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方法: PSY = (窝数/母猪/年)×(断奶仔猪数/窝) 繁殖周期=(妊娠天数÷分娩率) (断奶至配种的天数÷情期受胎率) 哺乳天数 断奶仔猪数/窝= 窝活产仔数×哺乳期成活率% 二、仔猪断奶前死亡率 三、母猪非生产天数 重点防控: 生殖器官疾病:隐性子宫炎、卵巢囊肿 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猪细小病毒病(PPV)、猪流行性乙型脑炎(JE)、猪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温和性猪瘟(CSF)、猪肠病毒综合征(SMEDI)、猪附红细胞体病、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猪衣原体病等。 现代高产母猪特点: ①初情期早,发情明显:160—170天初情期启动。 ②受胎率超过95%,分娩率超过90% ③总产仔数达14头,活产仔数达13头。要想有12头的断奶仔猪数,就必须提供14头的总产仔数以及13活产仔数。 (2)母猪每胎次淘汰率6%-7%左右,年淘汰率40%。 光照:每天最少16个小时的光照。灯光设置在眼部上方20cm左右。 公猪走道:在公猪走道上设置栅栏,每5个限位栏前面有一道栅栏,降低其行走速度,促进公猪与母猪亲密接触,确保每天公猪与母猪接触10-15分钟。 (2).查情方法: 查情每天至少2次,喂完料半小时后进行;每天保证公猪与母猪10-15分钟的接触,嘴对嘴。 选用体型大,肢体语言丰富,气味浓,唾液多的公猪查情。每次用2-3头公猪,轮流与母猪接触。 (3)返情检查 尽管断奶到配种是造成母猪NPD的主要因素,但查返情对改善母猪“NPD也有很大潜力。 在18d~24d利用成熟公猪查情,观察母猪是否有发情现象;在28d~35d以及49d~56d时进行妊娠诊断(PD)。 (4)配种策略 注意:(4.1)在不同的猪场、不同品种母猪的发情特征、断配间距、发情持续期、排卵时间表现的不一样。 (4.2)同一个猪场的发情期(断配间距)是基本一致的,搜集猪场发情期的数据来调整输精策略。 排卵时间预测:配种最关键控制点,发情期的2/3处是排卵期 授精时间:在母猪排卵前0—24小时,这时母猪出现明显的“静立反应”。 最佳的输精时间:在母猪排卵前0—24小时。 (1.1)饲养目标 a.一定年龄的体重(最低标准):145日龄达到95公斤——150日龄达到100公斤;95-100公斤时P2背膘11-13毫米。 (1.2)初情期正常启动:170—190天初情期启动 (1.3)后备母猪初配时间: 纯种进口母猪:220-230日龄, 130—140kg, P2背膘16mm以上;前2次发情不配种。 杂交母猪:180—200日龄, 100—110kg, 背膘18mm以上;前2次发情不配种 (1.4)其他指标:初配母猪的分娩率大于90%,窝产活仔数大于12头;在产1胎后,母猪淘汰率不超过5%。 (2)体况目标 方法:从160—170日龄起每天与成熟老公猪接触30分钟;采用群饲,每栏5—10头,饲养密度1·5—2㎡/头;青年母猪与发情母猪在一起也可以刺激小母猪提前发情;小母猪在初情前不能与公猪连续饲养在一起。 (1)饲养目标 在分娩之前应达成的目标: 母猪增重:45-60公斤;体况评分:3.5分;背脂厚度:18-20 mm;窝均产木乃伊要低于0.25头,死胎低于0.75头;减少妊娠期胚胎及分娩过程中的胎儿死亡。 (2)妊娠母猪饲养的关键时期 猪胚胎的死亡时期有3个高峰: ①在受精第9~13d 合子附植的初期,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死亡; ②在妊娠后大约第3周,即器官形成期。 ③在妊娠后期约60~70d 时,胎盘停止生长,而胎儿迅速生长,这时也可引起胎儿死亡。 前两个时期的胚胎死亡大约占合子的30%~40%。 (3)妊娠母猪的饲养原则 根据妊娠母猪体况进行饲喂,既不能偏瘦,又不能过肥。 妊娠母猪建议饲喂方案 饲养目标: 哺乳母猪:断奶时P2背膘减少≤3毫米,失重≤10公斤,体况评分应不低于3分。 仔猪:217方案: 21日龄断奶仔猪体重达到7公斤;7030方案:70日龄仔猪体重达到30公斤。 哺乳母猪饲养的关键点 (1)母猪泌乳期内采食量最大化,大于5公斤/天; (2)体重损失最少化,低于10公斤/头。 采食量最大化的好处: ①增加奶产量、奶中的能量:降低仔猪死亡率,提高断奶重 ②减少哺乳母猪体重损失:缩短 WEI 的时间、增加排卵数 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的方法: 避免妊娠期体况过肥;提高日粮蛋白水平(>16%);增加饲喂次数(每天3-4次);使用颗粒料;采用湿喂方式;确保足够饮水;降低产房温度(<20℃);保持足够的光照(>14 小时);选用适口性好的原料。 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的技巧 1、产后0-5天, 采食量渐增, 不可增加太快,第6天的标准饲喂量: A、1.5公斤的基础日粮+(0.4~0.5公斤×仔猪头数); B、母猪体重的1%+(0.45公斤×仔猪头数); 2、产后6天起, 喂饲次数提高至4次以上, 餐数越多采食量越多, 可在早上5:00, 10:00及下午5:00, 10:00共四次 3、湿饲可提升食量15~25%,但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水及料同时喂, 若水太多, 母猪只喝水少吃料;干料先吃再加水, 约1:1 (不要超过1:2),马上吃空;湿料没吃光, 久置酸败或没清理均造成反效果。 4. 夏季采取降温措施,提高采食量(如滴水降温、水帘、畜禽空调、风扇) 5. 饮水量要足够, 饮水器流速每分钟2000ml/分钟以上, 水温太热太冷均不宜 6. 控制妊娠期内母猪采食量 在母猪进入之前彻底空栏、清扫、清洗,用3~5%的烧碱水浇泼栏圈墙壁、地面2~4h,最后用高压水枪清洗并空栏一周。 2、仔猪的护理,要把握的关键环节 初乳:仔猪在出生后12h 内吃上初乳,最基本的初乳量50mL。 保温:最低临界温度为34℃。 寄养:在仔猪出生的24h内寄养小猪。 补铁:在仔猪出生2~3d内补1~2mL的葡聚糖铁针剂以防贫血。 3、哺乳母猪的饲养 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提高母猪的产奶量,确保哺乳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也限制母猪泌乳期失重,保证母猪下一胎最佳的繁殖性能。 4、实施早期断奶技术 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年产仔数和窝数,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消耗,提高仔猪体重和均匀度,减少仔猪死亡。 5、及早补料 早期补料仔猪的生长快速,适应性强,在断奶时应激小。在5~7日龄时对仔猪进行,可用教槽料。 Messenger(2003)比较了两个生产群的母猪生产性能发现,员工经过良好培训的养殖场其PSY提高了5%-6%的30 PSY。 措施: ①对员工进行系统岗位操作培训,并进行考核; ②将各生产参数和要实现的目标在醒目位置张贴出来; ③绩效考核 2、猪场管理与绩效考核:调动团队或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是实现PSY30的重要保障。 3、选择高产种猪,采用杂交母猪,提高母猪产仔数。 4、优化母猪群胎次结构 5、正确配种技术是关键,提高母猪受胎率 6、高产母猪饲养技术 7、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