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英挺讲龙泉窑五管瓶

 paddyzhao73 2016-03-22


龙泉窑在五代北宋时期,出现了很多五管瓶,尤其是龙泉金村、大窑、庆元县上垟等地的墓葬出土很多,且通常成双成对,一只五管瓶,一只盘口壶,五管瓶装粮食,盘口壶装酒。比如龙泉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五管瓶,盖内墨书:“张氏五娘五谷仓柜,上应天宫,下应地中,阴子益孙,长命富贵”的铭文,明确其用途是给死者装五谷的冥器,五个管则正合五谷丰登之意。五管瓶搭配盘口壶用作冥器的现象在龙泉、庆元一带以外的地区基本无发现,与尺寸大,装饰丰富的早期越窑谷仓罐相比,五管瓶独特而富有地域性,反映了浙西南地区独有的丧葬习俗。


龙泉窑五管瓶以北宋时期最盛,五代的数量相对要少,两者也有一些区别:1、装烧工艺不同,五代多裹足垫烧,圈足外撇,底部满釉,以泥条泥点支于圈足底垫烧,北宋则整个底部不挂釉,窑具置于底部垫烧;2、釉质不同,五代釉层较单薄,即朱伯谦老师所说的“淡青釉”,只施一次釉,能衬出胎色,釉面不平整,至北宋时工艺更进一步,釉层有所加厚,釉面的光润度更胜一筹;3、装饰风格不同,五代比较素雅,纹饰疏朗,以莲瓣纹为主,北宋流行肩部和中上腹分级的样式,层层刻花装饰,纹饰繁缛,纹样种类也大为丰富。


之所以重点介绍这件五管瓶首要是其釉色十分靓,釉面的呈色类似梅子青的效果,很多人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南宋的器物。其实从工艺上来观察,无疑典型的北宋龙泉窑产品,平底垫烧,整个底部不上釉,胎色较深,含铁量高,而南宋时期的胎色明显较白,胎土没有这么高的含铁量。再看它的纹饰,腹部多重仰莲瓣,瓣脊凸起,立体感强,瓣内填充篦划线,这类样式的莲瓣纹在北宋器物上很常见。还有盖子上的犬钮,蹲犬形象看似稚拙,却非常生动,栩栩如生,其他包括五个管作花口,塔式造型等,均是典型的北宋特征。


其实,此件五管瓶的釉色与南宋的梅子青釉是存在本质性区别的。北宋的釉,透明度高,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积釉处釉厚色浓,反之,流釉处釉薄色淡,这是釉料配方的稳定性较差而造成的,在烧制过程中是不可控的,是一种技术上的缺陷。南宋改进了釉料配方,稳定性大为增强,无论粉青还是梅子青,上釉都是很均匀的,所谓温润如玉,和玻质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真正看懂北宋的釉,南宋的釉对于认识两宋器物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从多数五管瓶来看,大部分高度在30公分左右,大的甚至高达四五十公分,而这件五管瓶的高度只有20公分,直径11.8公分,在五管瓶系列里,属精致讲究,釉水突出的小件型。

那么这样的五管瓶有无经济价值,收藏意义?个人认为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陶瓷的成型来讲,这件五管瓶都是难得的精品,造型好,釉色佳,更是独一无二的创作,因此具有收藏价值。作为对死者的祭祀,五管瓶的构思主题就是把生前的愿望浓缩在瓶子上,五管瓶虽然数量多,但它没有定式,没有两个五管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五管瓶都倾注了窑工个人的理解和审美,可以说,这是窑工的即兴创作,是艺术化的明器。我们不要局限于明器就不能收藏的思想,如这件五管瓶完全可以提升到艺术层面,它的经济价值,它的收藏意义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收藏理念,对器物的看法和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