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生必备: “2 2”记笔记, 不再焦头烂额!

 小绵羊佩蕾书社 2016-03-24

上周末真的是太忙了,有一个想跟大家分享的学习方法一直没来得整理。担心这周会更忙碌,所以我昨天深夜把这个工作给完成了。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在微信上咨询过我课堂记笔记的问题。有一些是咨询记下来的笔记应该怎么用,有些是问我到底应该如何记笔记。

其中有一个初一学生发来的微信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为什么上课还要记笔记呢?我一边听课还要一边记笔记。一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记也没记清楚,听也没听懂。反正课后我就觉得自己的大脑里就是一团乱麻。”

我相信很多学生也有相同的疑问,记笔记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呢?当然是有必要的,这是教育实践中的取得的经验。记笔记的过程是促进学习,理解,记忆三方面联结的一条重要途径。就像我在网络公开课中教授记忆法的时候,会要求学生也要准备纸和笔。记的时候学生要眼耳口手都动起来,才会促成大脑的反复记忆,想忘都忘不掉。

那么学生到底应该如何去做课堂笔记呢?我一直教授大家高效的学习方法,那么记笔记我们同样也是要追求高效,保质保量。

首先,课堂记笔记要掌握2个要点:

一、条理分明

一般来说,老师讲课,都要把章、节标题写在黑板上,这会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但有事也许老师会因为课程需要或者是临时补充其他相关知识不按板书顺序讲课的情况。这时,一方面要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同时要注意保持知识本身固有的顺序和条理。不然学生很有可能课下看笔记云里雾里,觉得自己记得笔记似乎没有什么关联。

二、有选择地记

我的精英班学生也跟我抱怨过记笔记太痛苦,其实学生在面对不同的学科时,记笔记的策略也是有所不同的。

例如政治、语文、生物、部分化学课程,它们的特点是内容比较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很强,而且各部分的内容的重要性和份量比较平均,如果记录不完整,容易产生不连贯、不全面、散架子的现象。记这些笔记,学生就要详记。尽量把课堂上讲的知识全面地记下来。

但是面对数学、物理、部分化学课程,它们的特点是前后内容紧密联系、逻辑性强,公式方程等各种关系式较多,因而只要掌握关键内容即可,其余问题可由此推出、迎刃而解。学生就可以采用略记,只记录主要内容,次要内容略去。这样,可以省出时间来思考问题。当然,很多时候需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我们再来说说如何整理笔记本。整理笔记主要应当做到2点:

一、要系统

我相信很多学生为了保证听课效率,记笔记往往是非常匆忙的。我在网络公开课上对5年级到初二的学生做过一个调查,80%以上的学生是不会在课下进行笔记整理的。但其实我们课堂上记的笔记,往往次序失当,轻重不一,缺乏系统性。

所以,课下整理笔记很有必要。学生记的笔记内容应当是一个知识的体系。这时候,学生可以采用思维导读的方式绘制一张图进行知识的梳理。这也是我记忆法教学中实践后效果非常好的一种方法,示例图大家可以参考上面的那张精英班学生手绘的英语副词思维导读。二、要留出副页

建议学生的笔记本每一页都留出一页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空白处,这些空白可以填充的内容主要有以下4点:

1、预习时自己无法掌握的知识或者有存有疑问的地方。

2、听课时自己的见解或体会,易出现的错误(以提醒自己),易混淆的概念(以示区别),或者是自己复习笔记时产生的感受。

3、从其他课外书中摘录的与笔记内容有关的内容。

4、补充课本遗漏的知识点和内容。

总而言之,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特点,而不是课本的节录。最后,作为一个学生,应当经常看笔记,温故知新,才不会遗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