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君子,远小人:随想3

 addccde 2016-03-23

最近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每读一章,感觉好像大师就在你旁边,跟你娓娓道来。大师与俗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大师的东西能够帮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是帮你解惑的。俗手的东西,只把一堆信息推给你,往往你读了之后,疑问越来越多。但这些疑问,没人给你解决。所以读了大师的东西,你的智力会提升,读了俗手的东西,智力原地踏步。如果遇到庸碌之辈,则还要担心会不会被带进沟里,变得越来越蠢。


我们刚刚学完了孔子,冯大师就开始讲孟子。他讲孟子,开篇讲的是什么呢?不是孟母三迁,不是八卦逸事,那是百家讲坛的讲法。而是一个最为核心,普通人也想不到的问题。就是孟子的根本贡献是什么。他是怎么把儒学更加推进一步的。这个根本贡献,就是孔子提出我们要“仁义”,但是,孔子没有在理论上很好的解决为什么。就像你跟孩子讲,你要好好学习。孩子可能问你一个为什么。这个为什么,是根本性的追问,如果回答不好,孩子就不会信服。


孟子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孟子提出了人的本性说,认为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的种子。如果没这些,这人跟禽兽无异。这个理念很厉害。一直流传了数千年。当一个人不讲仁义道德的时候,一句禽兽,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压力。


我记得我小时候虽然接受的正统的少先队员的教育,但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个词:仁义VS不仁不义,君子VS小人,人VS禽兽。 我最怕的就是自己被安上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仁不义,小人之类。最喜欢的当然是被人夸奖仁义,君子之类。


后人把孔孟并称,并不是抬举孟子。孟子确实重要,甚至比孔子更重要。


少先队的教育是显性的,背一些守则条文之类,定期做做好事。其实并没有真正深入我的内心。真正厉害的是孔孟的隐性教育。这个隐性教育最有力的工具,就我童年而言,就是评书和相声。


三国演义,水浒,岳飞传,内核就是典型的孔孟思想——仁义以及忠义。这种教育是隐性的,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很自然的就把种种理念植入你的内心深处了。


很多孩子在那里吭哧吭哧的背经典,以为这是正统的儒家教育,其实这是一种显性教育,反而效果很一般。因为孔子、孟子的东西都是哲学。哲学是什么?重点是论证。结论可能就几句。但论证可以是几本书。真正给我们带来影响的,是依托于这些结论塑造的人物,编织的故事情节。这些对我们的影响会有实质的冲击。


见贤思齐。我们看一些伟大人物身边,很少有什么贤达的精英人士,大部分是粗俗不堪的小人物。但是,他怎么就有了那种超越于周边人的品质与人格呢?关键是他接触的文化。这些文化里面有贤达,他可以通过文化来接触这些贤达,学习这些贤达。


现在有很大一批孩子,一个特别悲剧的事情,就是价值观成长的生态被破坏了。要么是某个三流小作家的粉丝,要么是某个不入流小歌手的粉丝。每天就在那里比拼颜值,比拼口水。别小看这些小孩子搞的组织,狂热起来不亚于邪教。但愿我是杞人忧天了。但是,我必须要说的心里话是,我看到这样的孩子就感到心堵。


今天批评了一个读高中的孩子。向我请教问题的时候,第一,没有类似老师这样的尊称。第二,没有类似请这样的敬语。上来一句,政治怎么学?就五个字,一副很霸气的样子。我教训了他一通,告诉他,没有学会尊重别人之前,你什么都不是,跟你讲话都是浪费时间,更不用说传授你知识了。


许多孩子,开始脱离社会,玩各种亚文化的东西。我觉得再怎么玩,一个基本的东西不能丢。就是你得懂什么是尊重。你首先得学会做人。


不知不觉,我已经不再年轻了。现在回首看过去,我的人格养成,基本在小学就定型了。比如前面我讲,我从小对小人两个字怕的要命。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印象中没有一人曾批评我为小人。什么是小人?其实中西方的看法差不多,雨果讲过一句话,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看《三国演义》,最受推崇的关羽,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情有义。所以他被俘之后,曹操对他敬重有加。而吕布本领虽然比关羽大,但曹操还是把他杀掉了,因为他是一个典型的忘恩负义的小人。其实做好一个中国人没那么难,记住两个原则。1、与那些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人交朋友。所谓亲君子。2、离那些忘恩负义的小人远一些。所谓远小人。


写到这里,我倒是有些想念我的好友们了。我现在的状态是闭关,每天有太多繁重的事情,我这人又不喜欢客套,所以可能会冷落了朋友们。但是,我内心里始终记挂着你们,假以时日,我工作的压力小一些,我会跟大家好好聚聚的。


萧愚 2016-2-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