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24)

 红日春风 2016-03-23
第二十四讲 讲于2014年12月21日
麻杏石甘汤证有汗还用麻黄,这里石膏用了八两、麻黄用了四两,石膏的量比麻黄大一倍。这种情况下就止汗了,用麻黄把石膏带到了肺里面每一个孔窍上,走到皮毛把石膏的凉性发散出来。把内热从里发到表,把里面热气散了自然就没汗了。不用麻黄石膏就只在胃里不走肺,或者走到肌肉上,石膏像那种纹理一样。这是辛凉解表的第一方,不用麻黄就是白虎汤,是用来清胃热的,走胃不走肺和皮毛。大青龙汤是麻黄六两,石膏是鸡子大,麻黄量大是无汗的。嗓子疼了纯用葛根汤也会好,但不如加上石膏、连翘,效果会更好。这个方子或者是无汗,因为麻黄也能解表,是那种有哮鸣音的燥痰。比如急性气管炎,再厉害就转成肺炎,只要符合汗出而喘、肺热咳嗽都可以用这个方。它和大青龙汤证的鉴别点就是他不恶寒,或者微恶风寒,或者身上还有点热,还有可能不吐痰。但是咳嗽比较厉害,舌苔是干的、白的、躁的,或者是薄黄的,口渴喜欢喝水,大便发干,这就是用石膏的征象。如果是湿的、滑腻的就不要用石膏了,证明里面是寒湿。
麻黄和石膏清肺热,杏仁和甘草配伍甘苦化咸,养肺的津液,咸能令津液生。杏仁润肺、补肺气,不用杏仁虽然热没了但肺会非常躁的,娇脏太躁人就受不了。杏仁五十个大概是不到二十克、十五克以上,需要捣碎去皮、尖,双尖的毒性多在尖部。但是桃仁都是带皮的,石膏也没让先煮,后世医家让先煮一会儿。因为他们说石膏不溶于水的矿物质,得多煮一会儿,但是咱们取的是性能,不是取得它的物质。我用石膏最短的是煮了十五分钟,就退了烧了,不一定煮了时间长了就是好。煮时间长反倒把它的凉性和辛散之性破坏了,轻煎取其性,重煎取其味。内经上说形不足者补之以味,需要补养就用文火久煎慢慢熬。如果治感冒攻病就要用武火急煎,不用太长的时间。石膏碎后绵裹是怕石膏老沉底,咱们现在就不用了,放到一起熬就行,记得搅一下锅就可以了。
如果病人本身是脉沉细的少阴体质,又得到肺热、咳黄痰这个病了,用石膏人体会受不了,脸色就从黄变成黑了。现在很多小孩都是少阴脉,感冒咳嗽输了几天液,就要用麻杏石甘汤加附片了,既解了表也不会是少阴证更加严重。石膏和附子各有各的路,附子可以强心阳、补肾阳,石膏去清肺热。这就是治疗少阴病的麻黄附子甘草汤了,这种情况下就不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了。细辛是针对少阴里面因为阳气不足,阴寒凝结形成有寒水上犯到头了,头上好像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