,是对于汝窑、官窑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更是对传统文化,对宋代文化的一种深刻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