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房重宝--辟雍砚

 老刘tdrhg 2016-03-22



文房重宝--辟雍砚
辟雍砚是一种瓷器砚台。据目前考证,这种砚台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盛行于隋唐,是当时文人案头必备的文房用品。了解这种砚台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特点,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瓷器发展状况很有意义。
      辟雍,亦作“璧雍”。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西周时大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汉班固《白虎通·辟雍》:“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五经通义》:“天子立辟雍者何?所以行礼乐,宣教化,教导天下之人,使为士君子,养三老,事五更,与诸侯行礼之处也。”东汉李尤《辟雍赋》:“辟雍岩岩,规矩圆方。阶序牖闼,双观四张。流水汤汤,造舟为梁。神圣班德,由斯以匡。”
      在我国的文房四宝中,古砚可能是最早出现的。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便知道使用研磨器来制作颜料,绘制图案,这种研磨器就是砚的雏形。发展到汉代,砚的形制已基本规范,当时便有用石、陶、铜、漆为主要质地的各种砚台。三国时期,由于瓷器业的迅猛发展,开始出现用瓷制砚台的风气,而且在制作上精益求精,相互争妍。到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一种带足的砚台风靡一时、独领风骚。魏晋时多流行三足或四蹄的青瓷圆盘瓷砚;以后制瓷工匠仿辟雍之形设计出了砚台四周留有深槽储水,砚台中心高高隆起,下部用为数众多的底足承托的辟雍砚。这种匠心独具、形制奇特的砚台可谓砚中一绝,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辟雍砚既是文房用品,又是十分重要的考古断代的标尺。早期的辟雍砚多青釉、青黄釉、酱褐釉瓷器,唐代发展成为黄釉圈足砚或圈足镂空砚。辟雍砚具有极大观赏价值,是瓷器中的艺术珍品,素为收藏爱好者所喜爱和珍藏。
图中这一辟雍砚乃极为罕见的珍品,砚台和砚盖保存完好,十分难得。砚盖宛如六条腾飞的蛟龙,盘绕腾旋,砚足十二只小熊,栩栩如生,生动活泼。青釉葱翠欲滴,器型端庄大气,实为唐代辟雍砚之极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