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笔轻点  情动心弦——《从来没有这样心酸》升格指导

 江山携手 2016-03-23

妙笔轻点  情动心弦

 

——《从来没有这样心酸》升格指导

董新明

 

【升格前】

从来没有这样心酸

一天黄昏,我去三爹家给爷爷送换洗的衣物,爬上楼,敲开门,多日未见的爷爷见了我,满是皱纹的脸上顿时开出了一朵花。他接过我手中的提包,连忙招呼我进去。

关门进屋,只觉得偌大的房间里空空荡荡,只有我的脚步声在回响,一问才知道,原来三爹三妈打工未归,而芳姐出去参加同学聚会,爷爷只好一个人在家看碟。

放下了衣物,爷爷转过头来殷切地看着我,说进来坐坐吧。望着爷爷慈祥的笑容,我不忍心拒绝,但想着家中那一大堆作业,我还是扭过头不自然地说:“不了,家里还有很多事呢。”刹那间,我明显地感到,他的脸色变得黯淡起来。沉默了一会儿,才听到他略带失望的叹息:“噢——”我不敢再面对他,低着头,急促地道了声“再见”,便转身离开。忽然,他一把扯住我的衣角,声音沙哑但急切:“那你们什么时候来接我呀?”声音虽轻,但我觉得胸口仿佛塞了团棉花,张不开嘴,我不想让他失望,只是低低地回答:“快了,明天或者后天……反正开学了就会过去。”听了这话,他轻轻舒了一口气,我不敢再停留片刻,仓皇地向楼下逃去,只在拐角处我偷偷看了他一眼,那个令我永不能忘记的一瞬间——

我看到他,从门缝里竭力伸长脖子,直直地盯着楼梯拐角处,仿佛想看清什么,然而他的目光是浑浊的,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在那双历尽沧桑的眸子里,似乎全是哀愁。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他的白发上,根根分明可见。不知不觉间,他完全苍老了。

我一时怔在那里。他一直保持着那个姿势,像是在目送,又像是在守候——那个姿势,多么熟悉。

恍惚中,我想起了儿时被寄养在老家的自己,也总是保持着这个姿势,眼巴巴地看着多日不见的妈妈来了又走。

而今,爷爷是否也和昔日的我一样,渴望我走回去,给他一个微笑?

酸涩的感觉溢满了我的全身,我的眼眶渐渐发红,鼻子也慢慢变得酸涩,我赶紧爬升几步,打量着爷爷的老脸,回报他一个大大的微笑。

他也笑了,缩回了探出的脖子,轻轻关上了大门。

走下楼梯的时候,我的脚步变得沉重起来,我的心中泛起一股莫名的酸涩……   

【升格指导】

原文叙写的是老龄化时代令人揪心的一幕。年事已高的爷爷由儿女们轮流照顾,但“我”的三爹三妈外出打工未归,芳姐出去与同学聚会,家中只有爷爷与影碟相伴。“我”去给他送换洗衣物之际,短暂的几分钟停留,那一瞬间让“我”心酸。行文叙事较完整,内容较充实,但关键的几处点染不够,细节描写乏力。如爷爷倚门打量“我”时的眼神描写,“我”恍惚间“回放”童年打量妈妈的情景,以及篇末“我”离去时内心的酸痛,等等。要让习作有穿透力,动人心弦,就应当巧加点染,再添笔墨,于细微处见真情。   

【升格文】

从来没有这样心酸

 

爷爷一天天年迈,生活不能自理了。他的几个儿女一合计,决定轮流照顾。这一段日子,由三爹他们负责。(开篇补写这一段,交代爷爷年迈不能自理而由儿女们轮流照顾的情况,便于下文自然展开。)

一天黄昏,我去三爹家给爷爷送换洗的衣物。爬上楼,敲开门,多日未见的爷爷见了我,满是皱纹的脸上顿时开出了一朵花。他接过提包,连忙招呼我进去。

关门进屋,只觉得偌大的房间里空空荡荡,只有我的脚步声在回响。一问才知道,原来三爹三妈打工未归,而芳姐出去参加同学聚会,只剩爷爷一个人在家看影碟。(“剩”字表明房间只爷爷一人,突出了他的孤单、寂寞,用词生动形象,富于情感。)

爷爷去关了碟机,然后拉过一把椅子,说要我坐坐,歇歇。(照应上文的看碟,且有生活气息。)望着爷爷慈祥的笑容,我不忍心拒绝,但想着家中那一大堆作业,我还是扭过头不自然地说:“不了,家里还有很多事呢。”刹那间,我明显地感到,他的脸色变得黯淡起来。沉默了一会儿,才听到他略带失望的叹息:“噢——”我不敢再面对他,低着头,急促地道了声“再见”,便转身离开了。忽然,他一把扯住我的衣角,声音沙哑但急切:“你们什么时候来接我呀?”声音虽轻,但我觉得仿佛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堵住了喉头,张不开嘴。(用“沉重的东西堵住了喉头”加以描述,更有力度。)我不想让他失望,只是低低地回答:“快了,明天或者后天……反正开学了您就会过去。”听了这话,他轻轻舒了一口气。我不敢再停留片刻,仓皇地向楼下逃去,只在楼梯拐角处偷偷看了他一眼,那一幕让我永远无法忘怀——

我看到他,从虚掩的门缝中竭力伸长脖子,直直地盯着楼梯,仿佛想看清什么,然而他的目光是浑浊的,那双历尽沧桑的眸子里有失望,有期待,也有微微的沮丧,更有一点无法掩饰的埋怨。但让我差点流泪的是,他眼眸深处那种大千世界却只有他一人的孤独,仿佛铺天盖地的海啸过后,留下的只有惊天动地的寂寞。(调动想象,对爷爷的眼神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虚写见功夫,“仿佛……”句借用比喻手法,凸显了这种眼神给“我”心灵的震撼,很有张力。)夕阳的余晖照在他的白发上,根根分明可见。不知不觉间,他完全苍老了。

我一时怔在那里。他一直保持着那个姿势,像是在目送,又像是在守候——那个姿势,多么熟悉。

恍惚中,我想起了儿时被寄养在老家的自己,也总是保持着这个姿势,眼巴巴地看着多日不见的妈妈来了又走,那时的我是多么渴望妈妈回头对我微笑——哪怕微微的,淡淡的也好,只要能赋予我送她离开的勇气和等她回家的希望。(这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富于感染力。)

而今,爷爷是否也和昔日的我一样,渴望我走回去,给他一个微笑?

酸涩的感觉溢满了我的全身,我的眼眶渐渐发红,鼻子也慢慢变得呼吸沉重。(点染这一细节,避免了“酸涩”的重复使用。)我赶紧爬上几步,打量着爷爷的脸,回报他一个大大的微笑。

他也笑了,缩回了探出的脑袋,轻轻关上了大门。

然而,我心里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它就像铅块一般塞在心头。我明白,这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叫心酸。(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出“我”内心的沉重、压抑。篇末点题,情透纸背,动人心弦。)

【点评】

时下年轻人在外打拼,独守家中的老年人的孤独、寂寞自不待言,抚慰老人的心灵,需要我们共同携手。本文的作者抓住“与爷爷辞别”这一常见的生活瞬间,通过“抓拍”爷爷的动作、神态以及外貌特征,并“回放”自己幼时与妈妈辞别时的情景,细腻而真切地再现了那令人心酸的一幕,引人唏嘘不已。由此可见,心中藏有真爱者,方能写出如此动人心弦的文章。

源自《语文报·高中版》第9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