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5毘陵是氏宗譜 承緒堂 卷二(源流世表)

 是志成 2016-03-23
1915毘陵是氏宗譜 承緒堂 卷二


源流世表

 
 
 
 
 
 
 

第一世:光 字耀啟,唐秘書少監,配趙氏,合葬山東龍泉縣,子二懷德、懷衡。

第二世:懷德 光公長子,字思誠,配費氏,子二少溪、復溪。

        懷衡 光公次子,自自誠,配慎氏,子一愛溪。

第三世:少溪 懷德公長子,字從王,配東氏,子一楨。

        復溪 懷德公次子,字從聖,配游氏,子一幹。

        愛溪 懷衡公子,字從賢,配容氏,子二棟、梁。

第四世:楨 少溪公子,字志臣,配沃氏,子二熜、爚。

        復溪公子,字志安,配古氏,子二燿、炆。

        愛溪公長子,字志本,配晁氏,子三熹、照、烈。

        愛溪公次子,字志敬,配巢氏,子一燕。

第五世:熜 楨公長子,字明樓,配曾氏,子一坤。

        楨公次子,字望樓,配辛氏。

        幹公長子,字曉樓,配相氏,子一基。

幹公次子,字長齡,配權氏。

棟公長子,字文齡,配文氏,子一均。

棟公次子,字耀忠,配沃氏,子一城。

        棟公三子,字耀華,配須氏。

        梁公子,字貽謀,配豐氏。

第六世:坤 熜公子,字元德,配廣氏,子一釗。

        燿公子,字植賢,配祿氏,子二鑣、鍾。

        熹公子,字國治,配養氏,子二鏞、錦。

        照公子,字維藩,配益氏,子一鈺。

第七世:釗 坤公子,字尚武,配庾氏,子二永淮、永洙。

        基公長子,字尚英,配滿氏,子二永清、永源。

        基公次子,字尚友,配饒氏,子一永洝。

        均公長子,字尚忠,配牧氏。

        均公次子,字尚志,配候氏,子二永淇、永泮。

城公子,字維藩,配宓氏,子一永沽。

第八世:永淮 釗公長子,字大經,配寗氏,子二松、柏。

        永洙 釗公次子,字大綸,配甘氏,子一柄。

        永清 鑣公長子,字大綱,配祖氏,子二彬、標。

        永源 鑣公次子,字大紀,配武氏,子一材。

        永洝 鍾公子,字鳴洲,配劉氏,子二梧、桐。

永淇 錦公長子,字作舟,配符氏

永泮 錦公次子,字思苓,配景氏,子一棠

永沽 鈺公子,字懐璞,配束氏,子一枚。(誤為牧)

第九世:柏 永淮公長子,字筠彩,配幸氏,子一進夫。

        永淮公次子,字秀節,配韶氏,子一道夫。

        永洙公子,字斗光,配高氏,子一遵夫。

永清公長子,字博古,號文齋,配黎氏,子二敬夫、效夫。

永清公次子,字升堂,配宿氏,子一斆夫。

永源公子,字進掄,配懷氏,子一斌夫。

永洝公長子,字鳯沚,配蒲氏,子一瑞夫。

永洝公次子,字鳯棲,配邰氏,子一理夫,徙安徽。

永泮公子,字春華,配鄂氏,子一哲夫。

永沽公子,字秋園,配卓氏,子一聖夫。

第十世:進夫 柏公子,字維行,配蒙氏。

道夫 松公子,字景山,配喬氏。

遵夫 柄公子字靖川配胥氏

敬夫 彬公長子,字耕堂,配螚是,子一訥菴。

效夫 彬公次子,字思梅,配聞氏,徙武昌。

斆夫 標公子,字典學,配黨氏。

斌夫 材公子,字才有,配貢氏。

瑞夫 梧公子,字寶儒,配申氏,子一毅菴。

理夫 桐公子,字錦泉,配冉氏,徙安慶。

哲夫 棠公子,字保愚,配宰氏。

聖夫 枚公子,字希仁,配牛氏,徙汾陽。

第十一世:訥菴 敬夫公子,字慎行,配雍氏,子四淵、源、濟、海。

          毅菴 瑞夫公字,字慎言,配桂氏,子一江。

第十二世:淵 訥菴公長子,字明中,配濮氏,子二通一、通二。

          訥菴公次子,字長餘,配尚氏,子一通四。

          訥菴公三子,字觀瀾,配莊氏,子一通五。

          訥菴公四子,字瀛洲,配柴氏,子三通六、通七、通八。

          毅菴公子,字百川,配充氏,子一通三。

第十三世:通一 淵公長子,字敏然,配尹氏,子二安一、安二。

          通二 淵公次子,字士然,配仲氏,子二安五、安六。

          通四 源公子,字拭之,配全氏,子二安七、安八。

          通五 濟公子,字望之,配弓氏,子一安九。

          通六 海公長子,字謹之,配富氏,子一安十。

          通七 海公次子,字醇之,配井氏,子一安十一。

          通八 海公三子,字孝銘,配惠氏,子一安十二。

          通三 江公子,字學銘,配羊氏,子二安三、安四。

第十四世:安一 通一公長子,字榮亭,配榮氏,子二太一、太二。

          安二 通一公次子,字蘭亭,配呂氏,子三太三、太四、太五。

          安五 通二公長子,字芝亭,配鈕氏,徙會稽。

          安六 通二公次子,字日修,配石氏。

          安七 通四公長子,字日侗,配包氏,徙通州。

          安八 通四公次子,字日澤,配洪氏。

          安九 通五公子,字日彰,配單氏,徙淮安。

          安十 通六公子,字日佩,配丁氏,徙溧陽。

          安十一 通七公子,字錫純,配萬氏。

          安十二 通八公子,字錫疇,配顏氏,徙松江。

          安三 通三公長子,字汝瑛,配虞氏。(照夏瀆原本,本譜另詳)

          安四 通三公次子,字汝瑾,配宋氏。(照夏瀆原本,本譜另詳)

第十五世:太一 安一公長子,字惟孝,配花氏,徙崑山。

          太二 安一公次子,字惟悌,配禹氏。

太三 安二公長子,字惟忠,厯任大名縣主簿,吉安府龍泉縣主簿,配孟氏,徙紹興。

太四 安二公次子,字惟信,配唐氏,徙常熟。

太五 安二公三子,配馬氏,徙無錫夏凟,另詳夏凟宗譜。

 

右源流世表我十世祖晚齋公、十一世伯祖思齋公相繼搜羅,不辭遠涉迄未如願,今汝庸從無錫夏凟得之,先靈當甚欣慰,但其間未可盡信;

夏凟萬厯中,申時行序,謂訥菴公說降張士誠偽將莫天佑受明祖奬,我安三、安四兩公是訥菴公曾孫輩,以三十年為世計,須少於訥菴公九十歲,何自吳江徙居武進,亦適同其時,可疑者一;

康熙中,夏凟十三世日新公序,謂譜藳創於宋景炎四年,其人為敬夫公,則宗譜開始應在敬夫公以上,何并敬夫公亦列入源流,竟以五世後太五公作始祖,可疑者二;

庠生肇自明祖安四公是元末人,決非庠生,況安四公前十三世通二公、十世遵夫公、九世彬柄兩公、八世永清永洙兩公、五世燕爚兩公、四世梁公、三世少溪公、二世懷衡公均稱庠生,更不合當時履厯,可疑者三;

至我安三公原續兩配并鄭氏,夏凟譜載虞氏;安四公配孫氏,夏凟譜載宋氏,或未亂時曾已有配,因亂失散徙定後,再另擇配容亦有之;

汝庸奔走數年,探不得發源之,實在處殊負先嚴病革時遺囑,隱恨滋深巳矣,汝庸祗能藉此以存疑矣,若由疑而徵信,尚需望諸後人。乙卯十七世汝庸謹誌。

 

再安二公長子太三公字惟忠,與安四公長子中公字惟中,適相似,其履厯為大名、龍泉兩縣主簿,又適相同,孰是孰非殊難起九原而問之,姑存疑以俟後之窮搜羅博訪者。汝庸又誌。

 

 

横山八房分二十世孫 是志成輯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