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庆南:论中国旗袍文化 文化抚顺3

 问道轩 2016-03-22


    在少数民族辽、金、元直到清朝统治时期,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主角。清代的袍服还成为典型服饰。那时,妇女服饰可谓满汉并存。但旗人、旗女与汉女的着装是有区别的。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族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史料表明,真正意义上的旗袍是由满族妇女长袍演变而来的。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旗人与旗女也是有区别的,旗人是专指清代对被编入八旗的人,而旗女则是指旗人家庭中的女性成员。作为女性着装的旗袍与旗女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清顺治元年,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穿,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着装。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名目繁多。但是,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已不归为“旗袍”范畴。至清后期,也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满汉妇女服饰风格悄然相融,使双方服饰差别日益缩小,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曲。

      辛亥革命后,西式服装在中国得到普及,摒弃了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梏。服装逐渐走向了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时期。随着满清王朝的消亡,此时穿着旗袍者甚少,新式旗袍则在乱世装扮中开始酿成,日后旗袍演化成融贯中西的新款式。
  亦如上文所述,从旗袍制作工艺看,20世纪20年代上海兴起了新式旗袍,最初类似无袖长马甲,罩在短袄外;到了上世纪30年代又时兴收腰,使“民国新旗袍”更加贴体,适合纤细腰身需求的美感。当然,“旗女之袍”与“民国新旗袍”代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民国新旗袍”是中西合壁的产物,虽脱胎于清代旗人之袍,却已具备了独立的、且与“旗人之袍”迥然不同的风格韵味。上世纪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黄金期),其基本轮廓线已臻于成熟,具有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的特色,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中国女装舞台上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述状况逐渐衰退,一直延续到建国前。建国后,中国妇女穿衣服都学着解放区的样子,鄙视穿红戴绿的那些“资产阶级小姐”作派。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十年“文革”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浩劫,也让中国传统旗袍文化遭遇了劫难。
  1979年后中国旗袍文化才处于恢复发展过程中。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女性理想审美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身材为众人所向往,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旗袍,再度吸引了丽人们的目光。在国外还有不少服装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甚至还有中国旗袍与欧洲晚礼服相融合的时尚女装。
  旗袍文化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才得以逐渐成为东方文化引以为豪的经典。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皮尔士提出了著名的“映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的“符号三分法”理论,影响较为深远。国内已有学者从这一“符号理论”起步,对中国旗袍文化的审美意义进行了持续的理论探索。他们认为:一要从映像符号视角通过中西服饰特点对比,从旗袍造型、色彩、纹样与质地等外在特征来理解中国服饰之美;二要从指示符号视角更深层次理解旗袍在近现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三要从象征符号视角将眼光升华到世界范围,从中西方审美文化以及服饰审美文化的比较视域中看旗袍如何作为中国艺术符号走向世界。
  美无止境。追求传统而又时尚的中国女性乃至许多外籍女性对作为传统服装的旗袍,转型为现代时尚的理念从未间断。抚顺作为大清王朝发祥地和启运地,有必要继续传扬旗袍文化,发展美丽经济,积极融入中外文化交流。我们相信,旗袍文化一定会得到海内外更多有识之士的喜爱和传扬。[作者单位:中共抚顺市委办公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