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角色塑造与演唱处理(1

 赵东华 2016-03-24

浅析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角色塑造与演唱处理(1)

2011-11-10 来源:读书人 【读书人网(Reader8.cn):综合教育门户网站】
内容摘要:文章以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的具有政治色彩的代表性歌剧《唐·卡洛》中男中音罗德里戈的咏叹调为研究对象,从角色塑造等方面分析了《我的末日就在眼前》这首咏叹调的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自己的演唱经历,对这首男中音咏叹调进行了比较
内容摘要:文章以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的具有政治色彩的代表性歌剧《唐·卡洛》中男中音罗德里戈的咏叹调为研究对象,从角色塑造等方面分析了《我的末日就在眼前》这首咏叹调的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自己的演唱经历,对这首男中音咏叹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剖析,在演唱难点及技术配合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威尔第 男中音 咏叹调 艺术特征 演唱分析 
   
  在西洋歌剧众多经典作品中,威尔第为戏剧男中音创作了许多旋律动听、情感丰富的咏叹调,这些作品在提高男中音的演唱技巧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的末日就在眼前》这首曲目在意大利语音、咏叹调类型及风格流派的学习上具有一定的价值,适合作为音乐会的曲目及声乐比赛的表演曲目,无论是作品分析还是演唱技法研究,都具有学习和教学价值。 
   
  一、 剧中角色的塑造 
  在某种程度上,罗德里戈是《唐·卡洛》一剧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坚信理想主义政治。更确切地说,他是一个政治自由主义者。他所有的行动均听从一个观念的指导——为深受西班牙暴政和罗马天主教褊狭的双重压迫的佛兰德人民争取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 
  罗德里戈的音乐采用最普遍的方法来表现,其突出特点是简洁质朴。这可以通过多个方面加以证明,首先是简单的旋律:罗德里戈的旋律似乎由常规的四小节单位构成,就像大多数常规旋律一样,它们便于记忆。罗德里戈音乐相对简单的特点还可以通过节奏与和声来证明,罗德里戈音乐的和声结构相对不受歌剧普遍存在的半音音阶影响,现代和声功能体系基本的主—属—主结构表面上看起来运用得很多。威尔第用三和弦和六和弦来塑造罗德里戈,使我们在听觉上将他从剧中其他微妙的和声体系中识别出来。 
  这些音乐上的区别所造成的效果就是突出了罗德里戈。罗德里戈就像他的音乐一样,看上去似乎比其他人物简单。他并没有参与到他们错综复杂的情感中去。罗德里戈的音乐暗示了人物头脑简单,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高贵。显然,威尔第要将他塑造成一位拥有高尚心灵和无私的政治理想的可信代表。罗德里戈的音乐是一种政治观点,是其中自私自利和肮脏的物质主义被升华了的思想驱逐。这就是威尔第为我们创造的人物,在音乐中表现为罗德里戈。 
  《唐·卡洛》是威尔第的政治兴趣最完整的艺术体现。虽然故事背景设定在16世纪的西班牙,却提出了威尔第一生中的重要问题。实际上,它相当于一部政治传记,再现了威尔第从19世纪40年代的理想自由主义向19世纪60年代冷静清晰的现实政治思想转变的过程。 
   
  二、《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演唱处理 
  因为在音乐会演唱时我们有两种演唱习惯:一种是只演唱《我将死去》;另一种是将两段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和《我将死去》合在一起进行演唱。笔者根据自己的演唱经历将《我的末日就在眼前》和《我将死去》放在一起进行具体分析。 
  罗德里戈的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出现于第三幕的第二场,背景是囚禁卡洛的地牢。 
  该咏叹调在演唱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宣叙调一开始要弱起、弱唱,这时的罗德里戈刚来到关押卡洛的地牢,只是一句问候的话:“son io,mio carlo”,然后告诉卡洛:“u-scir tu dei da quest or-ren-do a-vel。”这句的dei字要把双附点时值唱够,要把这种威尔第作品中特有的双附点节奏唱准确。下一句继续需要保持“pp”的力度来连贯地演唱“我还能拥抱你,还能救你的性命”,演唱时要有潜台词:“我已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接着的“lo ti sal-vail”要唱得很坚决、果断,要表现出罗德里戈的淳朴、高贵的思想信仰。宣叙调的最后一句:“o mio carlo!”要注意半音和全音的音准关系,为咏叹调的演唱过渡好。咏叹调部分整体的演唱要连贯流畅,速度不宜太快,按谱面要求的58就可以,“pp”的力度要一直保持,不过 “Ei che pre-mia i suoi fe-del”这句中有一个四度向上的大跳,在演唱“pre”这个f2音时,要把气息调整到最佳状态,重点发出“e”母音,并且要在头腔和胸腔两个共鸣腔充分唱响它,这样才能发出“威尔第式男中音”所需要的金属力量和共鸣。同样的技术也要运用在第18小节的“le-stre-mo-spi-ro”,因为这两句都是要做一个向上的四度大跳,而且音高一样,母音也相同。22小节再次重复18小节的歌词,旋律稍加变化,高音和母音仍然没变,但演唱难度由此产生,因为两句中间只隔了两小节,这就要求演唱时必须把气息调整好,快吸快唱,并且还要做渐强减弱的处理,也就是“橄榄腔”。最后一句的“mor-ra per te”也是该段的一个难点,“mor”依然在f2上面,所以还是要把气息放到最底,把“o”母音尽量放小,这样有利于高音进入头腔。值得说明的是,在演唱的音色上要做到通、圆、实、亮,这样才能表现出威尔第笔下的罗德里戈那种高尚、质朴、面对死亡毫不惧怕的崇高精神。

(作者:读书人网友 编辑:kind88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