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月21日,我出生在了一个位于东大阪市的平凡的家庭里。 因为地处大阪市东边的相邻位置,所以叫东大阪市。那是个并没有什么特点和风情的城市。既不是被大自然环抱的田园,也不是绚烂的大都会。有着小小的商店街,萧条的高架线路,宁静的小学校。 整座城市入眼处,尽是三四层的小楼和到处林立的工厂烟囱,可能在外人眼中,这种典型的日本小城具有别样的魅力,但是对于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来说,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风景。 可能在很多中国人的想象中,日本小城的生活充满了安逸和温馨,但是我成长的时候却并不如此。 迷茫、闭塞、琐碎、看不到出路,可能是每一个小城市少年所必备的心理历程。我也不能幸免。 命运是无法选择的。这个毫无特色的城市,就是我生命的起点。日本没有计划生育,我之前有3个姐姐,我是末子,连同父母一家六口住在十几平方米的简陋屋子里。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想必会有人认为我一定被父母宠溺着,但是至少在我的记忆中,却并没有被宠溺过的事,留有深刻记忆的,大概只有严厉和奋斗。 “浩二!你怎么又考了这么差的成绩。” 每到考试公布成绩,母亲大人总是会忍不住对我咆哮,而这对于每次考试只能拿30到40分的我来说已经司空见惯。 随之而来的,当然不是温情的谆谆教诲,而是毫不客气的扇耳光和罚站。可能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这些行为无异于体罚,让人难以接受,可是在当时的日本,或者中国,这都是寻常事。因为从骨子里来说,我们两国人民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上进”这两个字刻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 至于记恨和芥蒂什么的,当然一丝一毫也不会有。如今想起那段时间,留在心里的只有怀念的回味。 我母亲是个坚强的人,几乎全凭一己之力扛住了整个家庭,她对于工作还有生活的努力和热情也让我记忆犹新。 她白天在超市工作,晚上就去收报纸。除了这些她还要照顾4个孩子,完成所有的家务,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我无法体会,无法想象她当时是抱着怎么样的信念和热情承担这一切,我现在已经走到了跟她当初一样的年纪,每次遇到挫折,下意识想回避的时候,总会想起她那时的表情。 隐忍而强大,披荆斩棘,从不对生活和苦难妥协,只会坚定不移地往前走。 这大概是我的母亲留给我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让我受用终生。 摘自《有梦不怕路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