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秀山因何而得名,你知道么?

 昵称31915981 2016-03-24
导读

在秀山,曾经有一段土司统治的历史。秀山清溪场镇上,高高的防火墙内,有一座神秘的寨子,就是土司城。秀山的得名就和这座土司城有关?


土司城是如何建立的?

        在秀山历史上,有一段长达数百年的“土司传奇”,土司如何在秀山立山为王?当时发生了什么?

  秀山土司的历史,最早详细记录就是五代,共有冉氏、杨氏、田氏三大姓。当时中原混乱、十国分裂,现在的秀山、酉阳地域,全被土著民族酋领割据。

        冉氏占据了今酉阳全境及秀山东北部的石堤、洪安、龙池部分地;今秀山县境西南、东南百余里,则为杨氏占据;田氏占据宋农、龙池一带。其中,杨氏家族最早的酋领就是杨再思,后人也将他奉为先祖。

        南宋时,杨氏的杨光彤担任平茶首任长官。就在这里修建衙署,是元、明、清平茶(当地地名,包括土司城所在地及周围)长官司治所和杨氏土司祖庙,官邸、宗祠、住所都是这里。




秀山因何而得名?

        进入元朝后,朝廷曾多次对秀山土司建置进行清理整顿,但都没能彻底废除土司制度,直到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后,加强清王朝中央集权,不断对全国土司制度施行“改土归流”。时任邑梅洞长官司杨正位、石耶洞长官司杨再镇、平茶洞长官司杨正栾、地坝洞长官司杨胜均分别献土,归顺朝廷。

        清乾隆元年(1736年),清廷划酉阳县东南境内的宋农、石堤等疆域,连同邑梅、石耶、平茶、地坝4洞长官司辖地,在三合场始置秀山县。杨氏土司城背靠大山,这座山叫做高秀山,“秀山”因此而得名。

        从宋理宗宝祐元年杨光彤算起,到雍正十三年杨正栾献土归顺,平茶洞土司政权共历时483年。也就是说,杨光彤以及他的后人,统治平茶的时间达到483年




土司城到底啥样?

        现在还保存下来的建筑,是元代修缮留下来的,这里也是秀山保存较为完好的土司城。建筑占地887.86平方米,有前厅、正堂、后堂、厢房、戏楼、围墙。前厅木结构单檐歇山式顶,穿斗式梁架,高8米多,非常气派。

         正对的就是戏楼,两边是厢房。在古代,看戏是主要娱乐活动之一,因此,土司城有专门的戏楼。杨氏土司城在上世纪50年代前后,一直到80年代初都时有拆除,最先拆除的是供奉祖先的宗祠,后来左厢房和后堂被拆毁。而且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正殿、右厢房改作粮食仓库,戏楼改建用于住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