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冷知识┃真有“午门问斩”这回事儿吗?

 老鄧子 2016-03-23


午门问斩
“午门问斩”是我们在看影视剧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在人们的印象中,午门是皇帝处置官员罪犯的行刑场地,但有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是不是死刑犯都在午门问斩呢?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么?




根据记载,午门建于明代,由永乐皇帝朱棣所建,但它最初是皇城之门而不是宫城之门。“午门斩首”之说中的“午门”,应是皇宫的南门,也就是紫禁城的正门。


皇帝大婚

午门作为紫禁城南大门,有很多礼仪及外事活动会在这里举行,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时,也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这样看来,午门是个很重要的场所,把如此重要的地方作为杀人刑场显然不合情理。


清朝'献俘礼'

既然不合情理,为什么还会有“推出午门斩首”这样的说辞呢?在封建社会,皇宫是封建权力的象征,古时紫禁城对于百姓是威严、神秘、遥远的。普通人不可能了解皇宫内的生活以及发生的事情,那些流传下来的宫廷掌故,往往夹杂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成分。普通百姓将“推出午门问斩”的剧情写入了戏剧和小说,用这种方式来体现那居住在深宫中的天子的存在与威严……


然而,“推出午门斩首”这一说辞不存在,不代表午门就从未发生过行刑的事例。明朝历史上确实是有不少官员曾被押在午门问罪,也确曾有不少官员死在午门之外。


影视剧照

明朝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帝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施以廷杖之刑。廷杖就是用大棍子打屁股,经过此刑的人,能活下来的很少,不死也落个终身残疾,而午门就是这种酷刑的实施场地。到了清代,午门廷杖的制度被废止,但清代官员有在午门“受申饬”的惩罚。





综上可知,午门和砍头没什么必然联系,民间会有这种说法,或许是因为午门作为紫禁城南大门显现威严气场,或许是因为那被红墙围绕的“凹”字形广场透露的压抑感,抑或许是那很久之前流行过的廷杖制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