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海派旗袍亮相重庆,一展东方女性温润、知性之美 | 荐展No.92

 小呆图书 2020-06-27

张爱玲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的贴身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旗袍,在《辞海》释文是“清满洲旗人妇女所穿的一种服装制服。下摆不开叉,衣袖八寸至一尺,衣边绣有彩绿。 顾名思义,是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

穿旗袍的女人可以温婉优雅,也可以性感妩媚,可以富贵华丽,也可以清新活泼。她们缓步走来,风情万种,举手投足间皆是东方女子的从容典雅。当女子穿起旗袍,仿佛时光都变得轻柔了。

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20余件旗袍给不少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件件华美旗袍,成了电影里最大的亮点之一。

或许是老上海的风华绝代,在时光的碎影里,娉婷而来,流淌着一份难以言说的情愫。如果你想再一次重温海派旗袍所带来的万种风情,可以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睹为快。

“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览共展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品54件/套,其中旗袍文物46件。该展共分为四个单元:遗风未尽的时尚、曲线初露的变革、海派花样旗袍、再创怀旧的符号。

展览以海派旗袍的百年发展史为主线,涵盖传统服饰制度,传统伦理观念,中西文化交流,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女性解放运动,实用主义原则等内容。以传统与现代深度交融的旗袍为载体,以“解放”而非“暴露”的方式展示女性的曲线美和姿态美为目的。通过展示别具一格、款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各种旗袍,彰显了中国女性温润、知性、内敛、含蓄、婉约、灵动之美。

主办方期望通过“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的展出,促进观众对旗袍文化的感悟与认知,对民族文化瑰宝的进一步认同与挖掘;让观众更好地梳理中国旗袍历史文化,研究旗袍文化,利用旗袍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更清晰地认知我们的过去,更自信地面对我们的美好未来,更好地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促进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近代上海开埠后,来自欧美的异域文化开始影响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并与传统文化,地域风俗发生着交融与碰撞,催化着中国近代都市生活方式的形成。在穿着方面,旗袍的出现与发展正是这一特征的具体佐证。

旗袍脱胎于旗女之袍,1920年代开始在上海妇女中普及,经过1930、1940年代的不断改良,旗袍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吸取西式裁剪特色,成为一种中西合璧的服装。旗袍的几经变化,让中国妇女从束胸裹臂的旧习中解放出来,尽显女性体态和曲线之美。它既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又是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一种标志。

遗风未尽的时尚

旗袍的由来历经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族女子自古以来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到了晚清以上袄下裙居多。短衫长裙,一般腰上系绸带,裙子宽大,其样式很多,有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清代女性旗人所穿之袍,衣身宽大,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袍长至脚踝。晚清时期,作为全国时尚风向标的上海,虽然女装争奇斗艳一年数变,但是最基本的形式仍以上衣下裙或上袄下裤,中式的袍褂、衫袄、马甲、裙、裤等为主。

曲线初露的变革

民国初风气开化,剪辫发、易服色成为这个时期的壮举。服饰等级制度被打破,女子开始走出闺房,服装发展也日趋实用、轻便。简洁淡雅,追新求异、趋向洋化,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服饰的时尚。

中西文化的融会,传统与时尚的交锋,给服饰带来了一种空前的新气象,人们开始接纳并认同“曲线美”。1929年4月,旗袍被民国政府规定为女子民国礼服两款式之一。

海派花样旗袍

1930年代,旗袍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中国妇女的时髦服装。旗袍的改造和创新也随之变得更加频繁。首先,旗袍受西方服饰造型与设计理念的影响,开始向立体结构造型转化,使其能适用于各种场合;其次,外国衣料大量涌入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对旗袍的普及与变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次,现代主流服饰文化中的极简、舒适、轻便主义助使旗袍能逐步转向追求舒适的主流服装文化;最后,女性解放运动,撕去女性被贴上的“标签”,个性化的旗袍成展现每一位女性独有的美。

再创怀旧的符号

在当今社会,中国的文化记忆正在悄然回放,人们品味着传统文化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价值,追根溯源,回望初心。一袭旗袍的装扮不仅是一种东方的别致,更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格调的标志。通过对旗袍所代表的服饰文化以及生活理念、审美观的管窥,让我们在怀旧中记住这一经典符号的含义。

附:展览信息

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

展览时间:2020年4月30日-7月26日

展览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编 / 刘珊珊 ,审 / 任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