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

 唯心独醉88 2016-03-24

为什么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

生活在当下社会的人变得越来越浮躁,为何会如此?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所生活的社会坏境变得太过浮躁,即社会将人塑造成现在所是的样子。面对浮躁的社会,每个人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以使自己得到发展和进步。社会学在研究个人问题时,往往不会把个人问题产生的原因完全归结于个人,因为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的言行是社会所赋予的,并受到社会的不断影响。这是社会学的难能可贵之处,也是分析问题,继而为解决问题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提供了思路。

为什么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容易将某个人的问题归因于个人,这说明很多人看问题的视野太过狭窄,不能全面客观看待问题,同时这也会导致人们难以发现问题的真正原因,提不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个人身上找原因,只是其中一个途径,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学会用社会学的视角看问题,用社会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明白当下的社会为何如此浮躁。因此,要理解当下的人们为何如此浮躁,就必须先了解社会和社会对人们的塑造和影响,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是什么

社会是什么?社会是人类组成的生活共同体,社会一经形成,就成为一个客观实在。虽然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人则没有社会,但是不管哪个人本领再大,能力再强,在社会面前,个人的所作所为常常都会显得苍白而无力。社会最早产生于什么时候,已经很难确切说清楚,但没有人觉得自己是先于社会而存在的,每个人在他知道自己是人类的一员或者社会的一员时,就已经表明社会早已经存在,因为是社会让人知道自己是人类的一员或社会的一员。社会发展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再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直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每前进发展一步,几乎都是人类推动的结果,所以无论是世界上哪种语言对于社会这个词语的解释,都深深打上了人类的印痕,即社会是人化的产物。社会是人生活的人化世界,人类生活的世界已经不是一种天然的自在世界,而是被人类改造过的世界。只要人们无法独立生活,即只要人有需要他人的这种意识,就说明这个人是生活在社会里的。

社会到底是什么?也许并不能用言语说得很清楚,但是只要某个人知道自己是人而不是动物时,就说明这个人是有社会意识的,说明他是社会的人,因为只有社会才能给人以人的意识和身份。自然人其实与动物的差异并不大,因为自然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变成社会人,换句话说,也只有经过正常社会化的自然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相反,没有社会化,或社会化不完全的人,则是动物或近似于动物的人,诸如世界上一些地方出现的所谓“鸡孩、狼孩、猪孩”等,尽管他们天生是人,由于脱离了社会,没有经过社会化,而变成“鸡孩、狼孩、猪孩”等。所以,社会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动物的客观环境实体,社会是人类改造过的人化世界,没有人则没有社会,社会最大的特征即是人类性,而人类所到之处即会打上社会的印痕。社会的存续离不开人,而人的存续需要生活资料,需要生存空间,需要文化,需要人们的相互交往,从这个角度理解,“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占据共同地域、共享某种文化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由个人、群体、组织和制度构成的较为宏大的网络,是依靠人们交互作用自我维持延续的相对独立体系。”[1]

二、社会塑造了人

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会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就是这个样子,这是客观存在,没有为什么。其实人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其它样子,除了自己的主观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的塑造和影响,因为是社会塑造了人,很多时候人是按照社会要求去做的,所以人便成为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尽管有时候也许不少人并不喜欢现在自己的样子,甚至可以改变自己,但是大部分人却没有做,为什么?因为社会对人的影响太大,而不少人又难以克服自身的障碍。吉登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也就是说,人类一直在不断地改造着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给人类自己带来了方便,同时也把人类自己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所创造的方便世界里,而这个方便世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人类越来越依赖于各种工具,比如现在的人越来越离不开电脑,离不开车等等,几乎是无论做什么都要依赖于一定的工具辅助才能完成,很多人都变成了工具的奴隶。

很少有人去关心是什么因素导致人们现在是如此浮躁,现在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都有一个突出的表现特征——浮躁,不少人的所思所行所为都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符合,都扮演着不属于自己的角色,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也有老师不喜欢上课,为人民服务的人很多时候也只是喊喊口号,不少人都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在度过无奈而又漫长的一天,严重缺乏踏实做事的干劲,有的只是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所谓的好生活的浮躁心态。有时候也许有人会问,人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不能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因为浮躁也于事无补,还不如做充实自己的事情,因为只有把自己充实起来,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可是很多人就是做不到,尽管现在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明白充实自己对自己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为什么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

人们浮躁,不少人自己其实也不想浮躁,但却不得不浮躁,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将人们塑造成现在浮躁的样子。“社会塑造主要表现为:把人从动物存在提升为人性存在;导引人们自觉占有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什么,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性的本质自然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程度。人活一生,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时候该作为,什么时候不该作为,因人而异,真的很难说清楚。面对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个人前进的脚步总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以至于迈不开自己吝啬的步伐。然而,尽管不少人很浮躁,依然没有绊住社会前进的步伐,因为社会发展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这个人有多大能耐,在社会面前他都是渺小的。社会以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在运作,生活在其中的人类在认识社会时,发现了社会运行规律,借助于对社会运行规律的认识,人们不断地改造社会,以使社会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所以人是伟大的。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人在社会面前不会表现的无动于衷,更不会被动接受社会的安排,而是会想尽所有办法,使社会发展越来越好,而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会影响到人,最终使人生活的更好。由此可以看出,人有能动性,“人性的获得同时也是主体自觉选择的过程。”

然而,社会被人类改造之后,它就不再是原先的社会,它不会听命于人,就如同法律制定者也不可以违法是一样的,社会一经形成就有着自己很强的惰性,即相对独立性,这种惰性有好的积极的一面,也有坏的消极的一面,但无论好与坏,它都是社会的,很难通过某一方面的改变去改变整个社会。因此,人变得如此浮躁,因为社会一直在浮躁,人们周围的人,人们所生活的这个大环境太过浮躁。社会建构着人,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塑造的,无论人们是否接受自己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社会都一直在塑造着他们。“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但它不是个人的简单相加,因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至少是一个类有机体,社会给了人们想要的,也给了人们不想要的,社会提供给人们追求的机遇,但同时也给人们提出了条件,因为在社会里追求任何东西,都会有障碍,都要付出代价,也就是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或者说是“能量守恒”。

道德是对人的要求,但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对自己的要求,很难将其强加到其他人身上,如果将道德要求强加在他人身上,势必会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僵化,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良好与和睦。所以,人都希望他人做好人,而忽略了对自己的要求,人也希望其他人不要浮躁,却不说自己也在浮躁,这样,大家都变得浮躁。社会给了人们浮躁的机会,也制造了一个浮躁的环境,而要真正改变这样一个浮躁的现状,就不得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否则会使情况更糟,使社会更加浮躁。

三、人们如何适应并改造社会

社会以它所是的样子将人塑造成社会要求的样子,所以很多人越来越浮躁,但是人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优势去改造社会。面对现在纷繁复杂的浮躁社会,人们能做些什么呢?人们怎样做,做什么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首先,人必须明白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一个人只有清楚了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才会按照角色和位置的要求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连自己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和处于什么位置都搞不清楚的人,又怎么可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呢?一个人的角色和位置既有其先赋性的一面,更有其后天性的另一面,先赋性的一面不管是好还是坏,一般都无法改变,要想改变只能通过后天努力,而后天要努力,就不可以浮躁,就必须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位置。

其次,要善于积极学习。中国有句古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以,一个人到底有多大本事和能耐不是自我感觉出来的,而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才能体会得到和看得到。善于积极学习其实就是社会化对人的进一步要求,人的社会化没有停止的时候,除非这个人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一个人只要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就必须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不断社会化是社会对人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学会调整心态。社会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必然会使有些人产生相对剥夺感,甚至有人有绝对剥夺感的失落,如果个人努力无法改变这样的现实,同时又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轻则会使自己过得不愉快,重则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要学会调整心态,正确认识社会的差距问题和其它问题,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继而通过自身努力缩小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缩小社会差距的目标。

最后,要懂得时刻充实自己。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使自己有抓住机遇的能力,否则即便是有再好的机遇,因为自己的能力或自身其它方面的因素所限,最终的结果只能使自己面对好的机遇无可奈何,可遇而不可得。一个人只有先有了实力,然后才可能有势力,无实岂会有势。面对浮躁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冷静下来,要认清自己,并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每个人都能认清自己,并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浮躁的社会,那么这个社会很快就会变得不浮躁,它一定会随着所有人的努力变化而变得沉稳和理性

本文原载于《校园心理》2015年第1期

【作者简介】高志奇(1984—)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与社会发展,社会工作。本文由作者推荐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