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烘焙市场营销这样做,你就成功了!

 sweetmagic 2016-03-22

烘焙市场营销到底怎么做?

1.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知道:到底什么是市场营销?

对于市场营销(Marketing),大部分的人的理解是:市场营销就是想办法把产品卖出去。

所以相对应的,关于市场营销的各种方法就变成了:如何吸引眼球?如何促进交易?如何引爆传播?

但这并不是“市场营销”的真正定义。实际上,市场营销本来的定义是:

“Satisfy your customer in a profitable way”(有盈利地满足顾客需求)


相应地,市场营销领域最关键的方法,其实就是为了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我如何比其他烘焙品牌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这听起来比较绕口,先举个例子。

比如公众号有人认为:“你每周发一篇文章,粉丝活跃度严重不足,其实可以多搞一些活动来提高活跃度,比如粉丝抽奖,比如多发一些简单的案例分析以提高产能,比如转发一些别人的文章等。”

乍一看这样的方案的确非常行得通,多搞一些运营活动,粉丝肯定提高关注,后台的互动数据肯定更加好看。

但这个方案的问题就在于:它没有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求。


是的,通过这些活动,的确吸引了更多注意力(都说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可吸引这样的注意力有什么用呢?

首先对顾客是没有用的,这些活动只不过跟其他数以百万计的公众号活动一样无聊,打扰用户。

其次对我们自己也是没有用的,这些活动所吸引来的注意力,既不会增加收入,也不会提高读者对烘焙品牌的认可程度。

可能这些活动唯一的意义就是:微信公众后台数据变得更好看从而让我们洋洋得意。而这有什么用?洋洋得意又不能当饭吃。

2.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

再回到我们的关键问题:我如何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求?(这是市场营销真正的意义)

当你明白你在做市场营销(有盈利地满足顾客需求)之后,你就清楚了销售(促进交易)、公关(塑造形象)、运营、品牌管理、产品优化等各种具体活动,都是一个组成部分。

3.

为什么大部分烘焙店不是这样做的,也不是这样理解的?

因为大部分烘焙店并没有真正在做“市场营销”(Marketing),而是在做“生产”、“产品”或者“销售”。

然而,扩大产能、招工人开工厂等,有了足够的生产,企业就会足够盈利?

提高产品品质,只要产品品质足够好,企业就会盈利?

   超出用户需求的性能,无法带来溢价。——克里斯坦森

把产品卖出去,只要产品卖得多,企业就会盈利?

这些都是片面的。

市场营销最重要的就是“有效满足顾客需求”,认为只要“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满足顾客需求”,企业就能获得利润。

做烘焙市场营销的一切都围绕顾客需求展开。同样是面包的店面,认为自己是在“让人更健康”,产品销售和研发可以做到这一点,公众号发文章也可以帮助这一点,甚至所有的公关、销售等活动都围绕“我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来展开。


从这个角度来看,轻视市场营销的烘焙店,往往是单纯的生产或者产品公司,他们关注的是自己而不是顾客;认为市场营销就是“打广告卖产品的公司”,往往是销售型公司——产品部门造出来产品,然后让其他部门卖出去就完了。

而真正的市场营销型烘焙店,则会明白上面说的这一切: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创造并留住顾客”,而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求”。

4.

一个“市场营销”型的烘焙店,关键是“为顾客提供价值,满足顾客需求”,而顾客接受的价值,其实分成两部分:


顾客真正接受到的价值,分为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

 

比如面包的有形价值:

 

新鲜程度、食材、口味等。

面包的无形价值,比如:

顾客选择面包的时候面临困惑,不知道哪种比较新鲜,但看到XX店的面包,一下子知道它过去一直不错,就立马买了——品牌简化决策的价值。

 

晚上加班,这么晚饿了不想吃米饭,又不知道吃些什么,突然想到XX面包的文案“今天又加班,你要吃面包”,就知道要买面包了——提供消费线索的价值。

 

过去吃面包就是吃面包,但现在拿着XX牌面包,不光满足好喝需求,上面写着的“XX新健康主义”,提醒我是一个追求健康的人,让短短几分钟吃面包的时间体验感不一样——提供体验价值。

 

这种面包,比巴黎贝甜的还贵,更重要的是,大量广告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一点,买一个拿着上班,我感觉同事都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提供身份象征价值。

 

而这些就是市场部最重要的工作:创造无形价值。


是的,如果说销售部门是为了促进价值交换(比如做节日促销),那么市场部就是跟产品部门一起,创造值得被交换的价值本身。

 

对顾客来说,市场部应该是创造并提供无形价值的部门——比如品牌可以简化决策,可以提供体验感,可以提供象征等。

 

对烘焙店来说,市场部就是管理消费者无形价值的部门——比如更多人认可产品,即使还没有购买,价值也看不见,但其实是公司的重要资产。

 

比如市场部下个月目标要创造的无形价值是:

 

“我们想让更多的消费者,拿到面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口感,更是对个人健康的追求。(提高体验价值)”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下周要做一个线下活动,请各种健身美女分发面包,号召每天吃面包每天健康一点。

 

为了做到这一点,下个月拍的TVC广告,需要描述一个有健康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暴自弃)的人,是每天吃面包、健身并不断进步的形象。

 

为了做到这一点,微博上要紧跟“健康生活态度”类的话题。


总之,所有活动的目标,都是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得到这样的“无形价值”——在吃面包的过程中,不光享受口感,更能感觉到“自己正在追求健康”。

 

再比如当你穿上一双耐克跑鞋跑步的时候,不光是鞋子的柔软舒适给你带来的价值,还有把自己想象成科比那样的广告主人公而产生激励感(“Just do it”),还有对产品本身的放心,不担心它随时坏掉(品牌塑造的可靠感),还有偶尔洋洋得意的感觉,而这些“无形价值”都是市场部创造的。



既然市场营销最重要的是“更有效率地满足用户需求”,而市场部就是创造“能满足需求的无形价值”。 

那么,相对应的,市场部的KPI应该是用户导向的,而不是财务指标。

 

衡量市场部绩效的,并不是“这个月销量多少”“创造了多少股东权益”,而是它到底为多少人创造了多少无形价值:

 

比如:

“有多少人,现在把我们品牌当成了面包的代名词?”

 

“消费者是不是仅仅认为我们就是做面包的,还是代表着某种健康生活态度?”

 

“有多少消费者,在加班的时候,想起来的第一种食品选择是面包,而不是咖啡?”

 

“消费者拿着我们的面包上班,和拿着其他品牌的面包上班,个人形象有什么区别?”

 

“消费者在选择面包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各种品牌之间的混淆吗?”


 

结 语

 

这篇文章所有的理论,都来自于一些拥有超过40年历史的经典营销理论,并被无数企业验证过无数遍,但是我相信仍然会有很多人提出质疑:

 

“你说企业最重要的目标是有效满足顾客需求,可我又不是做公益的,我这人很现实,企业的目的,在我看来,就是赚钱!”


当然很正确,企业要赚钱。但这样的论断,除了炫耀自己多么“现实主义”并且为过去的行为开脱之外,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我要赚钱”,所有人当然知道,但它并不能指导任何一个经营行为,告诉员工我们要赚钱,也不能帮助他们更好服务顾客从而把钱赚回来。


相反,发现并满足顾客需求,持续为他们提供价值(不论是有形价值还是无形价值),则能在众多的企业行为中提供关键指导。

 

没错,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但是不论商业社会怎么变,不论是互联网经济还是马车经济,不论是新媒体还是农村刷墙营销,都需要遵循最基本的商业规则和商业逻辑。

 

而在这些商业逻辑中,关键的一环就是:

 

企业的核心,就是创造并保持顾客的能力。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更有效满足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部扮演的角色是“为顾客创造无形价值”。

 

所以需要重新审视我们日常的市场行为:我们未来几个月,到底要创造什么无形价值?现在的活动,有哪些是在创造这个价值,有哪些是在无意义的跟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