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柚石坊王有军 柚都石城小磨坊,精雕细琢好文章!来,随我一起阅读常山,品味常山! 第一次见到“气壮山河”这个词,是在小学时,在一本语文课本中。记得特别清楚,那是一篇《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文章的最后写道: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气壮山河!配图中,苍桑辽阔山脉,映衬着五位英雄挺拔的身影。我和同学们都感受到了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但谁也不曾想过,“气壮山河”这个成语与我们常山人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气壮山河”之所以成为一个成语,是咱们常山人的功劳! 而且,这个常山人的身份极不一般,他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是衢州历史上第一位真宰相,是衢州历史上权势最大、声望最佳的一个宰相! 他姓赵,名鼎,是史学家眼中的“中兴贤相”。 赵鼎,字元镇,谥号忠简(曾令兵绘) 就这么一个人,与成语“气壮山河”有何干系? 且容我慢慢道来…… 话说当年北宋灭亡时,大批忠臣贤士随着宋高宗南迁,来到了江南一带。赵鼎,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颠沛流离中的赵鼎 在来常山之前,赵鼎已经45岁,仕途上一直不如意,仅当过县丞、士曹之类的小官,差不多是六品官、七品官的样子。 说起来,常山真是赵鼎命中的福地,迁居何家黄冈山之后,他便开始平步青云,从谏官到御史中丞、再到宰相之位,前后仅用了5年时间。他是衢州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宰相。 担任宰相期间,赵鼎开始大展拳脚:军事上派遣岳飞、张浚等武将收复失地;内政上让民众调养生息,稳定民生;文史上编印了《神宗实录》等等,宋高宗曾高兴地说:“赵鼎真宰相,天使佐朕中兴,可谓宗社之幸也。” 赵鼎派遣岳飞收复襄阳城(曾令兵绘) 正所谓,外敌易御,内奸难防。当宋高宗的懦弱与妥协,碰到了主和的软骨头秦桧,便注定了赵鼎将成为一个悲剧。无奈之下,他提出了辞呈。 现存的赵鼎书法 随便插一句:说到秦桧,人们一般会想到岳飞。但事实上,赵鼎才是秦桧心目中的对手,只有扳倒了赵鼎,秦桧方能攀上权力巅峰,成就”人上人“的梦想。而岳飞,只不过是一名武将,最多相当于当今的七大军区司令员之一,在重文轻武的宋朝,秦桧根本没有把岳飞放在眼里。 赵鼎对于秦桧的殷勤不屑一顾(曾令兵绘) 为了防止高宗重新召回赵鼎(此前已有过一次),秦桧决定痛下杀手,一再诬陷迫害。十年之间,赵鼎先是被贬至福建泉州,再到广东潮州,再到福建漳州,最后又贬至吉阳军(海南三亚),并让当地官员每月上报赵鼎的生死情况。 海南三亚公园的赵鼎铜像 赵鼎深知秦桧的险恶用心,为保全家人性命,绍兴十七年(1147),他自书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后,绝食而亡。 赵鼎自书铭旌 这“箕尾”是指箕星与尾星,相传商代贤相傅说死后,灵魂骑于这两颗星之间。赵鼎以此发泄壮志难酬的愤懑,抒发心系大宋复兴的强烈愿望。 难怪大诗人陆游读到这两句话时,涕流满面,大发感慨道:“呜呼!不可谓伟人乎?”并将此事载入了自己的《老学庵笔记》之中。辛弃疾更是高度评价:“佐国元勋,忠简一人。” 陆游《老学庵笔记》 从此,人们便牢牢记住了“气作山河壮本朝”一诗,并演化成“气壮山河”一词,以此形容英勇豪迈、忠心报国的英雄气概。 后来,宋高宗良心发现,遵照赵鼎的遗愿,敕葬何家乡石门山。历时两个多月,从海南护送回常山归葬。 忠简孤冢(剪纸:袁冬华) 归葬之时,人们发现石门山上开始有云雾缭绕,想到赵鼎自书铭旌一事,便认定此乃英雄忠魂所化,命名为“石门佳气”,加上“忠简孤冢”,一并列入常山古十景。 石门佳气染墨图 常山古十景中,赵鼎一人占据其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人们就是用这种朴素的方式,来敬仰心目中的英雄。 ***欲知详情,请阅:赵鼎生平事迹考究之常山情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