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官员考核指标体系——“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简单说就是:德、慎、公、勤四个字,这四善是对于所有流内官均适用的一套标准,多偏重官员德行品性 二十七最,这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不同要求,偏重对其在职才能的考察,用hr术语来 说,“最”是各个职位的任职资格,具体如下: 一曰献可替否,拾遗补阙,为近侍之最;二曰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三曰扬清激浊,褒贬必当,为考校之最;四曰礼制仪式,动合经典,为礼官之最;五曰音律克谐,不失节奏,为乐官之最;六曰决断不滞,与夺合理,为判事之最;七曰部统有方,警守无失,为宿卫之最;八曰兵士调集,戎装充备,为督领之最;九曰推鞫得情,处断平允,为法官之最;十曰雠校精审,明于刊定,为校正之最;十一曰承旨敷奏,吐纳明敏,为宣纳之最;十二曰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十三曰赏罚严明,攻战必胜,为将帅之最;十四曰礼仪兴行,肃清所部,为政教之最;十五曰详录典正,词理兼举,为文理之最;十六曰访察精审,弹举必当,为纠正之最;十七曰明于勘覆,稽失无隐,为句检之最;十八曰职事脩理,供承强济,为监掌之最;十九曰功课皆充,丁匠无怨,为役使之最;二十曰耕耨以时,收获剩(《百官志》作“成”)课,为屯官之最;二十一曰谨于盖藏,明于出纳,为仓库之最;二十二曰推步盈虚,究理精密,为历官之最;二十三曰占候医卜,效验居多(《百官志》作“多者”),为方术之最;二十四曰讥察(《百官志》作“检察”)有方,行旅无壅,为关津之最;二十五曰市廛不扰(《百官志》作“市廛弗扰”),奸滥不行,为市司之最;二十六曰牧养肥硕,蕃息孳多,为牧官之最;二十七曰边境肃清(《百官志》作“清肃”),城隍脩理,为镇防之最。 应该指出的是,二十七最并非量化的确切标准,应该最多只能算作原则性纲要,对各职种的考察起一种导向作用,其具体实施需要更为确切而易于操作的依据条文的补充。 根据考核结果分为“六等”结果,其中最高等得到:一最4善——上上考;一最3善或0最四善——上中考;一最2善或0最三善——上下考;1最1善或0最2善——中上考;1最0善或0最1善——中中考;0最0善——中下考。 对得到不同考核结果的,给与待遇不同: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得到一个中上考,进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